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站 (2009)

  • 德国 俄罗斯
  • |
  • 爱情  剧情  传记
  • |
  • 1小时52分钟
5.8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最后一站
  • 上映时间2009年09月04日(美国)
  • 导       演 迈克尔·霍夫曼

演职人员

(15)
幕后制作 【选对了主角,就是成功了一半】 对于传记片而言,与其说观众是在看名人的生活经历,不如说是在看演员的表演。如果仅仅是想知道名人的阅历的话,去买一本传记文学就可以了,何必看电影呢。对于这个问题,《最后一站》的导演迈克尔·霍夫曼最有发言权。他说:“对于名人——尤其是那些大师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而言,我们最想知道不是他是怎么生活的,也不是他曾经创作了那些作品,而是他的这些作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当时他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承受着什么样的疾苦。换句话说,观众希望看到的是这些人的状态,而不是他们的影像简历。所以找对演员来扮演出于某个非常时期的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演员一出场,观众就对他们有了判断和认可。所以,选对了演员就等于影片成功了一半。” 在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相继因为档期原因而离开剧组之后,导演迈克尔·霍夫曼找来了另外两位大牌主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海伦·米伦。才获得奥斯卡奖的海伦·米伦现在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期,可是普卢默就没有她那么走运,从50年代的《音乐之声》起就一直倍受爱戴的普卢默一直没有得到学院派评委的青睐, 面对着托翁这个角色,普卢默说:“压力的确很大,因为托尔斯泰不仅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和脾气非常复杂,晚年的境况也让人心酸。对于怎么演好这个角色,我心里没底。” 不过,导演对他可是信心满满。而且今年已经80岁的普卢默在银幕上饰演82岁的托尔斯泰可谓是再合适也不过的,而且他的年龄和资历让他完全有能力演好这个角色。霍夫曼说:“在我看来,普卢默比霍普金斯更适合这个角色,尤其是在外型上,普卢默像极了老年的托尔斯泰。画完妆之后,全剧组的人都震惊了,他的气质和托翁简直是如出一辙。霍普金斯虽然也是非常杰出的演员,但是他的年龄还不够,要想扮演托翁,没有那么容易。” 【经典的拍摄手法】 虽然影片是以讲述托尔斯泰最后的岁月为蓝本的,可是电影的主角并不是托尔斯泰本人——而是几个和托尔斯泰关系密切年轻人。在托尔斯泰行将就木的时候,他们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也要去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折磨。这种传记电影的拍摄手法是好莱坞几十年不变的试金石:用旁人的眼光来看待伟人——《莫扎特传》和《末代独裁》都是如此。 小说作者杰伊·帕里尼这么说:“与其直接去反映托翁的生活,还不如去反映被他影响了的年轻人的生活,这样托尔斯泰的地位和价值才能更加完整地体现出来。如果说这些年轻人是果实和花朵的话,那么托翁就是让它们能生存下去的大树。所以我选择了用旁人的视角来写作,从这里出发,能更好地观察托尔斯泰的生活。”普卢默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难以做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总是回去听一听我们最信赖的人的意见。在这个电影里,托翁扮演的就是这个全知全能型的角色,无论是他的助手还是后代,有了问题都会来找他。但是托翁自己有了问题的时候呢?他的脑子不够用了,只有跑出去,一个人默默承受。我倒觉得这很讽刺,还有那么点可笑和辛酸。” 为了让影片的整体风格有那种托翁时代的沙俄风格,霍夫曼带着剧组来到了德国,这里曾经是沙俄王朝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取景拍摄。可是想要拍出一股带着贵族气息的乡村画卷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或者说对于霍夫曼来说,一点也不简单。他说:“为了拍摄海伦·米伦和普卢默从他们的城堡里拉着手走出来的镜头,我伤透了脑筋。我希望这一出场景能让观众觉得索菲娅是一个坚忍但是极有个性和主见的女性,可是我就是拍不出来这种感觉。他们走路的速度、米伦的表情、服饰都让我觉得有些欠缺。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去看画册——那些关于托尔斯泰的绘画作品,那些反映贵族生活的油画,从中涉取灵感。谢天谢地,最后这个镜头终于被拍了出来,而且看到的人都会为之一怔。” 花絮 ·按照剧组最原始的构想,列夫·托尔斯泰和妻子索菲亚的扮演者是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可是后来却因为档期冲突而换成了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海伦·米伦。 ·海伦·米伦凭借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罗马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从著名传记小说作家、诗人杰伊·帕里尼的同名传记小说改编而来。而托翁的私人秘书瓦·布尔加科夫也曾以大师最后年月为蓝本写过一本名为《列·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的纪实性小说。 ·影片在俄罗斯和德国取景。列夫·托尔斯泰时期的俄罗斯是一个庞大帝国,现在德国的很多城市当时都属于沙俄政权。 ·一开始,导演曾希望演员在影片里说一口带有俄罗斯口音的英语,可是后来他主动放弃了这个愚蠢的念头。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