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纪念小津安二郎去世50周年:银幕经典“五宗最”

时间:2013.06.17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夏泽


《晚春》海报

最温情——《晚春》

    《晚春》是小津仅次于《东京物语》最中意的作品,从1949年拍摄《晚春》开始,可以说小津的电影风格及内涵愈发走向成熟和固定。小津独特的电影语言、对整个场景的调度的把控等也是从《晚春》这部电影开始逐步如鱼得水的。

    1949年是日本战后,小津并未将镜头对准战后萧条的城市变貌,亦或是离苦百姓的水深火热,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脚步,将战后的氛围一概抹去转而去揭露人与人性的主题。(就连在战时,很多公司要求拍政治片时,小津依然无动于衷。)

    父亲丧偶,身患疾病的女儿陪在父亲身旁而迟迟未能出嫁,情愿错过意中人也不让父亲一人寂寞。父亲因不愿耽误女儿的大事而说谎称自己会续弦,女儿听信为真决定嫁人,最终冷清的家里只剩父亲一人。“嫁女”、“离父”,这种如果你看过5部以上小津的电影,这种从片头就能端倪出结局的故事已无需多言。


女儿与父亲促膝长谈

    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除了一贯的表现孤独、孤寂的情绪外,父亲与女儿之间的细腻情感是《晚春》这部作品中最大的爆发点。纪子对父亲续弦一事表现出强烈的不情愿与厌恶,称其为“丑恶”,似乎是对女儿的背叛与嫌弃。女儿从小丧母,这种对父亲的后天依恋使得她从情感上已经无法再脱离,就像纪子和父亲在最后那晚的对话一般:“我喜欢父亲。”东方人表达感情总是含蓄内敛的,就像小津的镜头,女儿羞赧的面颊不敢直视父亲的脸庞。

    无论是女儿对父亲依恋的爱也好,还是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也罢,父女之间微妙而又朦胧真实的情感,在生活的点滴中浓缩起来。曾经有人说《晚春》中女儿对父亲的情感是一种恋父的表现。即便如此,这种感情也是温暖的、从不矫揉造作的。而父亲对女儿撒谎、放手出嫁也是父爱如山的情感流露。


《晚春》结尾

    值得一提的是,原节子从《晚春》开始与笠智众参与了小津后半段的大部分作品,经典的女儿、父亲形象也至此开始形成,一部《晚春》成就了原节子也成就了小津,使前者成了当红女星,也成了小津电影的里程碑和分水岭。

下一页:最幽默——《早安》
文/夏泽
>>查看全文
 
不能流泪的悲伤
爱情

不能流泪的悲

许光汉猛追何蓝逗

药到病除
惊悚

药到病除

诡事终破噩梦袭来

无人区
犯罪

无人区

徐峥黄渤生死对决

免费
剧情

免费

当代青年创业故事

沉默的荣誉
爱情

沉默的荣誉

戏剧再现民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