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军管包头 (2007)

  • 中国
  • |
  • 历史  战争  剧情
  • |
  • 1小时30分钟
暂未上映
不能评分
看过
1想看
  • 片       名李志民军管包头
  • 导       演 安澜
  • 剧       情
      1948年冬,中央制定“一年之内经营好全绥远”的战略方针。受毛泽东亲点,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三兵团第二纵队政委的李志民率部出征,迅速占领包头。解放军凌晨进城的消息在包头广播电台播出,中央随即决定成立新的包头市人民政府,立即实行军事管制,李志民担任军管委主任,蒙族人高峻...

演职人员

(5)
《李志民军管包头》导演阐述 《李志民军管包头》,记述了时任我华北军区第三兵团第二纵队政治委员李志民奉命率部军管包头的一段闪光的经历。当时的包头,国民党狼狈溃逃,破坏了市民赖以生存的粮、煤、水、电等基础设施。军事管制,目的是控制局势,恢复社会秩序。与常规的战争类型的军事题材不同,军事管制涉及的面要更宽,点也更多。但如何繁而不散的组织好这些看点,就变成了摆在面前的问题。结合剧本的设置,我们在创作上抓住一个主要矛盾:李志民克服一切困难,首先要保证市民安全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一条隐线:摧垮隐藏在我军内部阴险狡猾的“狼头”操纵指挥敌特的骚扰破坏活动。同时以蒙族王爷达尔纪康布为戏剧冲突的焦点人物,加以通过敌人“抢粮车”、“炸煤窑”、“搅商市”、“毁水厂”、“劫康王”,直至丧心病狂的“炸电厂”一系列典型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推向戏剧高潮。摆在李志民面前的困难越多、越繁杂,越能展现李志民的文韬武略,交给观众的看点也就越多、越好看。李志民解放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授上将军衔,是我军杰出的高级政治干部。在此片军事管制的特定背景中,定位是一位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儒将。包头处于回蒙地区,民族问题复杂,李志民很好地把握民族政策、统战政策,针对拥兵自重的康王对国民党的“怕”与“恨”,对共产党的“疑”与“忌”的徘徊不定,李志民清醒地分析到康王作为绥蒙地区蒙族人民自卫军领袖,同时也是蒙族人民的精神领袖,在绥蒙地区的重要地位,下决心不论有多大困难也要同他交朋友。能得到他的拥护,绥蒙地区的局势将大大有利于我军。李志民以“太阳照在蒙族人身上,也照在汉人身上”的博大胸怀、真挚诚意,终于最后让康王看到了国民党的真实面目,心服口服的主动投奔了解放军。一条隐线。关于潜伏在我军内部的国民党高级特务“狼头”这个人物的设计,我颇费一番心思。在影片中李志民与“狼头”从来没有正面交锋过,他们两人之间的战斗完全是斗智斗勇的“暗战”。“狼头”隐藏在我军内部操纵着特务对我军展开阻挠,李志民在明处,不断通过线索找寻着“狼头”的真实身份,分析、预判着“狼头”下一步的行动。这样的一组对立关系就加快了整部影片的内部节奏。又因为所有基础设施的破坏都是“狼头”在幕后指使,这条隐线也起到了贯穿解决粮、煤、水、电这些散落着的“珍珠”的作用。因为包头处于蒙族地区,所以在拍摄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专门邀请了有经验的蒙族美术师与服装师,搭了很多蒙族特色的景,租了大批蒙族的服饰,外景地的街道和牌匾也都作了修饰,所有标志的文字,我们都用两种字体,蒙文和汉文书写。并在影片中加入了马头琴歌曲与蒙族歌舞,力求在视觉效果上充满民族风情,使这部属于共和国名将系列的影片能给观众一个全新的感觉。  本片是“共和国名将”系列数字电影中的一部。创作者结合剧本的设置,在创作上抓住一个主要矛盾:李志民克服一切困难,首先要保证市民安全渡过寒冷的冬天;一条隐线:摧垮隐藏在我军内部阴险狡猾的“狼头”操纵指挥敌特的骚扰破坏活动。同时以蒙族王爷达尔纪康布为戏剧冲突的焦点人物,加以通过敌人“抢粮车”、“炸煤窑”、“搅商市”、“毁水厂”、“劫康王”,直至丧心病狂的“炸电厂”一系列典型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推向戏剧高潮。同时,在影片中加入了马头琴歌曲与蒙族歌舞,在视觉效果上充满民族风情,使这部影片给观众一个全新的感觉。而含蓄萌动的爱情表现和“濡墨挥毫话友谊”等细节的描写,又给影片增添了一份轻松。主演刘长纯早期从事话剧表演,扎实的舞台功底使得刘长纯在电视剧《燕子李三》中头一次有了“触电”的机会,随后的《绝色双娇》、《大宅门》、《长征》、《铁道游击队》等电视作品中,刘长纯凭借刚正的形象,塑造不少的正面人物。2004年,电影《热带风暴》可以看成是刘长纯从艺之路的一次巨大转型和突破。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