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制作
这部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它以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展示了隐藏在美国社会肌肤内的种种“癌症”。该片渗透着浓烈的嘲讽精神,所有角色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摄影、剪辑、配乐等都令人叫绝,但最出彩的“神来之笔”却是一个冗长的空镜头:一个被人用过扔掉的垃圾袋在地上随风起舞,飘来飘去不知归宿在哪里。正如《阿甘正传》羽毛舞动出人生的平凡和美妙,这个塑料袋似乎诉说着人生的无助和无奈。
在制作人丹·金克斯眼中,本片片名“American Beauty”涵盖着多重含义,卡洛琳栽种的玫瑰、起初看似完美的安吉拉、美国梦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好都可能成为片名暗指的对象。兼任联合制作人的编剧艾伦·鲍尔故意让片名含义含混不清,他说:“事实真相往往会出乎意料,这也正是影片的主题之一,也许你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真正的美好。”
《美国丽人》是金克斯/科恩电影公司成立以来着手筹拍的第一部电影,金克斯在谈到影片剧本时说:“这是我们看过的最棒的剧本,它的不同寻常实在让人过目难忘。”制作人布鲁斯·科恩补充道:“我会永远铭记第一次看到本片剧本的惊喜之感,我们开办公司的初衷是制作真正睿智和注重人物的电影,我马上意识到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剧本。”
在与梦工厂签约后,金克斯和科恩立即开始物色影片导演,两人很快锁定了曾获托尼奖的舞台剧导演萨姆·门德斯。“我们去百老汇观看萨姆执导的音乐剧《歌厅》,”金克斯回忆说,“我们很熟悉这出剧目,可萨姆的作品却截然不同。后来我们和他会面,他对《美国丽人》的想法新颖而激动人心,这让他成为了本片导演的理想人选。另外,看过《歌厅》的梦工厂创始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对萨姆大加赞赏,他认为萨姆是一位出色的视觉艺术家,其戏剧作品具有着惊人的电影风格,所以我们充分相信初次执导电影的萨姆有能力驾驭本片。”
虽说门德斯当时已经收到了很多电影剧本,可直到看到《美国丽人》他才决定进军影坛。“我深受剧本吸引,而且立即重读了一遍,”门德斯回忆道:“我认为剧本笔触细腻,人物刻画深邃,叙事结构复杂而紧凑,呈现出很多不同层面,虽然看似一部喜剧,却潜藏着孤独的暗流。”
作为世界一流舞台剧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美国丽人》很快吸引了好莱坞演技派男星凯文·史派西的关注,史派西刚凭百老汇舞台剧《The Iceman Cometh》荣获托尼奖提名,他在谈到莱斯特的角色时说:“我认为莱斯特与很多美国男人如出一辙,起初他们生活意图明确,可在人生脉络中,他们的想法被压制了。生活中的某个瞬间让莱斯特想起了他原本想要的一切,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缺乏诚实和交流,他无法道出实际感受和意图,沉睡已久的他再度觉醒了。这不是中年危机,而是一次重生,他开始意识到生命是多么宝贵,尽管这顿悟有些为时已晚。”门德斯评价道:“凯文能恰到好处的把握喜剧时机,而同时他又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信服他普通人身份的男演员。扮演莱斯特的演员必须在片头非常脆弱,随着故事发展,他要逐渐强大起来,我认为这种转变肯定会吸引凯文,所以我才请他出演。”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