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托邦纪事:政治科幻电影折射当代社会焦虑

《大都会》被称作科幻电影史的第一个丰碑
陈年经典:
《大都会》1927年 机器禁锢工人
《大都会》被称作科幻电影史的第一个丰碑,故事设置在2026年,社会被分为两个阶层,城市的建造和控制者们生活在摩天大厦之内,被机器缚住手脚的工人们则群居于暗无天日的地下世界。影片的主题、场景、摄影技巧对此后的反乌托邦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尤金·舒弗坦设计的未来城市景观,便启发了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和特瑞·吉列姆的《妙想天开》。
影片的故事冲突实际上非常简单,科学狂人试图通过他创造的机器人,煽动工人暴乱,达到他毁灭世界的目的。然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表现主义手法,影片采用高耸的建筑、庞大的机器、尖锐的棱角、粗长的线条、倾斜的构图以及浓重的阴影创造出一个冰冷漠然的未来大都市,并将工人们置于毫无希望的压抑气氛之中。它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固然是基于当时所处的工业时代,但其对工人被机器所禁锢的担忧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过时。

《银翼杀手》探讨的焦点是“复制人”的人权问题
《银翼杀手》1982年 人造人的人权
《银翼杀手》根据1968年的科幻小说《机器人梦见电动羊了吗?》改编而成,讲述21世纪初期,人类造出了大量智能复制人以供驱使。在复制人失控之后,人类派出银翼杀手对其进行追杀。哈里森·福特饰演的银翼杀手之一,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和一个复制人产生了感情,渐渐开始反思人类的命运。

雷德利·斯科特在片中塑造了一个阴寂、绝望、诡谲而又恐惧形的世界
简言之,《银翼杀手》探讨的焦点是“复制人”的人权问题,即人类是否有权决定其造物的命运,呈现出不断进步的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道德和精神困惑。电影当中出现了不少置于个人之上的力量,包括拥有无限权力的企业和遍布各处的警察。受惠于《大都会》,雷德利·斯科特在片中塑造了一个扭曲变形的世界,阴寂、绝望、诡谲而又恐惧,奠定了此后反乌托邦电影的基调。

温斯顿最终真诚地爱上了老大哥
《一九八四》1984年 老大哥盯着你
2012年,玛雅人的预言并未成真。但在1948年到1984年间,奥威尔在他的小说《一九八四》所描绘的那些政治灾难,却切切实实地发生了。因此,当改编自这部小说的同名电影在1984年问世之时,其带来的惊悚效果便不言而喻了。很多刚刚从极权国家解脱的人们,对影片中的政治恐怖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在影片所描述的大洋国里,历史按照政府的需要被不断改写,每个人都生活在统治者“老大哥”及其思想警察的监视之下。在“真理部”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约翰·赫特 饰)日渐对老大哥产生了怀疑,并开始与另一位外围党员秘密偷情。自然而然,思想警察盯上了他。百般折磨之下,温斯顿最终接受了政府灌输给他的诸种观念,并真诚地爱上了老大哥。
下一页:《妙想天开》有序实则混乱
下一页:《妙想天开》有序实则混乱
策划、文、制作/田朝阳
>>查看全文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