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英烈传 (2004)

The Alamo

【阿拉莫之战】   阿拉莫之战是德克萨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行动,一些历史学家甚至将阿拉莫称为“德克萨斯自由的摇篮”。阿拉莫原是在1718年5月1日建成的圣安东尼奥·德·瓦莱罗传教站,而且当地由此成为了西班牙领土的最北端。十八世纪晚期,传教站逐渐失修破败,1793年,传教站脱离了宗教。1801年,一支名为“阿拉莫·德·帕拉斯”(Alamo de Parras)的西班牙骑兵部队占据了这幢建筑,并改建成堡垒和兵营,以抵御来自路易斯安那的法国人,由此被定名阿拉莫。在1821年前后,墨西哥部队进驻阿拉莫,当时墨西哥已经独立。   1835年10月,当地居民同墨西哥军队发生武装冲突,暴动的德克萨斯人攻占了阿拉莫要塞。得知此讯的墨西哥独裁暴君桑塔·安纳立即派遣军队镇压反叛者,仅用30天就完成了360英里的路程。   虽然德克萨斯军队统帅山姆·休斯顿十分钦佩阿拉莫当地人的勇气,但他不愿因同强大的墨西哥军队交战而损兵折将,决定放弃要塞。不过,26岁的阿拉巴马士兵威廉·特拉维斯、上校詹姆斯·鲍伊、传奇拓荒者大卫·克罗基特和将近200名志愿者不愿执行休斯顿的命令,决定留守阿拉莫。   1836年2月23日,兵力总数达2400人的墨西哥军队包围了阿拉莫要塞,双方激烈交战,驻守的德克萨斯军队用墨西哥人遗留下的大量火炮奋勇还击,击退了墨西哥军队的首轮攻势。在12天的时间里,守军英勇顽强,与墨西哥军队僵持不下。3月6日早5点,墨西哥军队轰开了阿拉莫的北墙,德克萨斯人决定以死相拼,战斗持续了90分钟,189名德克萨斯人全部丧生,而墨西哥军队已经损失了数百人。   4月21日,德克萨斯军队统帅山姆·休斯顿率领高喊“铭记阿拉莫”的先锋部队在圣吉辛托(San Jacinto)河边取得决定性胜利,桑塔·安纳宣告投降,德克萨斯独立。1845年12月29日,德克萨斯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第28个州。 【真实演绎】   本片导演约翰·李·汉考克(John Lee Hancock)是土生土长的德州人,他回忆说:“7、8岁时,我去过阿拉莫,而且阿拉莫几乎成了我童年的同义词。拍摄《阿拉莫之战》让我得以故地重游,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敬意重新审视这个地方,这是我所难以抗拒的。不过,将阿拉莫的传说从史学家的新发现中剥离出来并非易事,我试图将这两方面都加以利用,但同时,一切要以真实为出发点。”   “这部影片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对人物的研究,”与导演汉考克第二次合作的制片人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说,“与以往版本的影片相比,推动本片情节发展的动力更多的源于人物,这些人出于不同的原因聚在一起,而保卫阿拉莫的目的也各有不同。”   “这还是一个关于第二次机遇的故事,”汉考克继续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失败者,在阿拉莫他们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机遇,一次重生的机会。最终,他们成了真正的英雄,他们并不完美,但在各自身上发现了出乎意料的东西。”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部关于阿拉莫的电影问世,每部都会因年代的不同存在着文化差异,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在1960年由约翰·韦恩自编自导自演的《边城英烈传》,该片以强烈的爱国主义著称。而在本片中,壮烈的战场上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意境。就像汉考克所说:“虽然拍了13部,但我认为没有一部将全部故事都讲述出来,我要做的,正是详尽的交代始末。”   “我是在阿拉莫的故事中长大的,”本片编剧莱斯利·博希姆(Leslie Bohem)说,“当我8岁的时候就对阿拉莫和约翰·韦恩的电影深深着迷,多年之后,我意识到年少时看到的书籍和电影对阿拉莫的描写并不全面,这个故事实在太丰富和复杂了。”博希姆研读了很多最近出版的相关书籍,发现很多过去的电影缺乏史实,他希望剔除掉故事中的神奇成分,让片中人物活生生的展现在观众眼前。   本片的军事顾问、《Blood of Noble Men:The Alamo Siege and Battle》一书的作者艾伦·C·贺芬尼(Alan C. Huffines)说:“这不是历史,这是部动作片,但约翰·李说过,他从不会决定拍摄一部无知的电影,要拍摄史诗片,态度是很重要的,会影响全片。” 