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太空
我国首批航天员之所以招募人数为14名,是因为借鉴了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员选拔经验,原则上航天员训练过程中淘汰率一般为50%。2003年7月,在杨利伟首飞之前,14名航天员集体参加考核,这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生死一战。考评委员会通过复核试卷、回放录像、计算训练5年多来的各项考试等级和训练成绩,综合各界意见,最后给每个航天员打出总分。7月3日,评选结果揭晓: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这意味着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正式产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并且,这个成绩还打破了世界航天界的一项纪录: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任何美好的事物背面都难免有阴影。这样的成绩也暗示了另外一个事实:并不是每一名航天员都有执行飞行任务的机会。[1][1]
鲜为人知的二十年奉献
从1996年到2016年,是吴杰的个人年表中定位在中国航天员中心的20年。这20年间,他看着战友慢慢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已经有8人的名字为公众所熟知,他们是: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其中聂海胜两次执行过飞行任务,景海鹏更是三度飞天。吴杰说:“我们大部分是60后,经历过大变革,没有名利双收的功利心,却有为祖国、家庭和个人争创辉煌的荣誉感。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搞载人航天也许是我们彰显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载人航天发射100%的成功率,但也没想到还有上不了太空的遗憾。这遗憾注定伴随他终生。依照后来的形势判断,这也可能是首批航天员队伍里特有的现象。首批的14名航天员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孤胆探路者,他们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壮年献给了载人航天事业,而这项事业自发轫之始就显示出它复杂而微妙的特质。[1][1]
特效镜头设计
照传统的特效镜头制作方式,从导演到制作人员都习惯于镜头制作与镜头设计平行进行的工作 方式。也就是一边制作一边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对设计进行修改。但是,《飞天》 这个项目外太空场 次很多,物理模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制做的, 而且很难修改,不能按照传统特效镜头的设计一样, 进行镜头制作与镜头设计平行开展,必须做到镜头设计先行。
舱体的制作
为了保证组装和制作的方便,空间站的每节舱体均单独制作,并最终串连在十字形的钢架上。空间站的设计一共包括8节圆桶状独立舱体和3个球形舱以及1节八边形舱体。球形舱使用树脂 制作,其余桶状舱体使用欧松板和松木木方制作出圆形截面龙骨,再用三合板在龙骨外进行蒙皮制作。外部蒙皮的接缝和木质纹路使用原子灰填平,并打磨光滑、喷底漆。至此,美术公司的整体制作基本完成。
抠像背景
悬吊在摄影棚里的空间站模型四周悬挂着绿色背景,空间底部铺满蓝布,以模拟地球对空间站高反光光面的蓝色反射。
灯光的布置
在空间站模型拍摄中,最为重要的是得到太空的光线及景深效果。光线的对比强,主光源为太阳 直射光,暗部需要反射出地球的蓝色。对于景深, 需要尽量收缩光圈获得无景深虚化效果。这些都需要复杂的拍摄技术,同时拍摄效果需要和三维动画的效果 一 致。但是实际拍 摄中,摄影棚面积较小, 距离拉不开,无法使用大功率的聚光灯作为主光, 故此使用了两个有多个灯头的24头灯 (该灯由中影 集团设备分公司自行研发) 作为主光,同时使用黑 旗及柔光布遮挡形成干净的太阳光效果,将主光强 度控制在镜头的光圈为 T8 (摄影机感光度320)。暗部的辅助光线较为棘手,因为灯量不够用,辅助光线既需要照亮用于抠像的绿幕,又需要照亮地面的蓝幕以模拟地球的反光,因主光强度过强,导致暗部反光出不来。后将所有的12头灯集中照射模型下面的部分,又将几块蓝幕悬挂在模型周围增强反射环境, 这样得到了暗部的较为理想的反射效果。[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