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野餐 (1975)

Picnic at Hanging Rock

影片根据1967年琼·莱斯利(Joan Leslie)的小说改编,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小说却暗示事件本身有可能是真实的。这部兼具戏剧、神秘、恐怖、噩梦以及梦幻诸多特征的影片不是要探究发生了什么,而是可能发生了什么。 在1900年的那个星期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些女孩是否进入了另一时空?她们是否被那天也在吊石坡附近游荡的两个十几岁的男孩强奸?或者她们只是跌入了岩石缝里?而在一周之后发现的那个女孩,在她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她的鞋丢了,但她的脚却并没被尖利的石径划伤,难道她是漂浮在半空走路吗?电影里甚至出现了一本名为《吊石坡的谋杀》的书,似乎以此暗示这次失踪事件是虚构的,但还有其他猜测,包括外星人的劫持等。影片所给的一些线索,如老师跑上山时裙子掉了,遇救的女孩艾尔玛的胸衣不见了,所有的表在12点都停了,等等,但这些看似关键的线索对于问题的解答没有任何作用,而是留给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任何既定的解释。女孩们进入荒野,并且就此不见了。大自然为这一失踪事件镀上了神秘的色彩。澳大利亚的土著有着自己的理论,他们会认为这些岩石是有生命的,它们吞噬了外来的侵入者并保持了沉默。摄影机展示出了这些巨大陡峭岩石极富生命力的细节:游荡的蛇,爬行的蜥蜴,飞翔的鸟,盛开的鲜花,这些意味深长的画面或许在暗示岩石后隐藏着的面孔,它使外来者处于被注视的境地。女孩们的消失是保存至今的未被损害的欧洲文明的觉醒?或者是性意识的复苏而在世纪之交有意识地蒸发?或许彼得·威尔想要表达的是生活的神秘性,即不是任何事物都是可以靠理性来解释的。影片在气氛的营造上令人难忘,“我们工作的难度很大,”彼得·威尔在采访时告诉《视与听》杂志的记者,“我们努力创造出一种幻觉的、催眠术般的节奏,在这种节奏里你会不去认识事物的真相,你不会去挖掘意义,而是沉入这种封闭的氛围中。我尽了我一切的努力让观众不去寻求问题可能的答案。”令人压抑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价值与令人心迷情乱但备感无拘无束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悬崖上男性般粗犷的岩石撩拨着被压抑女性的性意识。 该片可与安东尼奥尼的《奇遇》(1960)相比,也是讲的一个男人的妻子在地中海的失踪;《放大》(1967)呈现了一个始终无法解决的谜团;而大卫·里恩拍摄于1984年的根据福斯特小说改编的《印度之行》,则揭示了一个女人在受到外在力量的启发后,内心被压抑的性歇斯底里地爆发出来,成为推动影片后半部分的力量。或许合理的解释是:现代人已无法理解维多利亚时代人的性观念,因此对发生于古老土地上令人不安的神秘事件始终无法完全理解。 这部电影为当代澳大利亚电影作出了两点贡献:一是其优美的摄影;二是弥合了欧洲传统和澳大利亚作为新大陆固有神秘文化间的差异。强烈的唯美风格、精致准确的构图、堂皇考究的用光、精雕细琢的慢镜头使本片获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奖。此片使彼得·威尔扬声国际,为70年代澳大利亚电影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影片展示了澳大利亚的奇特风光和文化异趣,表现了世俗生活中的非理性力量对理性世界的搅扰,成为那一时期澳大利亚新锐导演的代表。 ·该片直到1979年才在美国上映。 ·凑巧的是,剧组也恰好在2月14日,即圣瓦伦丁节那天聚集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Adelaide),这一天正是小说和电影中失踪事件发生的那一天。 ·Appleyard夫人一角本由维维安·蒙切特扮演,但在前往澳大利亚的途中,蒙切特在香港病倒,于是雷切尔·罗伯茨临时接替了这一角色。 ·米兰达一角最初决定由英格里德·梅森(Ingrid Mason)扮演,但彼得·威尔嫌她的“块头太大”,没有米兰达所具有的气质,于是这个角色就落到了安·路易斯·兰伯特(Anne-Louise Lambert)头上。影片的制片人帕特里夏·洛弗尔(Patricia Lovell)试图说服梅森接受另一次要角色——罗萨蒙德(Rosamund)。 ·扮演女学生的12名演员是南澳大利亚人,彼得·威尔要求她们展现出上世纪之交的女孩的特点,而不要受太多现代文明世界的影响。 ·彼得·威尔对扮演寄宿学校女生演员的要求是“要有一张天真无邪的面孔”以符合影片的气质,但这就意味着除了安·路易斯·兰伯特以外,其他的人都会没有表演经验,因此威尔不得不删减掉大量对白。 ·圣瓦伦丁节源自古罗马的牧神节,该节日于古罗马历的2月13日举行,这个节日是对爱神的敬祭,年轻男人会为随后进行的性爱游戏挑选伴侣,他们在随身携带的羊皮纸上写上心仪的年轻妇女的名字。在电影里,女孩们彼此传递的圣瓦伦丁节卡片即是对这一古老仪式的致敬。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