【关于人物】   在导演约翰·李·汉考克看来,大卫·克罗基特是个绝无仅有的人物,他说:“克罗基特是一个传奇拓荒者,他来自田纳西山区,据传曾与美洲鳄角力。他还是个成功的政客和国际巨星,当然,这些词汇在当时还不存在。我对他的双重身份很感兴趣,他在国会中的表现更令我惊讶。”   本片中,比利·鲍勃·松顿扮演拉克罗基特,汉考克在没着手改编剧本前就认为他是演绎克罗基特的唯一人选。汉考克说松顿本人也具有着双重性,你可以在阿肯色州看见他带着猎狗开着小货车驰骋在乡间公路,也可以在奥斯卡的红地毯上发现他一样闲庭信步。   “克罗基特是他那个年代的摇滚明星,”松顿说,“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错过扮演克罗基特的机会,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而且我认为他和我是同一种人。”   克罗基特的死因一直有三种说法:一是在阿拉莫之战的混乱中被杀;二是他企图逃离阿拉莫要塞而被杀;三是在战斗中被俘,后来被桑塔·安纳下令处决。导演汉考克选择了最具英雄主义的说法。   在片中扮演休斯顿将军的是来自德州休斯顿的丹尼斯·奎德,为了演好角色,他研读了最新出版的休斯顿传记。“导演汉考克和我与丹尼斯曾一同合作过影片《新手》,”制片人约翰逊回忆说,“当得知我们正在筹拍《阿拉莫之战》之后,他立即致电要求加入。当时请求参加影片拍摄的德州演员实在太多了,而且他们连小角色和临时演员都不放过。后来我们看着丹尼斯的脸说,你就是山姆·休斯顿了。”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詹姆斯·鲍伊是最难记载的传奇人物,因为他从不写书信。他毁誉参半,不但是探险家、资本家和寻宝者,还是个多才多艺的恶棍。事实上,在鲍伊回到阿拉莫要塞参加战斗之前已经身患绝症(伤寒或肺结核),扮演鲍伊的杰森·帕特里克评价道:“他是一名出色的军官和斗士,鲍伊猎刀就是因他得名。”导演汉考克说帕特里克不但外形很像鲍伊,而且他将鲍伊的动作和特殊习惯也效仿得惟妙惟肖,尽管帕特里克对好莱坞大片一向不感冒,只钟情于独立制作,但对鲍伊的痴迷让他不愿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关于拍摄】   作为一部史诗片,影片的拍摄规模可想而知,仅在午餐时间,就有700到800人同时进餐,其中大约有500名临时演员、40名专业演员和250名剧组工作人员。   片中战场的场景在德州奥斯汀拍摄,共耗时101天。全片于2003年1月27日开拍,6月13日杀青,自始至终的温差跨度高达45度,仅最后几周消耗的瓶装水就多达275,842瓶,用来冷却的冰块总共多达70吨。影片外景地占地51英亩,是北美地区最大、最昂贵的独立摄影棚。曾获奥斯卡提名的制作设计师迈克尔·科伦布里斯(Michael Corenblith)率领300人的建筑团队在8个月的时间里搭建了构成阿拉莫要塞和圣安东尼奥小镇的70多处建筑。服装设计师丹尼尔·奥兰迪(Daniel Orlandi)带领团队要设计并监督制作4000套服装,其中1000只头盔产自印度。   共有700支枪出现在片中,每位演员都经过训练。军械师弗恩·克罗福特(Vern Crofoot)称片中的每支枪都完全符合史实,都是真正的枪械。其中阿拉莫要塞内的守军使用的是.69口径无膛线步枪,与独立战争期间的步枪没有太大差别;当地居民使用的霰弹枪和小口径步枪都是用来打猎的;而田纳西人则用的是.32至.58口径的长筒步枪。片中墨西哥军队装备的布朗·贝斯燧发枪全部在意大利仿制而成,全都具备原有功能。在所有交战场景中,共使用了能够击发9万次的黑火药,而且从没有意外事故发生。·伊桑·霍克曾是扮演威廉·特拉维斯的人选。 ·影片拍摄耗时7个月,其中最后一场战斗虽然在史料记载中只持续了6小时,可拍摄却足足用了一个月。 ·迪斯尼公司最初打算在2003年圣诞节期间上映本片。 ·本片原定的导演是朗·霍华德,主演有罗素·克劳,但后来朗·霍华德坚持2亿美元的拍摄预算,与迪斯尼公司产生了意见分歧,于是霍华德和罗素·克劳全部退出。最后约翰·李·汉考克担纲导演,霍华德成为联合制片,影片的拍摄预算降至9500万美元。 ·在影片拍摄期间,当地的新闻媒体曾让直升机航拍阿拉莫战场外景,引发了剧组全体人员的强烈不满,因为一些胶片无法使用了。 ·比利·鲍伯·松顿曾为出演本片学拉小提琴。 ·一名临时演员在上场之前曾偷藏起一包Doritos薯片,当拍摄开始时,他躺在地上装死,这包薯片从衣服里露了出来,于是这段场景不得不重新拍摄。 ·德州地政厅长杰瑞·帕特森(Jerry Patterson)曾出现在本片中。 ·一些阿拉莫守军的后代曾在片中任临时演员。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