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双向彭浩翔的时光机:土生与夹生,鬼才与庸才

支离疏 2014.03.21 来源:1905电影网


彭浩翔 

电影网专稿 从外表上看,彭浩翔像我们每个人在大学里都会遇到的那种胖子:神秘兮兮,整蛊搞笑,不怎么上课,才华横溢,闷骚,半夜里偷偷写黄色小说,女人缘特别好,可就是没有女朋友。——这种亲切的即视感是他在内地文青心中封神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彭浩翔是个典型的文学青年,他年轻时执着于小说创作,但他的创作轨迹有着很强的“玩票”性质,为明报副刊写黄色小说发泄青春期荷尔蒙,龙藏浅渊几年,终于投入电影界。本期[时光机]带你穿越到彭浩翔的电影世界。


《买凶拍人》剧照


《公主复仇记》剧照
 

1、不太惊人的一鸣惊人
《买凶拍人》、《大丈夫》、《公主复仇记》
    和许多个性导演一样,他从小成本纪录片起家,在电影节获奖,终于拉到了投资,开始了剧情长片的创作。
    他的第一部正式出道的电影《买凶拍人》喧嚣闹热,故事天马行空,不失喜感与讽刺,而对麦尔维尔的经典《独行杀手》的赤裸致敬,也使本片有了一种迷影底蕴。葛民辉张达明在跑了多年龙套之后,在这位新晋导演的处女作中大放异彩,你开枪,我开拍,职业杀人二人组。彭浩翔很喜欢对剧中人物的职业进行特殊设定,时不时蹦出来一些新奇怪咖的点子,可贵的是他从来都具有一种讽刺视角,这种讽刺其实是对现实的关怀。这部电影有着无厘头的闹热不羁,却比无厘头严肃了一些,堪称是他的得意之作。
    《大丈夫》和《公主复仇记》有着很强的“小说色彩”,故事的跌宕起伏运用的是极强的文学创作技法,一个是讲丈夫偷吃(导演说是为了纾解当时新婚后想偷吃的强烈欲望),一个讲受伤女报复渣男,故事都有一定的趣味性,跌宕起伏中也很有想象力。但在影像表达,尤其是影像叙事节奏的把控上,这种在现实基础上天马行空的故事有很大短板,这种“文学气质”的缺陷在彭浩翔之后的作品中时隐时现,有时能恰到好处成为佳片,有时则得不偿失沦为平庸。

 

2、才华横溢彻底俘获内地文青
《青春梦工厂》、《破事儿》
    内地文青最先知道彭浩翔,大概就是通过《青春梦工厂》、《破事儿》这两部电影。彭浩翔的草根趣味是他笼络年轻影迷的先天优势,放眼内地千百万个男生寝室,深夜里娇莺恰恰之淫声此起彼伏,只不过这些娇莺恰恰来自电脑屏幕里日本女优的倾情演绎。彭浩翔聪明地带我们进入到他的电影世界,通过他的故事,过一把和日本女优鸾颠凤倒的大瘾,甚至还有纯情大学生爱上失足妇女的青春脑残剧因素,这些东西加起来,足以引爆文青内心的闷骚荷尔蒙。
    《破事儿》是近些年来香港电影为数不多的惊喜之作,也是一个影像特例。七个小故事组成的电影,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我们活在都市里,一切来得快,去得易。悲欢离合,总是百味纷陈,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尘世有几许何堪动地震天,一切还不过去似微尘,生死爱欲,恩怨情仇,回头再看,都不过是一堆破事儿。——正如这段逼格极高的题眼,电影也在“消解正经”的后现代主义趣味中缓缓上升,情爱道德乃至人生之荒谬,被彭浩翔以碎片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谈不上多么深刻,却也一针见血,以讽刺来产生喜感,将男女情爱的荒诞与可悲诠释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彭浩翔过人的导演才华。
实验之余为香港立传的情怀+故作严肃的文艺片


