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日记 (2010)

Diary of a Wimpy Kid

充满了鬼点子的小屁孩们   一本讲述初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与家庭、朋友之间的种种趣事的图文小说,在全球造成了难以想像的轰动,各个国家畅销无比,经久不衰,如今更是被搬上大银幕,这就是杰夫·金尼所著的《小屁孩日记》。对于这本小说造成的成功,杰夫·金尼倒有些无心插柳的感觉:“必须要承认一点,当初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预计到它将来所造成的轰动。我只是在努力创造一个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男孩形象,而且我是带着成年人的心态去写这个人物,所以我在看来,格瑞格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成年人。我并不想让这本小说变成那种专门哄骗小孩的幼稚儿童读物,同时,我又尽量不以那种高高在上的成人口吻去对待他们,在这两者中我想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让大人们觉得很有价值,又让小孩看得很开心。”   对于这本小说的首度电影化,杰夫·金尼也谈了一些自己的意见:“这本小说能够改编成电影,是一件让我开心同时也感到忧虑的事情。电影是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媒介,《小屁孩日记》的电影化肯定能够让许多看不进书的小孩也能够感受到这个故事,但是我很担心电影会变成一个很普通很大路的儿童校园电影。这种电影我看得实在太多了。所以当和电影制作人在洽谈电影版本的实际操作时候,我就提出了一个意见,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特别是在对主人公的刻画上。格瑞格在小说里的形象是循序渐进的,观众通过一册又一册的书才能逐步挖掘出格瑞格的性格,但在电影版本里,必须在头十分钟里就要让观众明白这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小孩。”   对于杰夫·金尼提出的这个要求,最为难的怕是杰姬·菲尔戈与杰夫·菲尔戈夫妻了。两人在2008年《年轻的美国人》里尝试剧本创作之后,《小屁孩日记》成为两人担任编剧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改编计划。谈起《小屁孩日记》的剧本创作,杰基·菲尔戈说:“首先我们要确定的就是对格瑞格的形象塑造,因为格瑞格实在有太多传奇可以写了,而这部2个小时的电影只能选取最能代表他的事迹。格瑞格真实,幽默,自信,鬼点子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小孩。原著的结构比较随意和松散,而在电影里我们选定了一条故事主线,就是格瑞格如何同他的朋友相处。友谊,是电影里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儿童文学的银幕之旅   为电影版《小屁孩日记》担任导演一职的,是在去年成功执导了同是儿童题材的《流浪狗之家》的托尔·弗洛伊德桑尔。对于自己的这部新作,托尔·弗洛伊德桑尔说道:“很多人想起这个时候的小孩,总是会感觉到叛逆,糟透了,不听父母的话,有太多古怪的想法等等,实际上,我觉得这都是一个正常的小孩所必然经历的过程,一个小孩子有这些特点,却恰恰说明了他们是如何的比圆滑世故的大人更加有魅力。就像大人觉得格瑞格必须去读初中,因为他要在这里才能学习,而格瑞格却觉得自己在家里,在商店里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相反,在初中的校园里却要面对那些令人苦恼的事情,例如和同学虚伪的相处,被人欺负,当众被人嘲笑,格瑞格不想去学校,因为他不想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而这些话他认真的对父母说,父母却会觉得自己的小孩是在大惊小怪。敲,究竟是谁不尊重谁呢?”   看了原著许多遍的托尔·弗洛伊德桑尔,决定把这部小说用他最理想的方式改编成电影:“我对这部电影定的主基调就是励志。我希望让大人能够在这部电影里回想起自己的初中时光,尽管它可能不那么美好,但毕竟都已经过去了。我们只有在小孩子的时候才有权利做那么多有趣的事,因此希望看到这部电影的父母,能够对自己的孩子也宽容一些。格瑞格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他的青春期具有相当典型的特征,是一个大家都能感觉到的‘模范人物’,与此同时,电影里还有一个他的死党,罗尼,罗尼要听父母话一些,因此却变得有些迟钝,通过这两个小孩,整部电影的故事就慢慢展开了。”   最后托尔·弗洛伊德桑尔还畅谈了关于续集的构想:“这个故事可以继续拍下去,拍3部,拍6部都可以,这得看我们的改编是否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我希望格瑞格能够伴随我们一起成长。”·本片改编自杰夫·金尼的同名作品。这套图文小说是以互联网的在线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的,随着其中的第一集故事于2007年被装订成册并出版发行,此后连续3年都位居于《纽约时报》的畅销儿童读物的列表当中,并且至少被翻译成了33种语言,畅销数十个国家。 ·影片在筹拍过程里挑选了多名童星作为本片的备选,最后在开拍前夕才确定由扎克瑞·戈登主演。 ·影片用了4个月的时间拍摄。 ·在讨论本片的分级时,制作组曾经有过一些争议。有工作人员认为本片的年龄群应尽量低龄化,但也有人认为本片应该考虑到13岁以上的观众,尤其是成年人。最终本片按照PG级别来进行拍摄,分级也定为PG。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