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李贞浴血浏阳河 (2012)

  • 中国
  • |
  • 战争  历史  剧情
6.2
力荐
0看过
0想看

演职人员

(8)
导演阐述 李贞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女将军。把她的经历拍成电影是件好事更是一件大事,导演面对的课题永远是具象的,拍那哪一段?切入点在哪儿?风格样式、年代背景、拍摄场地、投资数额等等。看似小事,却至关重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主创人员冷却之后的激情。 李贞的一生充满曲折、充满传奇色彩,苦难伴随着辉煌,我们根据编剧提供的剧本基础,把本剧的故事定位在1927、1928年的背景之下,这两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最为波折的两年,也是李贞最有命运感、成长最为迅速的两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给本剧如何把握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女性电影、动作电影。 无疑,本剧的情节和细节是围绕着李贞展开的。六岁做童养媳的李贞,不是大家闺秀、更不是知识分子,我们侧重表现的是李贞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和认识的提高,她作战勇敢、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她的动力来自受压迫阶级和她自身所经历的苦难,她的“不认命”在于她的苦命,她不是完美的先知先觉者,但是她试图实现完美的人生。为此,本剧在开篇李贞假扮新娘勇闯团防局夺枪、枪毙杨梅生时担保他戴罪立功、识破冒充贺龙代表的奸细、拖着怀孕之身在遭敌围困时把生的希望留给队长李石雄、跳崖幸存后毅然寻找残存的队伍就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石。革命历史很容易说教、套路化,让人逆反,为了加强本剧女主人公的命运感,我们用恰当的点闪回李贞最初被领到古家的恐惧、屡遭毒打后不得已的反抗以及革命声浪下果断剪掉辫子、章启龙为她起名“李贞”的细节,特意加了几场她和母亲的戏,以增加合乎情理的情感,更为了凸显李贞的人性魅力和可信性。女人非到无奈是不会轻易走向反叛的。 然后是动作。动作是依据的剧本内涵和戏剧矛盾设定的,无厘头的打杀同样不适合正剧品格的将军系列电影。本剧的动作性都是围绕着李贞所在的游击队为了生存发展、扩大实力展开的,两次团防局夺枪、两次开会途中遭暗杀、一次在住处被偷袭、占全局近一半篇幅的祖师崖突围为本剧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动作基础和视觉元素,同时也为本片提供了较好的外部节奏。关键是要把外部节奏和动作内化为人物的品质,要真实。因此在设计动作时要力避花架子,要符合“游击队”和“民团”、游击队和二十年代的国民党军队作战的特定环境,在战术动作、火力配备上不能花里胡哨。要合理、朴拙、富有质感,千万不能戏不够烟火凑。 将军系列的电影已经拍了几十部之多,不乏看点,但也有形成套路之嫌。如何突破,也是我们拍摄本片遇到的最大课题。首先,本片的历史背景距离我们八十多年,新生代的演员很少在年纪轻轻就有当年那些革命者的人生经历和遭遇,如何不去“演”,是我们在选择演员、人物造型、人物动作、语言上必须迈出的一步。演员的选择和造型走本色之路,人物的动作语言走原生态之路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当然很难,恶补“历史知识”、寻找“榜样”,力争做到“我就是”。 再就是严格要求“过程”。镜头是一个一个拍出来的,从场景的准备到化妆、服装、道具、烟火、枪械、照明都要有针对人物和情节发展的部门要求,要有细节上的准备,要有预案,要做功课,要讲究过程,要有年代感和地域特色,力争做到加分不减分,要用敬畏之心对待艺术。要永不满足,艺术创作是不封顶的,不满足是艺术创作永恒的动力。 摄影是一部影片的关键,视觉上的动感甚至是不稳定感将是本片的追求,当然这种动感是不露痕迹的。追求自然光效和大的光比是我们在影片基调和人物造型上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追寻唯美和特色的东西。摄影的形式感和内容应该是完美结合的,单纯的形式是没有意义的。摄影师除了冷静的技术准备,还要有激情,还要对演员表演和动效、音乐等元素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上升到形而上的境界。 声音的造型。在完成基本声音元素构成的基础上,力争做到有特色。突出声音在拓展空间、表现地域、表带个性、蒙太奇作用甚至上升到剧作高度上的作用。比如再闪回时空戏的处理上,其声音就可以做适当的变异处理,使其具有空旷、久远的感觉。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大家要站在顾大局、讲团结、抓质量的高度努力工作,力争把本片排成精品,实现创作上的突破。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