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馋哭中国人的他,又拍了部9.4分的下饭极品

时间:2018.11.07 来源:1905电影网 作者:小影



1905电影网专稿 自上周以来,小电君的朋友圈时不时传来阵阵鬼哭狼嚎,越夜越活跃,这并不是在过万圣节,而是全国最会挑逗人的吃货,又拍了部下饭极品——《风味人间》。

 

三小时播放量破亿,刚播两集就已飙到豆瓣9.4,不为别的,只因为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带来的原汁原味。


《风味人间》豆瓣评分截图

 

想当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收割了无数的口水和泪水,走胃也走心,颠覆了大众对于美食纪录片的观感。后来这块招牌离了陈晓卿,第三季质量断崖式下跌,口碑被前两季甩出18条街。


《舌尖上的中国》豆瓣评分截图

 

如今《舌尖1&2》的总导演陈晓卿携手解说李立宏,配乐阿鲲重出江湖,还是行云流水的配方,还是口舌生津的味道,不少网友表示这才是真正的《舌尖3》。

 

就拿片头来说,狂轰滥炸的美食暴击,最后镜头落在一轮圆月,月亮一转,变成了香酥可人的生煎包,简直和《舌尖》肉山水墨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集《山海之间》,不玩虚的,全是硬菜,上山下海大鱼大肉,一个特写就胜过万千台词,看得人食指大动,酣畅淋漓。



现宰的羔羊肉,直接放到清水里煮,随便加点调料,熟了出锅抓着吃就行,如果不备零食,100%会被馋到咬手。



成年的羯羊肉,切块放进奶捅,内部添加高温的卵石炙烤,桶外部高火,内外同时加热,使得羊肉汁水丰盈,香味奇异。



太湖的大闸蟹,拆拆卸卸,用蟹壳托着蟹粉烤成的酥皮蟹,小火烤制,酥皮慢慢膨胀,蟹肉清甜酥软。



一只雌蟹才几辆蟹黄?一只雄蟹才多少蟹膏?全部剃掉,小火熬成秃黄油,味道足够美味,不需要再多添其他小料增添,只需要加一些鱼露和盐就好。



熬至一段时间之后,将半成品倒入白米饭,再加入姜丝、香醋,耐心搅拌,膏黄榨出的油顺着粒粒米饭流进其中,仿佛一口咬下去都是秋天的灿烂。



大鱼大肉看腻了?这里还有几近绝版的“限量美味”——碾转。


何为“碾转”?

 

这可是张爱玲一辈子都没吃上,多年后在大洋彼岸都念念不忘的美味,她曾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写到:

 

我姑姑有一次想吃“粘粘转”,是从前田上来人带来的青色的麦粒,还没熟。我太五谷不分,无法想象,只联想到“青禾”……我一想起来就脑子里一片混乱,我始姑的话根本没听清楚,只听见下在一锅滚水里,满锅的小绿点子团团急转——因此叫“粘粘转”,吃起来有一股清香……出“粘粘转”的田地也不知是卖了还是分家没分到,还是这样东西已经失传了。田地大概都在安徽,我只知道有的在无为洲,这富于哲学意昧与诗意的地名容易记。大麦面子此后也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现。

 

这么罕见的东西竟然在《风味人间》被还原了出来。



所谓“碾转”,就是未成熟的小麦,当整个田野的小麦都嫩得能掐出水,采上一捆带回家,磨成面条条,清甜可口,可爆炒,可凉拌,是夏季限定的美味。


 

从新疆到内蒙、夏末到寒冬,看似五花八门的美食,只是当地人“平平无奇”的口粮,更是顺应地域、时令变化而产生的结果。

 

虽然看起来和《舌尖》很像,但《风味人间》绝不仅仅是一个《舌尖3》那么简单。

 

首先是走的更远。这一次陈晓卿的团队跑遍了全球六大洲二十多个地区,将视野跨出中国,一方面是想体现出专注于食物的初心;另一方面,透过食物展现不同地域文化的题旨更无掩饰地凸显了。


