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2011)

  • 美国
  • |
  • 剧情
  • |
  • 1小时40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十年
  • 上映时间2012年09月14日(美国)
  • 导       演 杰米·林登
  • 又       名十年 10 Years Ten Year
  • 编       剧 杰米·林登

演职人员

(16)
转眼十年间 由曾为《分手信》(Dear John)担任过改编工作的杰米•林登(Jamie Linden)自编自导,《十年》同时也是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与其他第一次做导演的电影人不太一样的是,林登之所以决定讲述这样一个围绕着分开10年的高中同学的首次相聚展开想象的故事,其实与他自身的经历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林登说:“这无疑是一个可以肆无忌惮地放飞想象力的创作过程,不过这里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自己从没体验过如此呱噪又混乱的高中聚会……在完成这个剧本之初,我惟一想到的是如何尽可能地扩大人物的数量,制作一部覆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群像电影,让涉及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得不克服的障碍和难题,然而他们同时又属于那种我最喜欢的角色类型,灵感全部来自于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具有可看性的电影作品,比如说《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小餐馆》(Diner)或《心寒》(The Big Chill),都是这一故事类型中最经典的影片——首先,从一个编剧的角度出发,我喜欢创作一个包含了很多人物的剧本需要面临的挑战,因为我必须得注意不要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出现在其中的所有角色呈现出密切关注的态度,包括交替延伸的故事线索,直接取代了过于单一的叙事结构。其实我也曾参加过高中聚会,虽然只是一场循规蹈矩的晚宴,可是看着那一张张无比熟悉的面孔,我脑子里突然迸射出了极大的灵感,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前提,至少可以凝结出一个群像的基本定位……也许在电影的发展史中,这并不是什么新鲜或原创的话题,不过我更关心和感兴趣的其实是人物的设定,所以我只是单纯地需要一个好的理由或借口而已。” 虽然是从自己的高中聚会中获得了启发,但《十年》绝不是那种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作品,包括里面的人物在内,也完全是虚构出来的,杰米•林登解释道:“以一场间隔了10年的高中同学的重聚作为故事背景,不但为我提供了参与其中的角色的数量,包括节奏与风格在内,也都被延伸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于是我做了一个假设,那就是这帮人在参加了例行的晚宴之后,又跑到一家地下酒吧里继续狂欢,随之而来的混乱与转折,就出现在这里。我必须要说明的是,出现在影片中的所有人物形象,没有一个是根据现实生活的原型创造出来的,与我记忆中的高中同学也没有一点点相像的地方——他们差不多都是在我的剧本的基础上,然后再结合演员们的表演,才具备了相应的形体和细微的差别的,这无疑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就在两年前,杰米•林登与几位好友兼合作伙伴一起制作了《分手信》,里面描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林登说:“所有的一切都开始于我和查宁•塔图姆(Channing Tatum),然后是制片人马蒂•博文(Marty Bowen)以及威克•戈弗雷(Wyck Godfrey),另外还有我的好朋友斯科特•波特(Scott Porter),他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个相对没那么重要的角色,巧的是,这也是我们分开10年之后的首次相聚……在拍摄间隙,塔图姆的制片搭档雷德•卡罗林(Reid Carolin)过来探班,并在片场呆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某天晚上,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我们一起出去打发时间,我提及到自己正在考虑创作一个关于‘10年再聚首’的电影故事,是从我和波特的这一次经历当中获得的启发,继而衍生出了无数种可能性。当时我就提出了要亲自尝试导演的位置,恰好塔图姆和卡罗林也正在苦苦寻觅他们联合担任制片人的第一部作品,而且我们都想与博文还有戈弗雷将这种融洽的合作关系继续保持下去,于是这个创作意向就在我们闲聊的过程中顺利地达成了——我先是完成了一个结构相当松散且简单的剧本,并找了一天的时间,一起出去拍了一个非常简短的介绍性质的短片,只是为了向人们展示我们所追求的那种电影风格和形式,随后我们会见了制片人埃里克•戈尔斯(Eric Gores),他对我们的想法给予的是纯粹的理解与支持,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得到足够的资金,不但充分地发展了剧本里的内容,还顺利地将这部影片提上了制作日程。” 