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著
影片改编自罗伯特·佩恩·沃伦(Robert Penn Warren)于1946年拿到普利策奖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理想主义者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政治领域崛起的创业故事,虽然最终因堕落导致了垮台的悲剧命运,但其中的能动性却是显而易见。这本小说曾在1949年以被改编过电影,当年的主演分别是布罗德里克·克劳福德和梅瑟尔德丝·麦坎布里奇……《国王班底》是一个关于人性、权力、腐败、理想主义、爱情和背叛的复杂的传奇故事,在政治大环境所搭建的框架里去探讨人类更深刻的存在性选择,以及如何在罪恶和诱惑的夹缝中铤而走险。
由于对人性与道德观精彩的描述和表现手法,沃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小说也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撼动,至于故事灵感则来源于现实世界中极具煽动意义的政治家--路易斯安那州州长休伊·P·朗。这里真正令人感兴趣的,并非故事所营造的政治观点,而是通过政治表现出的人性深层次剖析,结局则落在了人类恒久关心的生活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接近社会性质的话题,人生在世,总会在某些时候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诱惑,人们有能力去爱,当然也就有能力去恨、去背叛。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好与坏更不能一概而论。人们也许会怀揣美好的愿望,却终结在了向权势的妥协中,那可能是最糟糕的结果了。什么是善念?什么又是罪恶?沃伦通过这本小说告诉世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永远都是模棱两可,无论是对政府机构、还是对纯粹的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化过程。沃伦在《国王班底》中得到的结论,估计是对社会和政治最有力的评说了。
正是故事这层暗含的深刻叙述,引起了导演斯蒂芬·泽利恩高度兴趣。首先,泽利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编剧,他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最近的则是《翻译风波》;其次,他执导的两部影片类型和《国王班底》相似,而且都获得了不俗的评价,肯定对这种体裁的作品更有感觉,也更加得心应手。因此,他不像其他导演那般惧怕这种人性复杂的故事,而且对于能够主笔操刀这样的剧本,根本就是乐在其中。
从小说到电影
斯蒂芬·泽利恩将罗伯特·佩恩·沃伦创作的原著比喻成“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无论是故事还是叙事手法上,都无可挑剔。正因为故事的复杂性,才会让泽利恩感到如此真实。一个有权有势的男人的沉浮记?《国王班底》肯定不会只遵循这种简单的单线条,而是讲述一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关乎一名理想主义者的玩世不恭。
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泽利恩有效地抓住了原著的灵魂所在,那就是威利·斯达克和杰克·伯顿之间复杂的友谊。威利是那种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可以放弃某些道德约束的人,他确实因此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引导他走向毁灭。当威利和杰克成了好友之后,就将杰克留在了自己身边,以便时刻能够提醒自己所处的地位和信仰。然而同时威利又忍不住忌妒杰克,因为杰克来自于一个富裕的家庭,那正是威利所没有的,卑微的出身一直都困扰着他。
另外,泽利恩还尝试着保留住原著小说的形式、基调以及叙事风格。其实做编剧的人都知道,小说改编成电影最难的一部分就是其长度的差异。原著是一部长篇小说,里面有着太多细节方面的描述了,时时刻刻都在展现着文字的魅力。所以对于泽利恩来说,取舍就得格外斟酌,因为小说之所以伟大,正是取决于这些细节的部分。尽管必须要捕捉到原著的神韵,但泽利恩还是尽可能地将剧本弄得更有时代气息,因为关乎权力和政治的话题,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凭泽利恩在电影工业闯荡这么多年的经验,一部伟大的小说能够改编成一部好看的电影,成功的比例非常之小,但至少这是泽利恩擅长的领域,还不会太糟糕。泽利恩将故事发生的时间从上世纪30年代平移到50年代,因为他知道观众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时间一旦退回到二战之前,就到处弥漫着“陈旧”的气息,缺少现代感。在泽利恩广泛研究了威利的原型休伊·P·朗的资料后,决定影片必须要在故事的背景地路易斯安那州实地拍摄……其实沃伦的小说中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但一切迹象却都在表明他对休伊·P·朗的影射。
为了有效地释放这个故事的吸引力,泽利恩挑选了一个全明星阵容。魅力十足的威利·斯达克由好莱坞最受尊敬的演技小生西恩·潘扮演,性格跨度是从一名三流的政治家转变成最荣耀、最有争议的当权者。其实这不是西恩·潘和泽利恩第一次合作了,他眼中的威利应该拥有双重性格:善良与邪恶并存;出身贫寒却野心勃勃;既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也是一名世故的政治家--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最终转变成残酷的现实主义者。而威利的好友杰克·伯顿则由裘德·洛饰演,他来自贵族家庭却并不以此为荣,是一名受到道德观念彻底地约束的教条人……不过慢慢的,这位最初的理想主义者还是被威利那种“折衷”的道德观所同化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