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网观影团观影报告第98期——《雨果》
 
 
 
 
 

 

各方评分
观影影迷评分:87分 来自20位电影网网友的评分
影评人的评分:80分 来自电影网40余名专业影评人中至少10人的评分
影院经理评分:74分 来自电影网30余家合作影院经理中至少10人的评分
媒体人士评分:85分 来自电影网20余家合作媒体编辑记者中至少10人的评分
电影综合评分:80分 各方评分通过算法加权所得

 

 

性别评分情况
男性平均分:83分 女性平均分:77分
根据参与本片打分的观影团成员、业内人士性别划分所得评分

 

 

分项评价
导演水准:★★★★☆ 故事情节:★★★☆☆
演员表现:★★★☆☆ 画面效果:★★★★☆
配乐音效:★★★★☆ 台词设计:★★★★☆

 

 

网络指数
新浪微博热议指数 2,131,056  等级:狂热(点击查看说明)
百度关注度指数 6,237  等级:小众关注(点击查看趋势图及说明)

 

 

提起“雨果”,大多数人可能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那个曾经写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然而这一次,却是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指导的最新影片《雨果》。本片在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独揽多个技术大奖,成为除最佳影片《艺术家》之外的最大赢家,6月1日,这部电影终于登陆内地大银幕,国内的观众也终于领略了什么叫完美的3D,什么才是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

 

能够击败《变形金刚3》等视觉大片,一举获得包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大奖,足以说明《雨果》在大银幕上的观看效果可以堪称完美。但这样的完美究竟是什么样子,只有到影院一探究竟才能得知。詹姆斯•卡梅隆曾经说过“《雨果》是他见过的最好的3D摄影”,果不其然,《雨果》的3D效果堪称完美。首先,其画面呈现空间的连贯与平滑,让人看着十分舒服,不会有其他3D影片空间层次感过强的感觉,而是给人以代入感,感觉是像镜头在带着你进入了电影中的世界,让你完全融入到片中场景。其次,本片并没有以往3D影片那种特别炫耀的镜头,例如某个物体直飞过来,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影片是为了3D而3D,并不会因为突然很强的3D效果而忽略了情节本身,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他影片很多人都会觉得只有字幕最3D,而本片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字幕是不是3D的。最后需要说的一点就是亮度问题,大家都知道3D影片的亮度因为技术关系,都会比较低,戴上3D眼镜之后即便是白天的场景有时也会显得比较灰暗,曾经的《加勒比海盗4》就让人感觉很不爽,不过《雨果》并未出现这种问题,貌似斯科塞斯有意将画面拍摄的亮度更高些,反正3D电影又不会有人裸眼去看,因此带上眼镜之后的亮度刚刚好。除了3D效果之外,雨果的舞台布景、配乐、以及影片的色调都配合的相当完美,观影时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喜爱,舒服至极。

 

当然,仅凭好的特效是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的,一个成功的故事才是影片成功的关键。《雨果》改编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的同名小说,被业内视作《哈利•波特》之后最好的儿童魔幻作品。影片本身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和最佳影片的提名,可见在故事上也十分出众。该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20年代的巴黎的故事,那是一个发明大爆炸的年代,各式各样的机器和发明鳞次栉比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雨果》正是将这些新潮的发明和人类的感情联系到了一起,而他最最让人触景生情的,就是对电影大师乔治•梅丽爱的致敬。影片中曾经多次出现过老的电影海报和老的电影片段,那些都代表着一代电影人的情怀,一个真正喜爱电影的人看到这些,会不由的感动,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最好最宝贵的东西,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看过多少遍,都依然会让人兴奋不已,就像电影中的梅丽爱夫妇,在多年后再次看到自己的影片,依然激动落泪。这也许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观影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