头版内幕 (2011)

  • 美国
  • |
  • 纪录
  • |
  • 1小时40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头版内幕
  • 上映时间2011年04月29日
  • 导       演 安德鲁·罗西

演职人员

(9)
报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头版内幕》通过对《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内部左右新闻业的决策力和判断力的结构体系的展示,继而对美国非常传统且经典的报纸工业做出了一番迷人的描述,探讨和挖掘了这一媒体形式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全员革命的时代,想尽一切办法继续生存下去的。在以网络和博客作为基础并迅速发展壮大的大胆且极具创造力的全新的新闻环境下,带有着深厚的历史色彩的纸媒,在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剧变中一路蹒跚地前行着……然而,在这部纪录片当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拥有着一如既往的激情和活力的《纽约时报》,由一群信念坚定、追求实际的新闻记者统领并支配,他们持有的是永恒不变的决心,曝光了一系列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说最重大的事件,当然也包括了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很有传奇色彩的转变。 在长久以来的电影人搭档安德鲁•罗斯(Andrew Rossi)和凯特•诺瓦克(Kate Novack)看来——他们曾经在2006年一起制作过另外一部纪录片《天堂的宴席》(Le Cirque: A Table in Heaven),他们觉得自己无疑占据的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优势,可以进驻《纽约时报》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内部世界长达一年的时间,而且还选在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期……维基解密(Wikileaks)的出现不仅威胁着要改变整体的传媒分布环境,还让编辑部面临裁员和解雇的困窘局势。很快,困扰着所有人的最大疑惑已经不仅仅是这份报纸本身的存亡问题了,而是全美国的新闻出版业会不会在这次动荡中土崩瓦解?在《头版内幕》追寻答案的过程中,同时还以一种令人神清气爽的切入点,进入了一个坚守传统观念的老派价值的世界,从发生抵触和碰撞,到汇聚出一个达成一致的平衡,并最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部纪录片追踪的是4位受到了动荡的媒体现状的重大影响的新闻记者的脚步,他们分别是坚定勇敢的大卫•卡尔(David Carr)、专门报道伊拉克新闻的蒂姆•阿朗戈(Tim Arango)、由博客达人转行成为媒体人的年轻的布莱恩•斯特尔特(Brian Stelter)以及对他们严格要求的编辑布鲁斯•海德兰(Bruce Headlam)——安德鲁•罗斯和凯特•诺瓦克意图从他们身上捕捉到的是反衬出《纽约时报》的特殊的冲撞的人格展现,包括经常出现在编辑部的彼此间的互相责难,还有记者们为了让自己的新闻占据报纸的头条位置耍的一些伎俩和小花招,至于海德兰的任务,就是努力地控制住些混乱的局面。与此同时,《头版内幕》还从旁窥探到了几个足以撼动报纸本身的存在力度的丑闻,从记者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长期炮制假新闻被揭穿,到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在战争前对伊拉克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不实的封面报道……然后又回顾了过去曾经引发过重大的改革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五角大楼文件”和“水门事件”,以此制造共鸣和对比。 当阿道夫•奥克斯(Adolph Ochs)于1896年买下《纽约时报》的时候,他就曾经发誓要报道“所有适合印刷出来的新闻时事”,以事实作为根据和基础,使得这份报纸与当时惯用煽情主义手法的黄色新闻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随后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纽约时报》发展成了一个新闻聚集的核心力量,它的纸张不仅成为了传递信息的媒介,而且还刊登过很多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章——追溯它的历史,从这个编辑部走出去的记者收获的是超过100个普利策奖,比任何一个新闻组织或机构都要多得多。 但是,到了2009年,《纽约时报》也进入了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不管是发行量还是广告份额,都呈现出的是急剧下滑的趋势……有超过100个员工收到了提前退休的通知,就在全美国的报纸行业纷纷走向破产和倒闭的时候,《纽约时报》是否能够生存下去也成了一个摇摆不定的问题——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的第一次,人们开始有了一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疑问,他们想要知道,这份伴随了几代人的报纸,最终真的只能面对歇业的命运吗? 