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郭子健:不用3D讲故事 瞒天过海拿成龙开涮
![]() |
电影网专稿 上一个贺岁档,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鲸吞12.4亿票房,片中不少暗黑惊悚的魔幻元素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只不过,由于宣传重点都在周星驰身上,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一个联合导演——郭子健。
当然,这也没什么,哪个新人上位时,没遇到过点挫折?而且郭子健的才华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遮蔽得了的。这个贺岁档,郭子健终于推出了他独立执导的商业大片《救火英雄》,影片个人色彩十分浓烈,能把一部消防题材的电影拍出如此炫酷的魔幻感,又坚持不用假3D骗钱,还胆大包天地骗来成龙开一个善意的玩笑,看这作为,果然非同凡响。
当成鬼片拍——火场是看不见火的,只有黑暗和浓烟
《救火英雄》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火场营造成一个黑暗的、诡异的、心魔流窜的特殊空间,浓烟可以变成猛兽,也可以变成毒蛇,在这样的绝境中,消防员要面对的,其实是一场人性的叩问。于是,郭子健又一次锋芒毕露了。
电影网:当时怎么想到要拍一个消防题材的电影?
郭子健:因为我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一直跟我说一些消防员的生活故事。他说你们拍电影、电视剧全都是错的。其实他们很少见到火,大部分时间是见到浓烟,在浓烟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不知道危险在哪里,完全看不到你下一步的情况,就好像去到一个鬼城里面,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那种不安还有恐怖的感觉就好像看鬼片。火是明确的,看得见的,但烟是一种洒向人的感觉,比较没力,所以从来没有人拍过。把烟拍得像恐怖片就更有过了。之前杜琪峰的《十万火急》已经是很经典的电影,如果我再又拍一个消防员的电影,我一定要找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所以我听到我好朋友说的情况,我就一直把这个故事放在心里面,很想搞一个好像恐怖片一样的消防电影,还有消防员很真实感觉的消防电影。但是因为我知道会有关很多特效、很多动作,不是我随便就能开拍的东西,所以我就一直放在心里,直到08年我跟余文乐提出我想拍一个消防员的故事,他就说他身边也有很多消防员朋友,我们可以一起去搞这个故事。差不多两年以后,我知道《西游降魔篇》可以开拍的半年之前,有一个机会见到杨受成先生,他问我有什么片子想拍,我就大胆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然后他觉得这个蛮新的感觉,就开始准备。
电影网:当时知道彭氏兄弟的《逃出生天》吗?
郭子健:我在弄的时候才知道他们也会拍这么一个电影,我也问我老板怕不怕同一个题材有点撞车的感觉,他就问我那你怕不怕,我说我觉得我把消防员电影拍得像鬼片,还有拍烟不拍火的感觉是很新的,还有我想把影片的重点放在人与人之间,这样应该没有人可能和我相撞,我自己不怕。他就说如果你不怕就去吧。我知道我开发还是比他早,但他们拍的比我快,而且我后期要比较长时间,现在我还是觉得我不怕。我看过他们的那个,跟我的是完全不同的,创意也不同,很开心他们在票房上面不错,我也希望观众会欣赏我这部片在创意上与他们不同的地方。
电影网:取景都是在香港吗?
郭子健:这些全都是在香港,这也是比较特别的。因为我们拍香港的消防片,如果我要一些香港消防局去支持的话,我们不能让他们的消防车去到内地,还有无论内地还是香港,也不太鼓励在闹市区拍爆炸着火,所以我当时拿了差不多香港所有的棚,来搭好几个不同的场景,那个确实是满不经济的,其实我知道如果在内地拍会好一点,但是我觉得在香港拍会有种很不同感受,也有可能跟空气有关,也有可能跟环境有关,也有可能和里面的临时演员有关,我觉得这么多方面的东西合在一起我觉得最好在香港的棚里。棚以外也有很多香港的场景,我需要在香港拍。
电影网:之前《逃出生天》的导演彭氏兄弟说,在香港拍消防题材很不现实,因为香港政府并不太支持,所以他们去了广州拍。这次跟香港消防局沟通有困难吗?
郭子健:没有,我觉得他们完全支持我们。我们拍的是香港的消防员,你要让他们知道你要拍什么,还有就是早一点去跟他们沟通,其实他们也会支持你。还有就是在一些深层次拍摄地方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不过是跟消防局无关,而是跟政府有关。很多地方是不允许你放火的,其实在广州也一样,我知道彭氏兄弟片中的大火也是在泰国搭棚的,全都是用特效做的。所以不管是在内地还是香港,我们面对的问题还是差不多,如果可以早一点沟通,和他们聊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救火英雄》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没拍3D版。这一举措真的是大快人心,因为今年贺岁档中,好几个香港警匪片都毁在了不伦不类的3D特效上。这年头,3D已经成为圈钱炫技的一大法宝,但郭子健就非常反感——没有徐克的金刚钻,就别揽3D的瓷器活。
电影网:为什么没把《救火英雄》拍成3D版?
