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聊斋电影”
蒲松龄当时写《聊斋志异》时决计想不到,他留下的不仅是一部《聊斋》系列小说,还为未来的中国电影开创了特有的“聊斋电影”。
在中国,通常说到“聊斋电影”,很多人都会知那定是鬼怪电影。这种习惯不知缘于何时,反正在我略懂事时,看的那部经典绝伦的《画皮》起,我就有这个观念了。而且,对于鬼怪的恐惧也缘于《画皮》。《画皮》也启蒙了我对于“鬼”的认识,《聊斋》在我心中也几乎是“鬼”的另一名词。
在后来的日子里,对于《聊斋》的情结是又爱又怕,皆因后来的中国影坛总时不时会推出“聊斋电影”:从《聂小倩》到《精变》,从《鬼妹》到《狐缘》,还有《古墓荒斋》,再到香港的《倩女幽魂》,还有如动画电影《崂山道士》,以及后来的福建电视台拍的80集《聊斋》电视和新《聊斋》电视,最后到2008年的这部《画皮》,“聊斋电影”在再现了《聊斋志异》的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电影的传奇。
《画皮》这部80年代我还很小时看的《画皮》,不知是1966年的香港朱虹版的,还是1979年中港合拍那个版本的(据说1979版的是粉碎四人帮后大陆放映的第一部恐怖片,效果逼真,在中港两地放映时吓死过人而遭禁播,此后也没发行任何音像制品)。总之,至今我还记得片中的那个鬼入屋掏心的场景,着实吓怕了我,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鬼走近蚊帐,手的影子印在蚊帐皱折上,象一条蛇在游动。后来,每当自己不听话时,家长就会说:再不听话,叫画皮来抓你!于是我就老实了。在成长的过程中,还常常听人说起这部《画皮》,其经典程度也毋需多言了。
《聂小倩》这部电影其实我并没看,只是在当时的《大众电影》杂志上看了该片的剧照版电影故事,知道是一部人鬼爱情的电影,剧照是黑白的,也没有恐怖的画面,人与鬼,都那么好看,把之前《画皮》留给我的阴影消除了,也让我对“聊斋电影”有了几许偏爱。
《精变》这部由“唐僧”徐少华和“高小姐”魏慧丽主演的《精变》,情节已经模糊了,但片中,有一处雷电交加,窗外暮地出现一个面目狰狞的鬼影,是最吓人的场景,但并没唬到我,预示着我已经俱备了看鬼片的心理素质了。
《鬼妹》这是懂事后,真正令我着迷的“聊斋电影”。除了本片开头,书生进入荒宅中,轻风扫着落叶,孤灯残影,远处还传来女人凄厉的哭声,有着强烈的恐怖气氛外,后面的一切,全由故事的一波三折,深深吸引着观众:鬼妹的身世、沉冤遭雪、转世投身。《鬼妹》让人与鬼之间的情感,通过曲折的矛盾层层展开,真情,最终连神仙也被感动,观众就更不用说了,该片是当时国产电影会说故事的优良典范。
《狐缘》本片与《鬼妹》相隔时间不长,并且沿续了《鬼妹》的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让人赏心阅目。一开场,书生几次误入鬼宅狐窝,制造了一些恐怖气氛。后来的故事也是百转千折,讲述的是狐女为救身陷囹圄的夫君,千里上访,最后在妓院中亲近了皇上,才让冤案重审,救得夫君后,却不得不远离人间,独自飘去,留下了一个伤心的丈夫,一场人间的悲剧。片中,狐女俨然是一个正义的化身,拥有美貌与智慧,只是这一切在黑暗的社会里,只能留下悲剧,令人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