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上 (2011)

  • 美国
  • |
  • 剧情  惊悚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在冰上
  • 上映时间2011年01月21日(美国)
  • 导       演 Andrew Okp...
  • 又       名On the Ice
  • 编       剧 Andrew Okp...

演职人员

(2)
这是一个极度寒冷且与世隔绝的世界 作为来自于阿拉斯加的本土电影人安德鲁•麦克莱恩(Andrew Okpeaha MacLean)自编自导的大银幕处女作,《在冰上》将故事背景安置在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地带,而这里恰好还坐落着一直让麦克莱恩魂牵梦萦的家乡小镇,他描述道:“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异常寒冷的世界里长大的,尤其是到了冬天,这里经常会出现零下40度以上的低温天气,而且从11月到第二年的1月,太阳将不再升起,然后是5月到8月,则完全颠倒了,变成了极昼,全天24小时都是白昼……基本上而言,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片真正无限广阔的天地,还有无处不在的冰层,很容易就会以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唤醒了某种带有着极大的粉碎性的孤离的幽闭恐惧感。对于我来说,阿拉斯加显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后几处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界之一,几乎每一个人都听说过这里的天气情况,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了解生活在北极圈里到底是怎样一番模样——因纽特人在这里的人口中占据的是最主要的成分,包括我自己在内,维系了几个世纪之久的风俗习惯仍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通过捕获海豹、海象和鲸鱼,来为小镇提供日常所需的食物……在我看来,对于一部电影作品而言,这里无疑提供的是一个相当独一无二的背景地。” 《在冰上》中的两位小主人公阿利和埃瓦克,他们都来自于“世界之顶”巴罗,他们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生活在一个被冰雪尘封的世界当中,安德鲁•麦克莱恩说:“这正好也是我成长的环境,而且与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相比较而言,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完全远离了正常的环境与状态的。但是,这两个人物与北美其他区域的17岁少年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与美国其他的小城镇比较相似的是,他们的每一天几乎都过得极具戏剧性,为了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他们不断地纠结、挣扎着。到了影片当中,冰原的氛围同样代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正是在这种极致的环境的驱使下,才会衍生出这样一部关乎着如何逍遥法外并对道德层面进行了探讨的惊悚之作,全部都是关于友谊和宽恕的底线的……如果单独提炼出来的话,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但是也只有在北极,才能演变成现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局面。” 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安德鲁•麦克莱恩是在戏剧的领域率先展开自己的事业之路的,他回忆道:“那差不多是10年前的事情了,我当时还住在巴罗的老家,为一个很小的戏剧公司编写并执导舞台剧——其实是我和我的一个堂兄共同创建的,就叫‘因纽特人戏剧公司’,我们制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我为它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巴罗的观众基础实在是太小了,也就5000人左右,所以我也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需要覆盖范围更广阔的讲故事形式。如此看来,对于我来说,电影似乎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我可以借助这个载体,讲述与我或我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性的影像传奇,然后和我400到500位朋友以及亲人一起分享里面的喜怒哀乐……我向纽约大学的电影专业提交了我的入学申请,当我被录取了之后,我的大银幕征程也从这里开始了。可以说,我对独立电影有着难以磨灭的热情,因为在我的哲学体系里,这样我就可以讲述真实、有趣的人身上发生的引人注目的故事了——我想,这也许是一直支撑着我的因纽特人的血脉和文化在作祟吧,同时也是我身体里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部影片是安德鲁•麦克莱恩在2008年创作的一部同名短片《在冰上》(Sikumi)的加长版,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最终演变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长片,麦克莱恩说:“原著短片的片名‘Sikumi’就是因纽特语中‘在冰上’的意思,它在当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了短片单元的‘评委会奖’……可以说,这部短片的大获成功,也成了敦促我完成自己的大银幕处女作的一个起点,虽然这两部作品共享的是相似且拥有着非凡意义的主导方向,但是长片版本的故事,还是出现了一些完全不一样的特点——以人物为例,原著关注的都是一些成年人,可是到了制作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把他们都转换成了半大的少年,包括背景时间,也被安置在了现代的环境当中。