《维多利亚一号》是彭浩翔对B级Cult片的迷影情怀的展露
 

《志明与春娇》引千万文青竞折腰
 

3、实验之余为香港立传的情怀
《维多利亚一号》《志明与春娇》《人间小团圆》

    《维多利亚一号》是彭浩翔对B级Cult片的迷影情怀的展露,导演自述从小就爱看血浆喷墙的B级恐怖片,形容那种观影体验就像坐过山车:“越是害怕,越是叫出来,就越能成为一种宣泄压力的方法。为什么恐怖片一直都很卖座、畅销?就是因为你去看了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为此,彭浩翔和富家文艺女何超仪合作,后者最爱限制级题材电影的制作、演出,以一己之力支撑了这部电影的故事节奏,她的演出冷静、克制,对情绪推进的把控也算精准,是她演艺生涯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凭此还拿到了金马奖影后的提名。与其他为杀戮而杀戮只图视觉快感的B级片不同,本片对主角的杀人动机进行了浓墨重彩的铺垫,希望不断破灭,人情不断冰冷,最终形成了主角的嗜血爆发。这种对动机的耐心解释,是本片在限制级表象后堪称可贵的现实主义特质,讽刺的是,这部抨击房价飙升民不聊生的电影,在内地不可能上映。这部电影是彭浩翔带有实验性质的游戏之作,“游戏”不代表导演不认真,而是指导演在题材探索上的“玩性”,这种“玩性”是彭浩翔最吸引人的优点,直到两年后的《低俗喜剧》玩到疯癫。
    毋庸置疑,彭浩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电影人,《志明与春娇》一出,千万文青竞折腰。男女情爱小格局叙事,全港严格控烟的时事背景也显得单薄,彭浩翔引以为豪的细节洞察力,在这部电影中毫无保留地得以张扬,诸多轻松幽默“贱贱的”喜剧桥段,架构起这个轻松浪漫的爱情故事。余文乐杨千嬅的默契搭档,一跃成为新世纪港片中的最佳情侣。出道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的余文乐成功地向喜剧转型,之前和陈冠希比帅、和谢霆锋比酷、和吴彦祖比帅酷的尴尬地位得以解脱,冷静中带点任性,阳光中带点贱贱的坏,成为他全新的形象标签。杨千嬅的喜剧才华早有口碑,泪奔唱过《姊妹》的大笑姑婆演起渴望真爱的大龄女来说信手拈来。优秀的爱情喜剧并不少,但这部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无时不刻不在流露着一种温柔缱绻的香港情怀。港片气质说千道万,就是对香港本土人情风物的自然表现。杜琪峰《文雀》来对这种情怀立传,彭浩翔用《志明与春娇》立传。
    蔡明亮说,听到冯小刚那句“电影就是个货”,他心里沉痛不已,我们听到彭浩翔口口声声要把港味和京味完美统一,同样沉痛不已。这种沉痛不是对他失去了信心,是对他一贯的自作聪明失去了耐心。彭浩翔的自作聪明,能出佳作,也能出烂片。港味与京味完美统一,好比就着菠萝包大啖烤鸭,想来就是托辞。平心而论,合拍片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风格摸索、工作方式融合、演员合作等方面都还有待成熟。彭浩翔极其聪明,他没有一心地在这种摸索局面中摸爬滚打,而是不时地回到家乡,拍一部“纯正”的港片,今年,他便推出了全港演员班底的《人间小团圆》。
    前期宣传《人间小团圆》是彭浩翔的转型之作,是他的作品中最为严肃正经而哀伤的一部,影片从筹备到出片历经五年有余,古天乐梁咏琪曾志伟、杨千嬅强大的卡司保证,不禁让我们这些虽然疲惫但尚存一丝激情的粉丝浮想联翩。
故作严肃的文艺片+不服气北上的水土不服

《伊莎贝拉》剧照

《春娇与志明》剧照

4、故作严肃的文艺片
《伊莎贝拉》、《出埃及记》

    彭浩翔的故事有着扎实的小说写作技巧,对现实生活中细节的观察力和处理能力都属上佳,但他总不安分于讲一个平实的小故事,总喜欢加一些匪夷所思的“它次元”元素来增加剧情的戏剧性。表面看来,《出埃及记》是一个相当工整的故事,结尾尤其意味深厚,但在这样的故事底板中加入神秘、惊悚的“女人暗杀男人组织”就显得生硬有余,圆润不足。在彭浩翔的许多故事中,这种匪夷所思的戏剧因素所造成的生硬感并不鲜见,爱的爱其天马行空,恨的恨其喧宾夺主。
    《伊莎贝拉》是彭浩翔电影作品中的异类,他在鬼马爱情喜剧闹剧之余,进行了严肃的伦理道德探讨,在他轻车熟路的男女关系题材中掺入了父女关系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话题,“探秘”的主题被一本正经地延续下来,给人以全新的独特印象。大有“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风范,就好比昆汀·塔伦蒂诺玩惯了cult片,突然来了部四平八稳的《被解救的姜戈》,让人惊喜。
5、不服气北上的水土不服
《春娇与志明》

