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 (2012)

  • 英国
  • |
  • 爱情  剧情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
  • 上映时间2012年09月20日(荷兰)
  • 导       演 罗杰·米歇尔
  • 又       名Hyde Park on Hudson
  • 编       剧 Richard Ne...
一份热狗引发的胜利 由南非电影人罗杰•米歇尔(Roger Michell)执导、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elson)担任编剧,《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描述的是乔治六世访美期间,发生在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与他的远房表妹“戴茜”玛格丽特•斯塔克利(Margaret Stuckley)之间的一段婚外情,是尼尔森根据自己在2009年创作的一部同名广播剧改编而成的,米歇尔说:“在完成了这部影片之后,我从父亲的书柜里翻到了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的那本《柏林日记》(Berlin Diary)的复印版,决定重新再看一遍,并从中对这一历史阶段有了一层更加深刻且直白的认识……夏伊是一位美国记者,在二战期间,他一直勇敢地从柏林发回一手的前线报道。他在日记中明确的指出,希特勒害怕罗斯福,而他也刚刚开始领会到,罗斯福对英国的支持,也成了英国拒绝他提出的和平条约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然后,夏伊还引用了他在《法兰克福日报》(The Frankfurter Zeitung)上曾发表过的一篇文章,‘英国之所以会对这场战争抱有幻想,是因为他们从罗斯福那里看到了希望,当然,这很可能是罗斯福为了连任总统在美国民众面前所使用的有点卑劣的政治策略,结果却为另一个完全绝望的国家带去了难以置信的信心。’毫无疑问,乔治六世的这次访美之旅,造就的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 《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所描述的那个周末,就发生在战争爆发的3个月之前,罗杰•米歇尔之所以决定让这部影片的内容对焦在这样一个极为短暂的时间段里,是因为他从中看到的是某种意识形态的杠杆效应,相当地发人深省,米歇尔解释道:“我真的很喜欢这种剥茧抽丝的感觉,也许发生在这个周末的都是一些大家眼中琐碎且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却引发了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感觉上有点像是突变论,也就是传说中的蝴蝶效应——也许只是一只蝴蝶在轻微地扇动着它的翅膀,却极有可能导致一场灾难性的风暴的降临……如此看来,吃一口热狗,是不是也能预示着诺曼底登陆和在欧洲取得的全面胜利呢?” 罗杰•米歇尔对这部影片以及其背后的哲学理念的迷恋,开始于理查德•尼尔森所创作出来的那个完美地结合了所有的公开以及私人时刻的电影剧本,虽然里面描述的都是一些发生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所谓的“家事”,却制造出了很有传奇色彩的史诗感,米歇尔说:“来自于伟大的人物所完成的横扫一切的重大事件,最终却扭转了整个历史与乾坤……我的爸爸很早以前就过世了,不过他的书架一直维持着他生前的模样,而这本《柏林日记》就被安置在了第二排书格的中间——正是这本日记,不但让我对罗斯福有了一个更加私人且全面的认识,也成了促使我制作这部《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的最主要的动力之源。” 对于编剧理查德•尼尔森来说,如果回想他创作这个故事之初所受到的启发的话,那么与《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有关的一切,则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尼尔森说:“当时我的一个好朋友邀请我一起去拜访一间位于纽约州小镇莱茵贝克的私人住宅,最近刚刚被年迈的房主交给了公益信托,不过是在她仍然可以在这里居住、一直到去世的前提下……这座房子位于哈德逊湖畔,环境优美,给人一种如置仙境的感觉,只不过需要被归类到哥特式的黑暗风格当中。房子本身非常地破败,基本上已经荒废了,经过了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外墙已经被冲刷的完全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如果事先不知道的话,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地方竟然还可以住人——这里就是斯塔克利一家居住了至少两代人的房子,一直被他们称之为‘怀尔德斯坦’庄园,在我看来,这无疑代表的是美国上流社会比较贫穷的一个阶层的典范。我的朋友带着我快速地在一楼转了一圈,在我们穿过客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剥落的墙皮、塌陷的沙发以及破烂的地毯,就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看到我们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戴茜,那也是我们仅有的一次照面,她独自坐在沙发的一个角落里,安静地看着一份报纸,即使有这么多的陌生人在她的房子里进进出出,也丝毫不受影响……这之后,没过多久,戴茜就在她百岁那一年离世了。” 