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只有努力用心打磨 方有动画电影精品

时间:2018.05.24 来源:人民日报

《功夫熊猫3》


不久前发布的《数字娱乐产业蓝皮书: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由2011年的3.14亿元发展到了2015年的20.54亿元;动漫衍生品市场从2009年的12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80亿元。另有数据显示,一部《功夫熊猫3》在中国收获了超过10亿元的票房;我国动画衍生品市场75%以上营收利润流向国外的动画衍生品厂商。将几组数据对比,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我国影视动画市场的发展势头虽然迅猛,然而多表现在生产数量巨大上,真正高品质的作品依旧屈指可数。生活中,广大观众对此感受不可谓不强烈。


创作者必须事先花工夫研究儿童的心理成长规律。比如,孩子的注意力基本集中于几分钟,所以时间太长就很难形成吸引力;如果对话中复杂词语、复杂句式多,孩子也很难听明白、听下去……然而,基于动画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都很大,不少创作者倾向于短平快的思路,不经过深入调研,模仿跟风、闭门造车。结果呢,“糊弄小孩”的片子,反过来“捉弄”了自己,市场反馈并不好。


众所周知,孩子看动画最理想的状态,是感受欢乐,并获得美育启蒙,初步培养心智。然而,快乐不是走低幼、庸俗、纯感官刺激的路子,美育教育也不能和说教、灌输画等号。遗憾的是,不少国产动画依旧“不知不觉”地走入“歧途”。对此,观众必然不会买账。应该说,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还不够,严谨、巧妙地创作和表达,把原始素材经过高度的艺术加工,才能在提质增效上走得更远。


实际上,动画片的受众人群并不只是儿童和青少年。调查显示,我国25岁以上的成年人在2016年已经成为动画节目的主要收看群体。成功的动画片往往是“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大手小手一起走”,意思是,通过小孩子的喜欢带动父母,通过父母的赞许带动孩子,最终实现全年龄段观众的“合家欢”。纵观2016年,国产动画电影中面向儿童观众的有28部,占总部数的70.0%,占总票房的9.6%;面向全年龄观众的有9部,斩获了15.18亿元票房,以占总部数22.5%获取了总票房的64.7%。可见,“合家欢”类的动画片最具市场潜力,纯低幼类的动画片市场有限。国产动画要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走“合家欢”之路无疑是重要方面。


怎样的动画片才能“合家欢”?其核心是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内容:充满童心童趣、想象力和智慧,同时辅之以精美的制作。《大圣归来》《麦兜》等成功的作品,皆是如此。小朋友在其中获得了欢乐、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和引领,大人们在其中回味到童真的善良、童趣的温暖……此外,不能忽视这些叫好叫座的作品还有一个相同点:都付出了巨大的创作精力,将动画创作更多地作为一种艺术追求,而非纯资本游戏,他们最终收获了丰富的回报。正所谓“功不唐捐”,国产动画从业者还需更多地与“浮躁”作斗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当然,加大力度推动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也迫在眉睫。一部动画电影就是一件浑身充满了高技术、高水准元素的工业产品。只有完善动画电影的工业流程,把动画制作所需经历的必然程序打磨得精致了,一部高质量动画的诞生才不至于是小概率事件。期待这一天尽快到来。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