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半 (1963)

  • 法国 意大利
  • |
  • 剧情  奇幻  经典
  • |
  • 2小时18分钟
  • |
  • 胶片 
8.3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八部半
  • 上映时间1963年02月15日(意大利)
  • 导       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关于电影   1963年,费里尼拍摄了震惊影坛的代表作——《八部半》。这部电影是费里尼的创作的一个新的转向。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部影片和费里尼之前的影片有极大的不同。恰恰相反,《八部半》是费里尼之前所有电影的集中,也是他之后所有电影的源头。它通过一个隐喻性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电影导演的创作危机和生活危机。这些危机便是费里尼的电影的动机。这一次动机并没有演变成一部电影,而是直接成为了影片本身。   影片的题目的含义,一说是主人公吉多在拍摄他的第9部影片,却没有完成,一说是费里尼自己的影片的数目排列。这个片名显然并不标示着题材内涵或形象特征。因为影片的进展一度陷入困境,编剧之一的埃尼奥·弗拉伊阿诺曾建议将影片命名为《美丽的混乱》。   费里尼在《八部半》里,闪回、幻想和梦噫大量穿插在电影里,人物的内心状态直接地呈现在银幕上。回忆、幻觉、想象以及梦境与现实的片断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一个“处于混乱中的灵魂”。《八部半》在剪辑上的时空跳跃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即被人们称作“意识流”的风格。这部1963年拍摄的电影如今被广泛的模仿着,电影里的各种桥段和镜头至今都让人们津津乐道,它几乎成为了心理片的代名词。费里尼在接收采访时说:“在《八部半》里,人就像涉足在记忆、梦境、感情的迷宫里,在这迷宫里,忽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过去是怎样的人,未来要走向何处?换言之,人生只是一段没有感情、悠长但却不入眠的睡眠而已。” 关于导演   费德里柯·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1920年出生在一个叫米尼的小镇。他在1973年曾拍摄了以对故乡的回忆为题材的《我记得》。费里尼小时候喜欢木偶和马戏,在他的许多电影中都能找到他对杂耍和马戏所表现出的迷恋,在他的回忆录里,关于他为什么从事电影事业时,他说:“如果你看到一只狗跑过去用嘴把半空中的球给衔住,然后骄傲地把球带回来,那狗既快乐又骄傲,因为它会一样特别、有人要看、而且又受赞赏的技艺。而该技巧可以为它换得人们的宠爱,以及高级的狗饼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特殊技艺,一项会赢得别人喝彩的技艺。找得到的人算是运气好。我,则找到了电影导演这条路。”而领他进入电影界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重要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费里尼曾凭《浪荡儿》(1953)和《大路》(1954)两度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而1960年的《甜蜜生活》在嘎纳电影节获得了金棕榈大奖。费里尼也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奖最多的导演,曾四度获得这个奖项(《大路》、《卡比利亚之夜》、《八部半》、《我记得》)。 关于“新现实主义”   费里尼同安东尼奥尼一样,是从“新现实主义”电影中走出来的电影导演,安德烈·巴赞把前者的道路称之为“伦理的新现实主义”,而后者则是“心理的新现实主义”。或者说“新现实主义”的创新和突破并不是他们的表现手法是传统的文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这些作品的特性在于它们的表现手法与创作目的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新现实主义”并不按照心理或戏剧性的要求修改现实,导演所要做的是在维护现实的含混的表象同时显现出导演所要赋予它的涵义。费里尼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并不是从事先给定的意义出发,他的出发点在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眼镜成为了费里尼最重要的道具之一。那些在费里尼的电影中出现的、被看作是超现实的景象,其意义并不在于它们象征着什么,它们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现象”改变了人和世界的关系。 精彩花絮 影片的名字《八部半》对应的是费里尼导演的影片的总数,尽管这个数字并不精确,因为费里尼在这之前导演过八部长片,在加上四个导演合拍的集锦片《三艳嬉春》和六个导演合拍的《城中之爱》,本片准确地说是费里尼的第八又十二分之五部电影。    当时在费里尼的计划中,要拍摄的影片应该是《马斯托纳的旅行》,《八部半》中的人物吉多一直在拍摄却拍不出来的影片正是《马斯托纳的旅行》,《八部半》中出现的巨大而古怪的布景也是原来为《马》在摄影棚搭建的。但后来费里尼一直无法完成《马斯托纳的旅行》,最终制片人将这部影片的版权卖给了他人,费里尼也正式宣布放弃这部影片的拍摄。   著名影星马切罗·马斯特罗亚尼扮演的角色在最早的故事大纲中是一个作家,但不久马斯特罗亚就在另一位意大利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影片《夜》中扮演了一个作家的角色。费里尼听说之后,说:“现在我该怎么办?我怎么能让马切罗再扮演一次作家呢?那样的话,他最终只会相信自己就是名作家,他会开始写小说的。”   影片的结尾原来的设想是吉多在一辆火车的餐车上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所有的女人,但在为影片拍摄预告片的时候,费里尼找来了200名演员,用7台摄影机拍摄他们游行的场面,于是这成为了影片后来的结尾。而原来的结尾被用到了费里尼1980年拍摄的影片《女人城》里。
...详情

经典台词

  • 吉多:是的,幸福在于能够讲真话,而不会使任何人痛苦……祝大家胃口好。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吉多:有时我觉得一切都清楚,甚至以为影片已经拍摄完毕,也许因为这些是我自己的回忆,我自己的事。另一些时候恰恰相反,我一点把握也没有,一切变得乱七八糟,毫无头绪,就像我的生活一样,有什么意义呢?唉,不过,这些话你可别跟记者说。我只告诉你,不能对任何人讲。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克劳迪娅:我?不会的!别人对我讲的话,我从来不传。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吉多:这样吧,你设想一下,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像我这样……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克劳迪娅:呃?你四十岁?我以为……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吉多:不止四十?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克劳迪娅:不……因为你戴着眼镜……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吉多(摘下眼镜):这样呢?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克劳迪娅:三十九岁。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吉多:独身?可是,路易莎,你才三十七岁。你这种年纪独身怎么行呢?过一二十年独身生活……直到老年?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路易莎:这有什么难的?我现在不就是一个人吗?你给了我什么?我眼前能看见谁?再说,我还可以另起炉灶嘛。趁现在还不算太晚。找到合适的,就另起炉灶。 吉多:谁会愿意呢?另起炉灶……婚后十四年……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吉多:对,对……不错,不错……我明白了……易如反掌……是的,全部……好像……大家一起……我……你们……噢,上帝,怎么向你们解释呢?……谢谢,谢谢大家……只是需要……别抵制……别反对……易如反掌……一切良好……一切良好……只是……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展开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