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恶魔 (2011)

  • 美国
  • |
  • 犯罪  剧情  悬疑
  • |
  • 1小时29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遇见恶魔
  • 上映时间2011年03月30日(美国)
  • 导       演 Chris Fish...

图片

(1)

演职人员

(7)
与恶魔同行,和邪恶作伴 《遇见恶魔》改编自托马斯•伯格(Thomas Berger)所著的一本同名小说,而电影人克里斯•费舍(Chris Fisher)在为其完成了改编剧本的基础上,还将担任导演的工作,他回忆道:“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是另外一位导演向我推荐的原著,那还是2005年的时候,由于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编剧的工作,所以他在看了我的作品《污点》(Dirty)之后,马上找到我,问我能不能给他创作一个改编剧本?他对我说,‘我手中有一个极具黑暗气息的原创素材,我希望有人帮我把它写成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你要不要考虑一下?’由于那个时候我忙自己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我婉拒了对方,‘不好意思,我确实是没时间,不过我会看看你说的这本书的。’然而,当我读完了小说之后,我意识到里面对犯罪情节的设置实在是太深得我心了,于是我决定把手里的一切工作都暂放到一边,开始埋头写剧本。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不计报酬地为此折腾了几个月的时间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位导演连小说的改编版权都没买下来呢——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该死,我这么做不等于是一种侵权的行为吗?’可随后,我却做出了一个‘不打自招’的决定,我给原作者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是,‘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正在为你的小说写剧本,显然事先我并没有得到你的允许和版权……我是一个正在努力奋斗的独立电影人,所以我没钱以一种正统的方式获得小说的改编权,你愿意看看我写的剧本吗?然后给我提提意见?’这是在我开始完成一些电视剧作品之前的事情了,收到我的信之后,伯格给予我的是积极、热情的反馈,他非常喜欢我的剧本,而且对我的切入角度也相当地赞赏。完成的剧本与原著本身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伯格真的是一位慷慨又大方的作家,他允许我在里面添加一些属于自己的创造力,继而扩大或改变原本的内容主题——慢慢的,这个改编电影计划竟然真的变成了现实,我觉得整个过程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就好像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 在克里斯•费舍看来,虽然说将《遇见恶魔》搬上大银幕的过程非常受命运之神的眷顾,可是却没办法抹杀他不得不为此接受的挑战,费舍说:“相信这是任何一位有过改编经历的电影人都不得不跨越的障碍,首先,你肯定是出于对原著的喜欢和欣赏,才会萌生想要把它用影像的手段表述出来的念头,所以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对小说表示出最大限度的尊敬,同时还得让整个故事传达出属于你自己的风格与特征——我想这正是矛盾和纠结的关键所在。我觉得这里可能存在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和原作者托马斯•伯格对‘恶魔’背后的概念所付诸的不一样的理解,即使我渴望着为他的作品创造出一部最为完美的改编电影,可是我也得对自己负责才行……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实质的转变,包括大家对邪恶的理解,也都有了很大的偏移,我当然也不例外。我希望赋予这部影片的是更加明显的现代环境和氛围,还有里面的话题所凝结出来的敏感度,都将出现一种比较清晰的情感落差。可即使如此,我仍然尝试着通过伯格的视角去审视这些问题,这也是我对他的最大的尊重。” 克里斯•费舍为《遇见恶魔》构建的是一个相当独特的人物体系,也是他从原著中直接取材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就是让主人公尽可能地显得平庸、世俗,而反派角色则凝聚出了几个相当英勇的时刻,至于背景则对焦在了美国失业严重的灰色地区,费舍解释道:“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最让我头疼的一部分……我喜欢托马斯•伯格在小说中所塑造的那种角色类型,约翰无疑属于美国最常见的典型的居家男人,在失业浪潮的打击之下,正在经历的是最艰难的时刻,然后命运突然出现了转机。我之所以觉得这里相当具有挑战性,是因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地以一个落魄、潦倒的失败者的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约翰要这么做?为什么他不干脆从车子里出来?为什么他不直接让里奇去死?’我必须得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所以我不得不使出一些杀手锏,‘好吧,我承认约翰就是一个没骨气的窝囊废,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会采取最折衷的办法,他既没有原则也没有勇气,甚至还背着他的妻子找了一个情人,他从来没有勇敢地站出来反抗过任何人。’我将容易引起争论的焦点放在了约翰的身上,然后形成一种闭合的循环特点,让大家对这个人物的出场不抱任何幻想。