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风采 (1996)

  • 澳大利亚
  • |
  • 爱情  剧情  传记
  • |
  • 1小时45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闪亮的风采
  • 上映时间1996年08月15日
  • 导       演 斯科特·希克斯
  • 剧       情
     20世纪50年代时,主人翁大卫·赫夫考生长在一个家教极严的犹太家庭,并但他患有轻微的神经紧张症。少年时代他就已显露钢琴家的才华,他的父亲彼得更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时时督促他勤学苦练。   大卫的琴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之后,接到赴美学习的邀请,但彼得不放他走。因为他那冷酷...
  • 获       奖
    提名3
10多年前,导演斯科特·希克斯无意间在报纸上发现了一则演奏会通知,虽说那天正是妻子的生日,可他还是取消了庆祝活动,前去聆听大卫·赫夫高特的演奏。“我感到这是一场很重要的演出,我必须一睹他的风采,”希克斯回忆说,“当时我并不确定自己在期待什么,可当大卫坐下开始演奏,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我被彻底吸引了。”对赫夫高特知之甚少的希克斯立即被打动了,他认为这位澳大利亚钢琴奇才的故事完成可以造就一部电影。他说:“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实现了我们所有人的愿望,那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一起分享人生、爱情和音乐的伴侣。”   音乐会过后,希克斯找到了赫夫高特夫妇,他说想将赫夫高特的故事拍成电影,一开始,夫妻二人对希克斯的身份表示怀疑,为了得到充分信任和协助,希克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他在谈到热切的创作冲动时说:“在这异乎寻常、混乱不堪的个体与不可多得的最复杂的乐曲之间,显然存在一种矛盾,这矛盾中正潜藏着绝佳的故事,当然还有音乐,大卫演奏的都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浪漫经典曲目,其中包括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受众群体相当广泛。不过,大卫的音乐与他的故事完全是两码事,人们之所以会深受触动,是因为这是一段拯救自我的经历。”在让赫夫高特充分相信这部电影会和他的演奏同样感人至深后,希克斯开始着手剧本和影片的筹备工作,即便在编导另一部电影及远赴中国和非洲拍摄一系列获奖纪录片时,他依然会留出一部分精力来酝酿本片。   1990年,希克斯找到占·萨迪共同致力于剧本,后者说:“斯科特对大卫的故事充满热情,而我也非常希望参与其中,可对我来说,创作这部剧本的难度非同小可,因为在传记片中,你必须在真实事件与创作尺度之间找到一条微妙的界线,而且电影必须具有娱乐性,必须在短短110分钟之内牢牢抓住观众。”希克斯和萨迪一致认为《闪亮的风采》应该取材于赫夫高特的生活,而并非严格遵从事实的传记片和纪录片。他们赋予影片以独特的音乐结构,并进行协奏曲式的组接。剧本被分为很多乐章,节奏从慢到快再从快到慢,运用了由呈现部、发展部和再现部组成的标准元素。除此之外,希克斯还想到让赫夫高特的双手、眼镜和与水有关的画面(游泳及暴风雨等)贯穿整部影片,从而为主人公的情感提供注解,并将不同的人生阶段连接到一起。   在创作剧本期间,希克斯与著名制作人简·斯科特取得联系,后者耗时两年多才从法国Pandora Cinema、英国广播公司和多家澳大利亚政府融资机构筹措到本片的拍摄经费。斯科特说:“我曾认为《闪亮的风采》是一部很难找到投资方的电影,可占·萨迪的剧本让我们备受鼓舞。”   澳大利亚著名舞台剧演员杰弗里·拉什是希克斯眼中扮演赫夫高特的最佳人选,“我坚信扮演大卫的演员必须是澳大利亚人,”希克斯说,“这是一个古怪独特的角色,杰弗里尤其擅长扮演这种游走于精神崩溃边缘的角色,就此而言,他的演技在澳大利亚无人能及。”很少出演电影的拉什认为《闪亮的风采》是第一部真正适合他的电影,而片中赫夫高特弹奏钢琴的画面均由拉什亲自完成。戏剧功底深厚的拉什经常要为提升表演学习一门新技术,他说:“我知道这个角色与钢琴紧密相关,我能看懂乐谱,尽管速度很慢。我有一位出色的钢琴教师,我的练习也非常刻苦。”   虽说拉什可以模仿手部动作进行演奏,可扮演年少时赫夫高特的小演员却难免力不从心,而难度不小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又不可能被简单的曲目替代,所以钢琴替身必不可少。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与赫夫高特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两人不仅都是音乐神童,还都在少年时期成名,并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低谷,远赴异国他乡接受治疗之后才恢复创作活力,所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在片中至关重要。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