郭子健:我真的很讨厌3D。我对于看太立体的电影感觉一直不是很好,因为从小到大都是,其实立体电影我小时候就有,就是戴一个红蓝眼镜嘛。以前我看了就觉得头晕,近来很流行3D电影,当然是比以前舒服多了,但如果这是一个很短的电影,比如一个小时,或是全是看CG那些会比较好一点。但如果是有剧情有故事的,我会看的很辛苦。如果他可以动作的方面做3D,文戏再变回2D,就还可以会好一点,但这是不可能的。看得时候文戏在念对白,很集中的看剧情,如果还要看3D就会很辛苦。
电影网:是不是也跟我们的水平有限有关?
郭子健:我觉得香港也好内地也好,都没有做出很突出的效果。如果你能有《阿凡达》的程度的话,我不是太反对,《地心引力》也是很好的,但是我觉得香港和内地的我只有看过徐克的是比较好一点,可以接受。但是你知道他也去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3D,还有在拍的过程中也要想到如果是3D的话要顾虑什么,还有拍的方法也和他以前完全不一样。以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这些年自己的拍戏的风格还没有全面定下来,如果还要顾虑3D这个东西,我觉得有一点本末倒置的感觉。我很想拍关于人的一个故事,为什么一定要3D呢?我也想拍纪录片感觉的,手提比较多一点,如果那些全都用3D的话那就是晕上加晕了,受不了。我也很不喜欢现在大部分做3D的情况,拍得时候不是3D,或是部分3D,其他绝大部分是在后期加进去的。这个就不是真的3D的感觉,也没有立体的程度,我觉得我不想骗观众,也不想自己受这么大的苦。
电影网:但是纯3D版本的票价更高,肯定会影响票房啊。
郭子健:对啊,《西游降魔篇》的时候我就面对这个事情,一开始我们没想要做3D,但后来因为市场的一个考虑,还有发行的一个意见。后面这些全都是他们决定,出来的时候我才知道是3D。当然对于票房是很大帮助,但我自己会觉得2D会好一点。
谢霆锋很上心——又做特效又唱主题歌
作为片中的第一男主角,谢霆锋对于《救火英雄》可以说是特别上心,又是唱主题曲,又把自己的特效公司拉进来参与创作……用郭子健的话说,谢霆锋私下里其实是非常冷静的人,并不像以前的很多电影中那么横冲直撞,他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都有着非常理性的规划,这和《救火英雄》中的阿森如出一辙。
电影网:谢霆锋是什么时候加入的?
郭子健:我很早就和余文乐说过这个片子,所以我早就确定他会在这个片子里演出了。但同时在这个戏里面,我很想表达浓烟在心里像是阴影的一个感觉。我想加一个比较冷一点的人来做另一个主角。我认识霆锋很长时间,我知道现实中的谢霆锋和我们在戏中见到的那个很冲动、很拼命、不多思考就行动的人是完全相反的,他是一个很小心,每一步计划很细,还有些时候有点犹疑的人,不是我们戏中看到的那个骂人很大声,做事就很用力的一个人,所以我从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到霆锋。很早的时候就找霆锋去谈,他看过之后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不单纯是一个消防员的故事,还有跟香港人、现代人息息相关的感觉。他当时说他其实蛮想搞一个演唱会,关于世界末日的感觉。他觉得我的剧本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还有就是我提出来这个主题以后,他就说其实我做了一首歌,是我这几年很喜欢的一首歌你要不要听,我一听发现他想的东西和我完全一样,就是《爱最大》。那时我的剧本还是一个初稿,还没有完成,他还没有看过我的剧本,只是听我说的概念就马上给我听了这首歌,我就觉得一定有些事情是注定下来的。他还从没有在电影中表现过他真实的个性,他觉得这个剧本对他来说是蛮挑战的计划,很值得。他还把他的特效团队介绍给我,他之前没有做过电影特效,只做过广告的,现在要让他的公司做什么很大型的怪兽,大型的特效他们可能吃不下,但如果是这个程度的,关于有点虚幻与真实之间的,他就觉得不是不可能的。
电影网:画面中的浓烟,有多少是靠特效完成的?