根据演员设定的角色类型 《十年》同样经历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选角过程,在寻找合适的扮演者的过程中,也很大程度上充实了这样一个由群像组成的人物结构,杰米•林登坦承道:“首先,我们罗列出了一大堆我们最想与之合作的电影演员,然后再围绕着这些名字创造一些能够完美的整合到一起的形形色色的角色……所以我们基本上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些我们之前有过一起工作的经验或我们向往与之搭档的演员们,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喜欢的老朋友,不断地与他们交谈,然后从中找到我们都感兴趣的人物特征和故事线索,回头再由我写下来,发展成一个群像的模式。与此同时,我还将注意力放在了我真正尊敬的几位演员身上,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意向参与我们的影片,比如说贾斯汀•朗(Justin Long)和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直到我真的得以见到他们的时候,我才把与《十年》有关的一切全部告知给他们,当他们对我提出的电影概念表示极端的认同的时候,我感到开心极了。当然,到了最后,我们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实现最初的全部设想,有几个人因为拍摄时间出现了冲突,只好遗憾地缺席,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用别人来替代他们了——不过基本上来说,我还是找到了其他几位我心仪许久的替代者,在和他们进行了一番讨论之后,再根据感觉做出一些相应的变动,好让他们能够更加切合地融入进来。我想说的是,这完全是一部以演员来决定风格和故事内容的电影作品,而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各种协调,以便实现这个艰巨的任务。” 由于这里面存在着太多的变数,杰米•林登还是决定以一个结构完全不受限制且相对自由的剧本作为依据,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影片录制的过程中,随时可以做出一些不影响大方向的变动,林登说:“最终,我们决定在新墨西哥州中部的阿尔伯克基实地拍摄《十年》,打从一开始,我们的目的就相当地明确,那就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按部就班的完成相应的摄制工作……由于我手中掌握的是一个结构比较松散的基础概念,随着我们稳固的发展,我们也可以不断地进行改善和精练我们之前的想法。我们会事先在脑子里为影片设计出大致的轮廓,并想办法将外界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让每一个人都在片场随时待命,这样一旦我们需要在某些场景里增添一些角色,马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影片中同学聚会的系列场面,完全是在市区的一家风格古朴的大酒店里拍摄出来的,而这里同时也是全体演员和工作人员下榻和休息的地方,整层楼差不多都我们占领了,让我非常感动的是,酒店还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专用的电梯,就为了让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受到别人的打扰,同时也帮助我们在片场营造出了一种难以置信的亲密氛围——我觉得我不是在拍电影,更像是在参加一次彻夜不眠的露营,在被酒精麻醉之后,所有的一切也朝着愈加混乱的方向发展起来,这个时候,我觉得如果让这一切变得过于墨守成规的话,反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折磨。” 在此之前,除了那部《分手信》,杰米•林登还曾为另外一部名为《我们是马歇尔》(We Are Marshall)体育励志片完成过剧本,如今他第一次接触导演的领域,也让他对自己未来的电影之路,萌生出了不太一样的看法,林登形容道:“我也说不上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自己是更喜欢编剧还是执导的世界,亦或都不是特别地在意……总的说来,写作之于我,更像是一种用来谋生的‘本职’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浸泡了8年多的时间了,我现在可以非常自豪的说,自己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都是我能够拿出来炫耀的资本。而且,对于什么才是我最擅长的,什么又是我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我确实是已经非常地了解,完全可以做到熟门熟路了——但是,到了导演的行业,我却一下子变成了门外汉,很多东西都需要边学边用,根本就是一个很难猜测到最终结果的全新的挑战。其实这里最让我难以忍受的,还是写作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孤独感’,然后到了执导的阶段,能够亲手去掌控或操纵一些东西,那种感觉还是非常地美妙的,只不过我们采用的是一种相当具有开放式思想的制作模式,所以最初的剧本,在拍摄和后期剪辑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经历某种形式的变体,变得与之前不太一样……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给一部电影做导演,对于我来说,这无疑算是一个起点,我需要一样一样的学习,将整个过程全部体验过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到,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又是需要竭力避免的——说实话,我非常喜欢那种被工作伙伴环绕的合作氛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完成一个相同的目标,那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当然,我更喜欢和演员们一起工作时的那种点对点的交流。”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