    在陈可辛王晶刘镇伟等香港本土导演纷纷北上的大潮中,彭浩翔是个坚定的随波逐流者,他识时务之迅捷,甚至有着很强的投机色彩,在微博上与一众脑残粉的对骂与自辩中,他对“港片和港味”进行了多次自作聪明的分析,这些分析不论深浅对错,都让人心生厌烦:内地市场利润之丰厚,人尽皆知,想赚钱就直说,干嘛找这么多借口。
    《志明与春娇》是部佳作,甚至可以说是彭浩翔最好的作品,这部电影出续集也是众多粉丝翘首期待的,但续集《春娇与志明》之夹生、之别扭、之无聊,令人失望。背景地从香港到北京,改变了整个影片气质,香港逼仄而混乱的街巷,本身就具有一种环境上的戏剧感,到了北京的大公园、大马路、大会所,情爱的纠结之美大打折扣。黄晓明用力颇深地在为自己内地男一号的美名挣扎,倒不如杨幂举重若轻,靠着彭浩翔有悖良心的大力赞扬,挺着大奶发发嗲,把男神余文乐把玩了个够,演技之曲折婉转,堪比凯特·布兰切特在《蓝色茉莉》中的演出。大奶发嗲甚至幼稚都无错,错的是不承认,错的是非要装有内涵。
    这部电影是彭浩翔北上后的第一部作品,堪称香港导演北上后水土不服的完美典范,从编剧到表演各个环节上都有着难以言说的夹生感,这部平庸之作票房不差,一是《志明与春娇》珠玉在前,二是再烂的商业片在内地市场也不会太差——内地观众的电影审美素质大家心中有数,冲着明星捧臭脚闻而不腻也不意外。
道在屎溺的鬼马喜剧+花絮:不想当作家的微博控不是好导演


6、道在屎溺的鬼马喜剧
《低俗喜剧》

    当许多人对彭浩翔的电影或微博表现不断失望之际,拉出了香港风月片的诸多传奇人物,邵音音垂着个大下巴卖了老脸拼命,叶山豪双眉紧蹙地一副文艺伤感范。演员中最出彩的当属郑中基,他那副翔脸天生具有无比喜感,和阿Sa离婚时的痛哭都被网友拿来喷饭,富二代终于在这部电影中扬眉吐气,奉献了演员生涯中最精彩的喜剧演出。暴龙哥的形象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恍如街头黄天霸,土豪气质十足,又蛮横不讲理,痴迷拍骡屁,爱吃牛欢喜。
    这部剧情疯癫的电影底线之低、玩性之大、诚意之足,使彭浩翔起死回生。电影的后半程严重乏力,试图在一堆屎尿中注入一丝父女之爱的暖意,实在不够刺激,但能低俗到这个份上,已属不易。这部电影倒不是重新证明了彭浩翔的才华多么横竖都溢,而是给我们这样一个乐观的信息:彭导娱乐影迷的诚意和能力还在,他还没变得那么糟。
    彭浩翔标签式的“贱”,颇有网络时代的喜剧特色。他的喜剧给严重式微的香港喜剧片带来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空气,在多次默契合作中,他和曾国祥谷德昭、余文乐等人也形成了稳定的创作班底,时不时推出玩心爆棚的淫贱剧,成为香港的阿帕图工作室。(阿帕图工作室是美国导演导演贾德·阿帕图与赛斯·罗根、乔纳·希尔、迈克尔·塞拉等人组成的好莱坞喜剧团队,出产了一系列毫无下限口碑爆棚的淫贱喜剧,如《一夜大肚》、《太坏了》、《菠萝快车》等。)
花絮:不想当作家的微博控不是好导演
    彭浩翔是著名的微博控,喜欢发购物,喜欢发旅游,喜欢发新一年的购物计划、旅游计划,喜欢在机场等机的间隙和网友问答互动,他的微博着力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他每天忙得要死,忙着玩忙着购物忙着与网友互动,简直游戏人生逍遥自在,可又不踏实,有谁一刺激:“彭导,你每天玩来玩去,怎么不见你工作啊?”他便大喊自己如何工作狂,一天多少个小时在工作,不是在拍片就是在写小说——国内不少媒体都有连载他的小说,准时更新,确实很勤奋——说到动情处,他还扯出少时如何困顿全靠自己奋斗才有今天云云。这种敏感多疑而略显狭隘的自卑感,令不少老粉丝生厌,也给自己增加了不少新粉丝。
    彭浩翔自称典型处女座,这种宣言很符合他的性格:其实不怎么信星座,但这么说的话好像特别高大上,那就说吧,有人开心。正如我们开始就知道的:他真的很聪明。

文/支离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