至于里奇这个角色,则完全跳脱出了原著的描述和介绍,我把他形容成了那种每一个人都能产生切身联系的角色类型,相信观众一定会被他深深地吸引住的,就像我阅读小说时所经历的那种切身的感受一样。” 从平庸中寻找勇气 《遇见恶魔》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它那极其强烈的节奏感,还有戛然而止的精悍,确实是让人过目不忘,克里斯•费舍说:“原著的内容并不长,属于那种你一读起来就很难放下的故事类型,差不多一到两个小时,你就能把它读完,中间甚至连停顿或回味的时间都没有……我希望我的影片可以具备类似的特质,以一种相当快的速度行进或转折,体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其实我觉得这里最艰难的部分,还在于托马斯•伯格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以牵制政策为主的悬疑故事,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是主导一切的人,另外一个则是俘虏——当原著于1992年出版发行的时候,手机还没有遍及到人手一部的地步,更没有像现在似的网络和摄像头遍布全世界,所以我需要解决的全部都是一些功能性的难题。然后就是里奇这个人物了,在伯格的描述中,他要更为神秘一些,甚至蒙上了一层超现实的色彩,让他的行踪也更加地扑朔迷离起来……小说一点都没有提他到底来自于何处,或他会前往哪里,他的存在价值似乎单纯是为了制造出与恶魔有关的残酷的。” 在完成《遇见恶魔》之后,克里斯•费舍马上给托马斯•伯格送去了一份影片的拷贝,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什么机会联系和探讨一番,费舍形容道:“我真心地希望,伯格在看过了我的片子之后,能够对我做出的这样的处理表示满意——我们都能从头到尾地保留住这种平庸主角的观点,而且永远不会让约翰做出一些违反他性格原则的英勇的举动,我想这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感到有点失落和挫败。然后,我们反而将充当了反派的里奇发展成了一个魅力十足的超级英雄,对于约翰的世界而言,他就好比是一个传递真相的使者,只不过是以一种相当邪恶的姿态出现的……显然,在约翰看来,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其实里奇并不算是那种最无私的存在,而是由约翰亲手创造出来的,感觉上却很真实——所以里奇和约翰是共生的,缺一不可。” 其实早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克里斯•费舍就已经寻思着,对于约翰这个角色,卢克•威尔逊(Luke Wilson)无疑是他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完美的演员人选,费舍说:“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一直都是他的铁杆粉丝,而且相当推崇他的表演方式,他总是能带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让你忍不住被他吸引然后喜欢上他……我非常了解这种感觉,他属于那种即使犯下了某种错误,却仍然会让你紧紧地追随他的身影的人,继而彻底地沉沦。另外,你还能从威尔逊身上发现浓烈的邻家气质,会让你产生和他喝一杯喝酒或一起打篮球的冲动。有的时候,他更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善于掩饰自己的演员,所以他的可爱也是与生俱来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一直有心让威尔逊来饰演这个角色。而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他和里奇的扮演者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本身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也一直有合作的意向,要知道这个时候杰克逊已经和我们签好了表演合约,于是威尔逊也就紧随其后加入进来了……在我看来,这是我所能想象得到的一个最为完美的结果。” 事实上,当克里斯•费舍第一次接触卢克•威尔逊的时候,选择的同样是一种脱离了常规的办法,费舍承认道:“我们装模作样的拿着一份写满候选人名字的名单,放到威尔逊面前,征求他的意见,询问他哪个可能对我们的影片感兴趣……最终能够成功地把他纳入我们的演员表,我真的感到特别地幸运,而且一直都比较着迷应该如何为这两个角色进行置换,我想看看塞缪尔•杰克逊变成了一个不中用的冒失鬼或威尔逊几近癫狂时的样子,真的很令人兴奋——如果我能实现这一切的话,我相信《遇见恶魔》肯定可以成就出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但是也得靠演员们的配合度才行,只有当他们完全融入到人物的背景世界,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达到原著小说所制造的那种影响力。” 除了卢克•威尔逊,塞缪尔•杰克逊的专业态度也给克里斯•费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他从没和这么具有压迫感的演员合作过,确实是让他获益匪浅,费舍说:“杰克逊的专家角度可以说是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线上,而且他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是相当地令人刮目相看的……早在我们正式见面之前,杰克逊就已经把原著读过很多遍了,包括剧本在内,也都做出了通透的理解和分析。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一方面他甚至超出了我一步,已经为他的角色勾勒出了一些背景故事以及潜藏的含义,这着实是出乎了我的意料,虽然在此之前我对这一切略有耳闻,只是没有想到杰克逊敬业到了这种程度——他为这部影片所做的全部都是无可挑剔的构思和选择。” (文/Ivy)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