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 (1952)

  • 中国
  • |
  • 剧情  经典
  • |
  • 1小时48分钟
  • |
  • 胶片 
8.0
力荐
0看过
0想看
  • 片       名龙须沟
  • 上映时间1952年01月01日(中国)
  • 导       演 冼群
  • 剧       情
  • 导       赏

    该片在艺术描写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解放前的生活写得很逼真,很动人。观众合上眼,便可以看到那飘浮着垃圾与死猫的黑水臭沟,下雨天臭水从门槛下向院子里倒灌,小妞子为了一条小金鱼哭泣,以及小妞子的死。该片前半部在艺术描写上的从容、细致、真实,唤起了千百万观众对那已经告别的了的生活的痛苦回忆,从而博得无数同情的泪水。

    该片在艺术描写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解放前的生活写得很逼真,很动人。观众合上眼,便可以看到那飘浮着垃圾与死猫的黑水臭沟,下雨天臭水从门槛下向院子里倒灌,小妞子为了一条小金鱼哭泣,以及小妞子的死。该片前半部在艺术描写上的从容、细致、真实,唤起了千百万观众对那已经告别的了的生活的痛苦回忆,从而博得无数同情的泪水。
创作背景 “龙须沟”位于北京天桥东边,曾是解放前北京最脏最臭的地方,沿沟两岸居住的各色穷苦劳动人民饱受疾病、瘟疫侵害和地痞欺凌。解放后,尽管政府财政经济困难,却仍于1950年拨款整修龙须沟,当年秋天就告竣工,两岸的劳动人民真正开始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1951年,老舍根据龙须沟解放前后的变化创作了话剧《龙须沟》。1952年,话剧《龙须沟》由北京人艺搬上舞台,获得成功。北京电影制片厂于是决定将该剧改编为电影。 演员选择 最初,北影厂决定影片以本厂演员为主,只请北京人艺原话剧班底中的于是之和叶子分饰程疯子和丁四嫂。可是于是之刚在歌剧《长征》中扮演过毛泽东,很多人认为让他再饰演北京胡同里的疯子不太合适。导演冼群只好另外物色人选。他先拟请黄宗江,但被婉拒。后又改找谢添,谢添答应拍完《六号门》就来《龙须沟》剧组。然而,经过一段实拍,北影厂发现,由于演员的口音缺少地道的北京味,难以达到原剧效果。经再三研究,决定演员还是以人艺原班人马为主,北影的演员只留下张伐、于蓝和封顺,程疯子仍由于是之扮演。 角色塑造 于蓝接到扮演“程娘子”的任务后,曾感到不安。在话剧中扮演程娘子的韩冰自幼生长于北京,口音京味十足,扮演的程娘子受到观众称赞。而于蓝只是中学时代在北京生活过几年,当时根本没接触过社会,后来又去了根据地,对于北京城里的劳动人民很陌生。加之她是东北人,语言方面残留着东北音调。因此,于蓝自觉不如韩冰。在冼群导演一再鼓励下,于蓝决心发挥创造力,不重复、不模仿韩冰,而是塑造一个有自己特点的程娘子。为此,她专门去龙须沟访问,到天桥、德胜门、护国寺一带接触做买卖的妇女,观察她们的举止动作,还发现了一些职业性的小道具,如香火和鸡毛掸子,这些后来都被她用于影片中,如香火供顾客点烟,鸡毛掸子代表程娘子爱好清洁。在体验生活后,她仍感到没有在心中树立起“程娘子”形象。在于是之提点下,她以北影厂门房的妻子苏嫂为重点体验对象。她不仅通过串门谈心了解对方的身世、家事,而且观察其举止、神态,感受其特有的气质,挑选有特点的动作加以模仿,从中捕捉、琢磨对方的内心情绪。经过坚持练习,于蓝逐渐把自己融入角色中。在北影厂职工家属大会上,于蓝下意识地模仿苏嫂的嗓门,运用平时练习的动作,结果家属们觉得她是她们中的一员。这让于蓝确认自己对角色的感觉找对了 。
...详情

经典台词

  • 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打人不对!老老实实挨打也不对!可我只能老老实实挨打。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我怕明白啊,为了我自己个儿,我情愿糊涂下去,可这年月你装糊涂他不成啊,……兹给咱们一条活路,我就念他们是转世的菩萨。眼下是不得水泊梁山了,有水泊梁山,我就入火,我就是那一百零九条好汉,江湖人称,单弦圣手。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