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良心动画《魔弦传说》告诉你啥叫工匠精神

虽然同为奥斯卡种子选手,但比起迪士尼庞大的流水线工业化制作,莱卡工作室出品的《魔弦传说》显然更有手工作坊似的温度与情怀。6500万美元投资、66000个脸模、长达5年的开发制作……尽管定格动画历史悠久,但做到这么极致并不常见,于是我们带着满满的好奇与敬意,和导演特拉维斯·奈特以及剧组中的中国动画师徐宁聊了聊:


莱卡至今出品的四部动画长片


【莱卡还有哪些过人之处?】

创作流程沟通顺畅,拍摄时“一切为动画师服务”

 

在《魔弦传说》中,徐宁主要负责红色纸人“半藏”的动画拍摄,以及Kubo用魔法塑造的“树叶船帆”、片尾的“月兽”等关键动画。

 

与国内相比,徐宁感觉莱卡工作室在创作流程上的沟通相对简单通畅——导演跟每一个部门的总监去衔接,然后总监跟各个部门的员工衔接,再把东西从下往上给导演看。

 

“做出来的东西什么上边说行就用了;如果说差在哪儿,就跟导演一交流稍微改一改继续做。但之前我在国内经常就会有做着做着,本来说可以的,突然又说不行(的情况)。经常因为一些奇怪的原因就把本来设计好的东西推翻重新来,浪费的东西太多了,实际我们本身做得也不太差。”


徐宁在拍摄现场

 

而在拍摄过程中,莱卡的另一个优良传统便是“所有部门为动画师服务”——动画师提出各种要求,然后让其他部门的人来帮忙。因为分开操作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实际拍摄时一个镜头往往只能有一人把控。

 

比如片中的骷髅怪,虽然我们在片花里看到很多剧组人员在做前期准备,但拍摄时只有一人:

 

“如果说角色的胳膊抬到一定高度抬不了了,但是分镜的要求更高一些。动画师就会找rigging部门说把这个骨架调节一下,让它的幅度更大。或者是把那个吊梁结构改一下,让它有更大的幅度。

 

如果角色头部的颜色在这个光线下效果不太对,就找printing部门过来把这个颜色处理一下。它是做一下亚光,还是加一些材质?总之就是不断地有人来给动画师帮忙。”

上一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