郭子健:我们之前用了半年时间研究怎么要怎么做,也试过现场没有烟,后期靠特效去做,我们发觉这个是不太成功。在一个空间里,你要做出烟的浓度不是很容易的。还有看上去很假,这烟怎么也不像是在这个环境里出现,所以我们就是决定再试一个,如果我们在现场环境里也放一点烟,我们特效就做烟的动态。我们知道在一个空间放烟,烟是停滞的。如果一有空气让他们流动的话就会散开。所以我们就用真的烟先把环境和气氛做出来,如果要流动、要走我们就后期特效再加。感觉就是你相信这个空间里烟的存在,同时我们用特效把我们做不了的动态放进里面。所以我们试过很长时间,在现场也试过不同的烟,不同形态的烟,最后再用特效把它合成过来,我们觉得这是最好的方法。其实这个戏大部分的概念也是人。就好像我们发电站的外面,八成是真的,两成是假的,我们就是把握真与假之间的真实性。如果都是绿布景,可能拍的时候比较容易,但之后就会面临很多问题,很假、很不真实,看上去完全没有真实的感觉。所以我们就用八成是真,两成是假的方式去做,其实我们用这个概念放到这个片子里面,可以说我们真的拍全绿布的地方只用了一天,剩下全是用真的布景接下去做。
电影网:现场的烟会影响到演员的呼吸吗?
郭子健:影响很大,每天他们鼻子里面流出来的都是黑色的油,黑色的水,我们每一天也要带着口罩工作。我认为这种感受也是让演员容易投入到这个环境中的一种方法,因为他们每一天也背着很重的装备,其他的戏可能会把这些装备做成假的,会比较舒服一点,动作做出来也会潇洒一点。但我觉得真正的消防员他们就是这样不潇洒嘛,背着这些很重的装备去工作嘛,不可能像你们看的动作片那样敏捷地跳来跳去,我希望演员也是这种感觉,在不太敏捷的情况之下去做一些很快的行动,我觉得这很重要。还有就是他们面对浓烟,如果现场一点浓烟都没有的话他们也感受不到,我们全都是用真的,再借助特效的帮助,我觉得对演员对影片也是最好的方法。
大牌番外篇——成龙大哥是我骗来的
除了谢霆锋、余文乐、任达华、胡军等诸多大牌男星,《救火英雄》的幕后背景也非常的硬,比如音乐就是大名鼎鼎的泰迪·罗宾一手操办,用A Cappella将仪式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成龙大哥在片中也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客串,郭子健说,成龙在拍戏时,也不知道自己被“耍”了。
电影网:这次的音乐是跟谁合作的?
郭子健:泰迪·罗宾,跟我《打擂台》的组合一样。其实很好玩的,我每次和Teddy一起合作,我都希望有类型不同的音乐。以前《野·良犬》、《青苔》都试过了不同的音乐,在《打擂台》就完全是不一样的,我尝试把70年代的音乐放进去,很好玩。Teddy问我电影里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感觉,我说表达的就是烟的恐怖,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在特效方面把烟比喻成一个坏人,他好像一个大怪兽,有时候是外星人,有时候是鬼,反正他就是整个戏的大坏蛋。我这个戏里没有一个人是坏蛋,但是里面有一个坏人是浓烟,他也像人一样有很多形态,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感觉。我就说如果可以用拟人化的方式做这个音乐就很好。Teddy听到这个就很兴奋,他就用了A Cappella,找到很多人声配合在音乐里面。因为我们都是真的乐器,没有电子音乐,真的音乐和真的人声会让皮肤有一种反应,你就会感受到人和恐怖的感觉。
电影网:还有一个细节,怎么找到成龙大哥来客串的?
郭子健:我在弄剧本时候,我希望一开始就能让观众感受到我这个戏的整体感受是有点世界末日的。所以我就想做陨石撞地球的感觉。但你知道不能在电影里做这个,我就想如果这是想象的画面,是个广告,但我不能直接告诉你是个广告,当你们骂不靠谱的时候我再告诉你原来是开玩笑的。我还想把很英雄的感觉做出来,那谁有英雄感觉呢,我就想到了成龙大哥,他是一个很标志的英雄感觉。而且如果我再跟他开一个玩笑,一个蒙面超人的感觉,开着摩托出来,后面是乌突突的,前面又在说乱七八糟的,我觉得应该蛮好笑蛮好玩的。把这几个疯狂的想法结合起来,我再跟杨先生说,你想有没有可能叫成龙大哥来客串一下。他就说哇很贵的!然后让我自己跟成龙大哥聊,我跟他说那一段其实是一个很认真的一段反应消防员生活的,他就答应了。拍完之后他也不知道是什么,首映当天他们才知道是跟他开这样一个小小的玩笑。
电影网:他有什么反应吗?
