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1964)

  • 法国 意大利
  • |
  • 传记  历史
  • |
  • 2小时17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宗教 《马太福音》是帕索里尼最成功、最富有诗意和最有新主义色彩的电影作品,也是电影有历以来表现基督生平、阐述基督教义最有独特见地的作品之一。1962年,一批非天主教徒的艺术家聚集在意大利的阿西西城,参加一个宗教研讨会。帕索里尼在旅馆房间抽屉里找到一本《圣经》并一口气读完,他深深为《马太福音》优美的文字所感染。部分基于这一原因,他开始着手拍摄电影《马太福音》。在帕索里尼眼中“《马可福音》过于粗鲁,《约翰福音》过于神秘,《路加福音》则过于感伤、过于布尔乔亚。”,而《马太福音》是惟一拥 有“民族-民众史诗”特质的福音书,他的影片也成功地传达出这种特质。 帕索里尼把圣经故事以次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搬上银幕,并以近乎纪录片的方式运用镜头和调度,在他看来,马太是基督众使徒中最入世、最具革命倾向的一位。帕索里尼曾说:“我试图以信仰《圣经》的人的角度来拍摄它,拍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它代表了我自己的看法”,在《马太福音》中,帕索里尼再现了犹太人的救世主弥赛亚,万能的上帝的儿子耶稣的登山宝训、行使神迹以及耶路撒冷的受难。 帕索里尼感到了和他以往电影所表现的内容与主题的一种内蕴的联系,特别是当他感到耶稣不能只被简单的当作一种原始图腾式的信仰崇拜之后,他不再固执而偏见的鄙视宗教的一切,至少帕索里尼更愿意把耶稣视为一个敢于藐视死亡和权利,颠覆旧世界的勇士。 新现实主义   与好莱坞式的大制作史诗巨片不同,这部135分钟的黑白片充分体现了帕索里尼作为新现实主义导演代表的独特风格。影片简洁而有力,回避了他其他作品的粗糙剪辑和故作深沉,也没有故作煽情和说教,非常忠实于《圣经》原著,冷静客观地将耶稣的生平传奇描述出来。导演没有将镜头再去过多描写大家耳熟能详的情节,但将镜头对准演员们的表情动作和神态,一一捕捉他们对于事情的真切感受,是部有匠心的政治宗教象征电影。 影片纯净的影像贴近民族纪录片的风格,从中可以看出意大利电影从新写实主义转型的过程,以及帕索里尼独特的诗人本质。他把耶稣“还原”为在贫瘠的焦土上,一个和平民百姓站在一起的神。影片运用了大量的非职业演员,画面朴实,尤为重视角色的性格刻画。影片的造型表现力鲜明强烈,银幕上荒凉贫瘠的土地,人们粗糙褴褛的衣裳,未加修饰的脸庞都真实地表现了2000年前那个特殊的时代。影片因此获得第37届奥斯卡奖最佳黑白片美工和服装设计提名。 配乐 这部电影在音乐运用和处理方面独具特色。作曲家路易斯·巴卡洛夫没有为影片创作专门的乐曲,他以深厚的音乐修养和对宗教的独到见解,精选了巴赫、莫扎特、韦伯等人的作品,经过重新配器,穿插到影片当中。帕索里尼和巴卡洛夫让这些乐曲作为背景音响出现,又通过音乐和静默的对比以及与画面的配合增加场景的张力。多交在影片中出现的《卢巴弥撒曲》和美国赞美诗《有时我感到如同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与耶稣生平和几个重要时期交织在一起,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