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电影如何能“中国制造” 创造力提升是关键
时间:2013.06.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轻导演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新生代主力军
华语电影市场在2013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而带来这一现象的是执导《画皮》、《人再囧途之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的几位年轻导演。当中国电影市场变得越来越宽广,年轻导演、中等成本制作的影片逐渐成为这宽广市场上的生力军。但青年制造、多元创作是否能最终引导华语电影踏入良性的运营轨道?华语电影新生代力量如何把握自己的发展轨道?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思考。
日前,在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近90位中外业界高层集聚,共谋华语优质电影的制作之道。
新生力量不可小觑
“上海电影节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可以看到很多新兴导演的作品,我感到很高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这样说。
本次电影节上,郭敬明带来了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小时代》,他坦言做导演让自己感觉像是在追梦:“每个人都有梦,我最初写小说的时候是在记录自己的梦,现在拍电影就是在创造自己的梦。不过,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要追求完美。”在谈到拍摄电影的初衷时,郭敬明说他的想法源自青春和激情。“电影可以让我们在短暂的生命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青春在电影中不会衰老,我们都会在电影中永远年轻。”

《泰囧》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但也仅仅只为娱乐
奥斯卡前主席西德·甘尼斯回忆起自己初次接触电影时的情景,依然非常兴奋:“我在很小的时候看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影片结束时我流下了眼泪,屏幕上的一切真的太奇妙了。”正是这难忘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西德·甘尼斯决定从事电影工作。“我鼓励年轻人,他们应该充满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作品。”西德·甘尼斯说,他希望每一个有激情的年轻导演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不仅对中国电影事业意义重大,也是对世界电影事业的贡献。
继2007年担任金爵奖评委后,知名导演陆川此番再度结缘上海国际电影节,并担任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会主席。陆川表示,这次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推新人。“亚洲新人奖就是要推选青年导演和作品。对很多年轻导演来说,这是个好机会。因此,我会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与《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导演徐铮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导演赵薇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新人导演是比较草根的,初进电影行业时几乎没有任何资源,他们需要我们的支持。”陆川说。
下一页:“逆袭”好莱坞?创造力尚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