郭子健:他没有给我反应……(笑)戏里那些消防员看完这段说,成龙不是拍《警察故事》的嘛,为什么玩消防员啊,香港的特效也没这么厉害啊,真夸张!那个全都是笑点。我觉得还是蛮好玩的。
草根导演的华丽逆袭——拍电影,投资永远都是不够的
2007年,郭子健凭借《野·良犬》崭露头角,2010年又以《打擂台》问鼎金像奖,这一路走来,郭子健也经历过不少“吃不上饭”的艰辛。郭子健说,虽然他没能成为《西游》的宣传重点,但这部电影确实给他带来了很多,比如掌控大手笔投资的能力,而《西游》之后,郭子健手上能拿到的投资也确实越来越多了。
电影网:《救火英雄》算是您独立执导时最大的一笔投资吗?
郭子健:是大,不过也没有大到想象不到的程度。如果说大的话还没有《西游》大,虽然身后有周先生的支持,但面对拍摄成本也是我一个人去面对。所以可以说有蛮不错的经验。但不同的是,之前我如果遇到问题,我可以去问周先生,他能帮我解开一些问题,这一次就没有人可以去问,可以帮我解脱这些事情,我只能一个人面对。这次可以说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大的事情。《西游》比较好的一点是它有四个月的时间去拍摄,但救火英雄我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去完成。面对的就是,时间不够,同时钱也是不够,我自己也蛮大压力,不过好在我的团队是很好的,他们在配合方面可以做的很好,很感谢他们允许我硬性地改动很多东西,把先前配合不了的东西重新再改动过来,拍出来的效果也是很好,这个是最开心的。
电影网:成本高了,票房压力是不是更大了?
郭子健:我从来不想这个事情,因为我想不来。有时候我觉得票房会很好的,最后变得很差,有时候我觉得没什么效果吧,反响却很好。尽力去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事情合起来,才可以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而且很多电影有他的命运,不是放在哪一个档期就会成功,面对很多对手也不一定会输掉,所以我觉得我不要去想这些东西,就让我的发行啊,宣传的人员去操心吧,我只要尽力去把我的电影拍好,面对演员面对老板的时候我已经尽力了,其他都是见机行事了。
电影网:拍《打擂台》的时候好像穷了一段时间,现在有好一点吗?
郭子健:现在好一点,其实我一直生活上要求不太高,拍《打擂台》的时候确实是困难一点,因为很长时间挣不到钱。虽然现在也不是很好,但因为《西游》加上《救火英雄》之后很多问题真的解决了,但也不是完全的很好。反正只要有电影可以拍下去,我可以一直改善。另外最重要的是,我拍电影的预算是多了,这一方面我是在意比较多,比生活上要多,我发现原来电影不论是大的小的,只要你想把他做得好,你想把五块钱的东西拍得像十块钱,你要面对一样的痛苦,如果他给你十块钱,没错是比五块钱多,但你想把十块钱的东西拍得像二十块钱的话,这问题就大了。所以永远都不够,永远都痛苦,很辛苦的。所以我发现原来你对电影的追求,不是预算的大小而是对质量的要求。如果你要质量的话,多少钱多少时间都是不够。
电影网:有参与下一部《西游》的创作吗?
郭子健:之前参与过一段时间的剧本创作,但因为我自己还有之后的计划,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跟下去。唯一能说的是它是另外一个很好玩的东西,赵先生想把它怎么做下去我不知道。如果我时间允许的话,我完全希望能参与导演的这个工作。但是现在还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周先生心里的时间表是什么样。
电影网:之后的计划是什么?
郭子健:甄子丹的《九龙城寨》。还有之前可能会拍一个小点的戏,关于羽毛球的。是个运动励志片。那个是我希望可以拍的轻松好玩一点,也是个喜剧。
电影网:今年贺岁香港电影表现很突出,都看过哪部?
郭子健:没完全看过,因为我真的没有时间。不过我看过《扫毒》。我觉得蛮好玩的,因为我以前就很喜欢陈木胜的电影,比如《天若有情》和《冲锋队》。近来我就觉得没有以前的好,但这一次的《扫毒》就很像他以前的戏,好像他找到了可以用力的地方,要拍以前的兄弟情,看的时候蛮过瘾,蛮爽的。
电影网:现在的香港警匪片都很注重挖掘警察的内心焦虑,包括《救火英雄》也是。
郭子健:这个是从90年代就开始了这个风向。如果你有留意的话,其实杜琪峰2000年前后有很多这些戏,到《无间道》的时候是最多的。这也代表了香港人的一种心态,对自己职业的不安,还有对未来的不安,对自己身份的不安。所以开始有很多人做跟自己职业不同的取向。我们电影人也有这个感觉。我从来都觉得电影是反应一代人的集体感受,这也或多或少是电影人和香港人统一的一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