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职人员

(12)
幕后制作   本片由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大奖的夫妻档导演保罗·菲尔林格和桑德拉·菲尔林格联手打造,保罗负责执导和动画,桑德拉负责背景和人物着色。本片是他们执导的首部全电脑手绘动画片。谈起拍摄本片的初衷时,导演保罗说他们夫妻俩刚完成PBS的两部30分钟电视特辑(Still Life with Animated Dogs和 A Room Nearby),主题大部分是关于狗与人类的关系。当Norman Twain和Howard Kaminsky问他是否有兴趣拍摄电影,主题不限,只要是改编自名著就行。保罗的首选是多年来他一直想拍也构思了很久的Joshua Slocum的Sailing Around the World Alone,但制片人却认为这部小说目标观众太窄而否定了该书,随后他找了一个更宽泛的题材——狗。保罗想到了一部著名的关于狗的畅销书《小杜与我》,曾任出版社董事长的Howard也对这本书十分熟悉,因为该书在60年代发行时曾经备受争议,于是大家就开始投入到制作当中。   谈到制作时,保罗说自己从来不会冒险去接拍一部和自己没有任何交集的主题,这样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则对主题毫无贡献。他反复阅读原著,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他并没有写分镜头脚本,而是从某个场景切入,然后开始讲述。他说,“我想要这部电影有这样的态度,而我正是以这种态度塑造人物性格。主角前进一步,所有事物也自然而然到位,就像拼图一样。但也经常会有碰到瓶颈的时候,这时我就会打电话给桑德拉来救场。”他坦言,这种假扮表演也很难,他举例说,“有幕场景是艾克利走向吧台想喝杯酒而Tulip和娃娃玩的正欢,这个场景本来很简单,但后来我发现他拿酒的方式和我胳膊痛时拿酒的方式一样,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不经意间将他塑造成了我的形象。于是当我画女人的时候,我会非常小心翼翼,因为我是个男人,所以我会不断地问桑德拉我画的是否合情合理。” 《小杜与我》以两个角色为主:老人和德国牧羊犬。电影里大部分场景都有一只或者两只甚至一群狗。所有做动画的人都知道狗是最难画好的,如果用铅笔在纸上作画估计还需要个一年半载,而导演使用了TVPaint软件,采用电脑绘画不仅节省了拍摄环节,也节省了将纸张集合在一起的时间。他认为电脑技术并不会对动画创作有影响,相反,他认为TVP比在纸上作画更灵活,“曾经有次我想画个草图给某人,可是我手边没有电脑,感觉很奇怪,就像是冻僵的手在作画一样。”   本片在设计上融合了4种画风:第一,现实主义。大多采用与现实接近的尺寸和颜色,主要表现为老人认真努力写作、在书上做笔记或者随便涂鸦时的场景,以此描绘出现在的日子。第二,更简洁的画风。画面颜色更简洁,甚至是单一颜色,模仿《纽约客》杂志漫画的风格,借此展现艾克利丰富生动的想象力,暗示着他的思想徜徉在半现实和半想象中。第三,大面积以浅灰色为底的黑白线条。经常以小片断形式出现,体现的是艾克利久远的记忆。第四,浅黄色速记本风格。线条和颜色更加单纯,黄底灰影,配合速记本的横线,象征着更加独特有趣的想法,它们是艾克利想表达却没能表达的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