比如同是腌制风干下的火腿,西班牙火腿制作流程严谨科学,温度、水分,甚至每一条火腿的朝向,都有规定。



吃的时候也颇有仪式感,需要吉他手弹着弗拉门戈,切片师挑刀片火腿,听他讲解西班牙历史或是火腿类型,像剑客一样,用利刃切下薄薄的一片,如欣赏艺术品般同美酒共享。



而中国的皖南火腿却讲究祖传秘方,盐分、晾晒均依经验行事。



待时机成熟后,吃的时候更有“因地制宜”的想象力,滴油适合炖汤、中方适合起鲜、火踵适合切分,上方适合主菜,中国的火腿更像是厨房里的万能武器。



还有就是拍的更美,美食部分的镜头一如既往的细节饱满,活色生香,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风味人间》这次还用了航拍、显微镜、高速摄影、延时摄影、水下摄影等等多角度多手法,从内到外透露着“不差钱”的气息。

 

最精彩的是第一集里的少年镖鱼,简直拍出了电影才有的热血大片感。



在汹涌澎拜的大海特写下,少年站在伸出船头的镖台,双膝下弯,腰直,双手举镖,勾起了深藏于人类基因中的野性和狩猎本能。



镖鱼时画面水上水下切换,让人看到斗争的双方。



掷中鱼的一刹,箭出身弯,慢动作加持,充满力量和美感,简直打破了小小的屏幕,一下子击中了屏幕外的观众。



除此之外,《风味人间》还用了大量显微摄影,让人可以窥探食材内部各种微妙地变化,不仅告诉你这东西好吃,还告诉你为什么好吃,怎么好吃。

 

比如前面说到的火腿腌制,盐粒是怎么慢慢渗透进肉里,最后又是怎么风干结晶的,全都拍给你看。



寒冷天气下,马肉是怎么风干的,冰花的生长过程也拍给你看。



由于这一次的视野拓展到全球,高空航拍,山川湖海,平原丘陵,用拍《地球脉动》的标准去拍美食记录片,每一帧都能做壁纸,赏心悦目。



眼馋心馋,只是美食纪录片的初级境界,陈晓卿团队的野心向来不止于此。当年的《舌尖》以美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讲述小人物的命运和家庭的成长,继而关联到国家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大开大合,又细致入微。


这部《风味人间》削弱了之前强加的人文色彩,把镜头还给美食美景,并没有加上更多的议论抒情,力求还原食物本真的风味。但也因此,有不少人吐槽《风味人间》的结构松散,人文内涵不够深刻。


《舌尖上的中国》剧照


没有用文案说出来并不代表没有内涵,其实《风味人间》里隐藏了很多没有点破的社会现状。


比如第一集里被荷兰人当成入侵物种不会吃的大闸蟹,近两年也开始捕捞贩卖,无疑是移民欧洲的华人群体,带动海外大闸蟹市场的消费,中华美食文化强力输出的写照。


《风味人间》剧照


台湾成功港的镖鱼父子,用着对海洋伤害最小,对技艺要求最高的镖鱼手艺,却要仰仗天色,收获不多,暗喻了海洋产业的过度捕捞,和自然气候变化对传统渔捕鱼业的影响。


还有碾转青禾和洋芋团团的制作过程,两个场景都是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隐含着如今乡土社会,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寂寥背景。


《风味人间》剧照


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漂泊,人情的冷暖,如同影影绰绰的雾气环绕在纪录片里,点到为止,并没有点破。这个平衡极难掌握,毕竟人物和故事多了容易喧宾夺主,抢了美食的风头,这也是之前换了人马的《舌尖3》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导演陈晓卿


沈宏非曾经为陈晓卿《至味在人间》写的序中说道: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不同地域的人们,品味不同,文化有异,但是任何地方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美食和美好的无限追求。所以陈晓卿的美食纪录片从来都不是解饿,而是更多地充盈了人们日渐疲乏的内心。

 

所谓人间风味,其实就是烟火气。

 

这个烟火气是镖鱼少年掷出的铁叉,是狩猎本能里的原始力量。


 

这个烟火气也是采笋夫妇身着的蓑衣,是东方文化下的诗情画意。


 

这个烟火气更是碾禾爷孙相识的一笑,是传统生活中的淡淡乡愁。


 

汪曾祺先生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炊烟美食,是附丽在平凡生活背后,人与情的凝结。

 

人间若无你,何来有风味?


文/小影

保你平安
喜剧

保你平安

拒绝网暴狂飙辟谣

八角笼中
剧情

八角笼中

困局之下放手一搏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战争

大决战之辽沈

辽沈战役经典还原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历史

大决战之淮海

抗战经典淮海战役

猪八戒吃西瓜
动画

猪八戒吃西瓜

中国首部剪纸动画

漂亮的女邻居
爱情

漂亮的女邻居

三男子倾心一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