在绝境中求生存 正是在这个空气里凝聚着压抑和紧张的非常时期,纪录片导演安德鲁•罗斯决定冒险进入《纽约时报》的编辑室……当时他正为了另外一部电影作品与资深记者大卫•卡尔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作为这份报纸最丰富多彩且热情洋溢的拥护者,卡尔向罗斯详细地解释了《纽约时报》在媒体业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角色的变更,于是罗斯意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环顾了一下编辑部,突然被自己周遭躁动不安且濒临毁灭的氛围给深深地吸引住了,罗斯回忆道:“我和卡尔当时就坐在编辑部里,我意识到,这里发生的一切具备的是足够的魅力和吸引力,完全可以成就出一个电影故事——因为我已经把此当成了一个出发点,可以着眼于新闻出版业正在面对的巨大危机,可反过来想想,这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安德鲁•罗斯的设想当中,他决定让自己完全“浸泡”在《纽约时报》的新闻世界里,和记者们一起展开日常的工作和对时事新闻的追踪……然而,罗斯的想法也具备着很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因为这早就成了《纽约时报》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传统,他们对镜头特别地敏感,而且禁止摄像机进入新闻制作背后的私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谈话内容的部分。在半年的时间里,罗斯见到了媒体编辑布鲁斯•海德兰,而他随后也成为了《头版内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人物,与他一起的还有报纸的执行编辑比尔•凯勒(Bill Keller)——罗斯尽量让自己在编辑部里变成了透明的空气,并做出了小心谨慎的商讨和议论,最终,他用摄像机捕捉到的全部都是一些完整而且很私人的东西,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和经常合作的制片伙伴凯特•诺瓦克一起,安德鲁•罗斯在位于曼哈顿的《纽约时报》总部呆了14个月的时间,而他需要面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和编辑部里的人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尽可能地去适应报纸产业有如闪电般的快节奏。罗斯尝试着获得新闻中心里的14名记者的信任,里面只有两位女性,可惜不幸的是,她们都拒绝出现在镜头里。事实上,罗斯大多时候都将自己当成了一个男性工作人员,这也帮助他很快融入到编辑部的大环境当中,罗斯说:“我知道除非我能获得记者和编辑的信任,否则我根本就没办法完成这部纪录片……如果我带着太多的工作人员一起进入编辑部的话,就会破坏那种私人空间的封闭性,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头版内幕》无疑是一部完全不同类型的作品。其实我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我想让自己完全变成家具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前两个月的时候,我经常坐在一个很矮的文件柜上,编辑和记者们则都在他们的小隔断里,有的时候,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只为了等待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 安德鲁•罗斯猜测的没错,果然,没过多久,真的被他等到了,而且是足以改变整个新闻产业的大事件,是当年最具轰动性和争议性的头条新闻——维基解密。2010年4月,作为一个非盈利性质的网站,“维基解密”专门公布隐私和秘密,包括从任何匿名的消息来源以及告密者那里泄露出来的信息,比如说美军直升机在伊拉克向人群扫射的视频,里面不但有平民,还有两个来自于路透社的记者……这段视频不仅预示着“维基解密”作为一个全新且具有革命意义的媒体播放形式的惊人亮相,而且还提出了一些疑问,其中之一就是何谓记者的终极含义。 同年7月,“维基解密”再一次发布了一个经过编辑的非凡片断,里面结合了超过9万份机密文件,全部都是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再一次成为了全世界争相报道的头版头条——只不过这一次,“维基解密”特别找到了《纽约时报》、德国的《明镜周刊》(Der Spiegel)和英国的《卫报》(The Guardian),给予了这3份报纸的是对这些机密文件的直接访问权,将主流媒体完全推至一个风口浪尖上……于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纽约时报》会不会和“维基解密”达成全方位的合作意向,亦或只是将其当成了另外一个新闻素材的提供者?如果“维基解密”绕过《纽约时报》,选择向其他主流报纸提供这些泄露出来的机密信息的话,是不是还会制造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呢?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