戴茜小姐的日记 在最后一位主人戴茜去世之后,“怀尔德斯坦”也变成了一处可供参观与游览的公开的景点,对于这样一座古建筑来说,这里仍然保持着19世纪末重建时的雄伟与壮观,理查德•尼尔森承认道:“戴茜走后,只给我们留下了两个遗物,其中之一就是她生前住过的房子,至于另外一个,则是在她床下发现的一个很小的手提箱,里面装着的都是她和她的远房表哥最亲密的书信往来,而这个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有戴茜的日记,也详细地记录了他们之间交往的一点一滴,但是这个秘密,一直到她死后才最终被发现。不过,不管是信件还是日记,都有部分的残缺,不知道是丢了,还是被人为地烧成灰了——即使如此,这些文字仍然对这样一段风流韵事给予了一个丰富又动人的描述,就发生在一个认为自己的存在非常卑微、把自己当成了家具的一部分的女人,与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有权势以及最富魅力的男人之间。看着这些信件和日记,我仿佛进入的是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那里隐藏的是一代伟人所能感受到的脆弱与疲惫……这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戴茜显然是一个能够让罗斯福彻底放松自己的女子,让他可以暂时忘了国家大事和身为一位总统的责任,以及所有的麻烦事,做回真正的自己——所以,当我们看到罗斯福坐在轮椅上,后面推着他的是戴茜的时候,就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巧合或偶然。” 正是这些在戴茜死后被发现的信件和日记,最终促成了《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的诞生,理查德•尼尔森说:“戴茜的日记为我提供的无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切入角度,而且里面的内容,足以成就一部相当吸引人的电影作品——她在记录这些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过程中,不但展现出了一个开拓的思路,而且饱含着无限的热情。特别是在1939年6月,英国国王和王后来到罗斯福位于海德公园的府邸的时候,她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那种兴奋之情,真的是溢于言表的,因为这是第一次在位的英国君主来到美国,她以一种近距离的亲密角度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同时还获得了邀请去参加他们的晚宴。” 1939年6月,英国与德国的战争一触即发,所以皇室需要来自于美国的帮助与支持,为了促成或获得这一同盟关系,国王和王后才会亲自访美,而罗斯福将他们邀请到了海德公园自己的家中,似乎也在暗示着什么,理查德•尼尔森形容道:“不过,美国的大部分民众需要的是一个具有足够的说服力的理由,而且整个国家普遍的情绪和态度,就是不要参与或插手另外一场来自于欧洲的战争……确实,美国之所以会选择用沉默的态度去应对英国皇室,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他们已经有过前车之鉴,不想再蹚这个浑水了。不过,罗斯福却还是给来访的国王留下了一个余地或者是机会,那就是亲手为他们做了一份热狗。” 历史上曾真实发生过的两件事——罗斯福与戴茜的婚外情以及和国王王后共度的一个周末,最终成了《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的故事结构的核心部分,不过里面绝大多数的内容还有细节,都是虚构出来的,理查德•尼尔森说:“当我开始着手剧本的创作工作的时候,这两个故事不但互相纠缠在了一起,而且还产生了彼此呼应的一个发展趋势——这里有一个女人,非常痛苦地了解到了她的爱人伟大的形象背后的真相;然后还有一个国王,他正在学着隐藏他的不安与焦虑,假装自己拥有的是十足的勇气……所以说,这里覆盖的不仅仅是与拯救一个国家有关的概念,同时还有对你所爱的男人所达成的最基本的共识——也许,他不用非得是你一直想象或认为的那个人。” 发展到最后,在真实的历史人物的映衬下,《哈德逊岸边的海德公园》同时还讲述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故事,理查德•尼尔森表示:“我在戴茜的家乡莱茵贝克小镇已经定居了超过30年的时间了,并在这里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即使我需要在这部影片里描绘的是一个在全球都非常流行且广为人知的重大事件,牵涉其中的全都是那个时代最举足轻重的伟人——但是,如果剥开这些过于宏观的背景和想象力的话,这里真正关乎的其实是一位和我来自于同一个地方的女子,我甚至曾经亲眼看到她坐在沙发上心无旁骛地看着报纸。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曾短暂地获得了一个放眼整个世界的机会,然后通过她的那双纯真又充满渴望的眼睛,见证了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的发生。”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