我想要对焦的是一个发生在当代的惊悚之旅,因为我尝试着突出的全部都是一些我以前不敢面对的挑战,即探讨一下像巴罗这种小型的阿拉斯加北极圈社区的孩子们的生活和现状……相信所有的一切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加速的,而这完全要源于西部文化的饱和和浸透——现代社会惊人且飞快的转变,也是我想要在大银幕上展示的主题之一,作为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需要不断地巩固自己的身份,在传承了一千年的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艰难的一路前行,几乎每隔一段很短的时间,就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很快,嘻哈文化就成了这种身份认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许这里的孩子们永远不会像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同龄人那样,可以吸收来自于各个层面的新鲜事物,在我看来,这真的是非常地具有趣味性。” 一个相当具有本土特色的演员阵容 随着剧本准备就绪,安德鲁•麦克莱恩也开始张罗着为这部影片集结一个完美的演员阵容,而且以当地人为主,他解释道:“最终,我们为几个主要角色选择的全部都是非专业的演员,因为我们也考虑到,如果是外地过来的人,很可能无法忍受阿拉斯加极寒的气候……我和我的制片人卡拉•马库斯(Cara Marcous)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寻遍了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北极地带的所有演员加工厂——扮演了埃瓦克的弗兰克•乌图克•埃利兰(Frank Qutuq Irelan)是从一个名叫诺母的小城镇挑选出来的,事实上,我们在几年前曾经见过面,由于受到了他的妈妈的刺激,埃利兰离开了家跑来为我们的影片试镜,而且一下子就从其他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至于其他演员,比如说塞拉•贾德•桑普森(Sierra Jade Sampson),她的角色是乌鲁,她就是自己找到我们进行相应的试镜的,她来自于一个非常偏远的小村庄,是专门为了我们的影片赶过来的;然后是特迪•凯尔•史密斯(Teddy Kyle Smith),他最开始的时候给我们发来了一段视频,我是通过电话告诉他需要录制的内容,由他将弄好的视频文件上传到网络上;我们是在蒙特利尔见到的阿达米娜•克尔(Adamina Kerr),当时我们正要去纽约,只在这里做相当匆忙且短暂的停留,所以我们是在酒店的房间完成了她的试镜的;影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阿利的扮演者约西亚•帕特科塔克(Josiah Patkotak)是在选角工作进行到后期阶段才最终确定下来的,可以说已经接近尾声了,这期间我们往返巴罗很多次,就为了寻找到属于我们的阿利……直到有一天,在试镜的过程中我们决定进行短暂的休整,我和马库斯走出房间来到休息区,看到等候在这里的都是一些15岁上下的男孩,由于我们要求的是至少16岁或16岁以上——这个时候,我注意到了帕特科塔克,我发现自己以前见过他,几年前,我曾经在打猎的时候住在他父亲的小木屋里,那个时候他也就6、7岁的样子。” 自始至终,约西亚•帕特科塔克都是一个相当有自信的男孩,安德鲁•麦克莱恩一看到他就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认为他完全能与阿利这个角色联系到一起,麦克莱恩说:“即使当时的麦克莱恩还太年轻,可是我们仍然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走进房间为这个人物念了几句台词……果然,我出于本能的感觉并没有错,虽然只是第一次,他却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压倒性的冲击,他似乎拥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轻易就能理解阿利的处境和挣扎,而且对任何突发的状况,总是能即刻就做出令人惊叹的不同寻常的反应。” 为了能够做出最终的决定,以安德鲁•麦克莱恩为首的几位电影人于2010年1月将他们从整个阿拉斯加州挑选出来的最有力的竞争者悉数召集到了安克雷奇市——这也是最后一次统一的试镜,总共有15个人,分别对应的是5个角色,麦克莱恩形容道:“我们先是用了一周的时间做一些表演方面的特训、即兴创作以及剧本分析,然后就一些特殊的场景进行讲解,以便他们能够了解如何在镜头前存在于某一时刻……要知道即使是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演员来说,这也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所有的人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以便熟悉一下故事环境。到了最后两天,我们突然加大了强度,拍摄了来自于剧本的几组不同的场景,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演员近距离接触我们的工作环境,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看看他们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反应——虽然这并不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但事实证明,为期一周的‘培训’,从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一个排练的过程,尤其是就那些被选中的演员而言,当他们真正进入剧组的时候,都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至于其他像约翰•米勒(John Miller)这样的演员,基本上都来自于巴罗,全部是安德鲁•麦克莱恩从自己熟识的朋友当中挑选出来的,而且都有着很深的交情,麦克莱恩说:“针对这一部分来说,我基本上是以他们为人物原型创作出了这几个角色的……比如说米勒饰演的詹姆斯,就是从我几年前在巴罗碰到的一个人身上获得的灵感,包括其他人在内,也都是我认识好几年的旧相识了——可以说我真的是非常地了解他们的,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共同构架出的是一个相当熟悉的社区环境。” (文/Ivy)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