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天堂 (2004)

  • 中国
  • |
  • 剧情
  • |
  • 1小时16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幕后制作 导演阐述 《陌生天堂》在极为意象化和征兆一样的手和水中鳝鱼的片断后,是一段5分钟长度的介绍中国山水绘画的段落,再往后才是1997年的杭州和影片主人公的生活。杨福东对自己对黑白胶片和自己梦质风格的选择,做了如下解释: “我喜欢胶片,因为胶片有人性,DV比较冷。所以不太喜欢用DV。至于喜欢黑白胶片,和个人经验有关。黑白胶片的颗粒感非常迷人,调子很丰富,那种美,就像在心里面显影的感觉。像王家卫的《春光乍现》里面就用了几个黑白镜头,很成功。黑白用得好的话,完全可以拍摄出非常灿烂的效果。虽然我也会考虑在局部使用彩色胶片,但是我的新电影80%还是黑白。” “我喜欢抽象一些的影像观念,比如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百万美圆酒店》……类似这样的吧,我觉得当代的中国影像太写实,故事写实、题材写实、拍摄手法也很写实。其实,即使是叙事性的生活片也可以拍得很超现实。我也不喜欢那种以题材取胜的片子,动不动就是同性恋啦什么的,我觉得注重影像本身的实验性,比一个充满噱头的题材更重要。” 简要评论 《陌生天堂》在钱塘江游泳的段落和在人民路与陌生女子相遇的段落,异乎寻常地抓住了这种小知识分子(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种群)的白日梦状况。最为男性高度地关怀着自己肉体的健康,但是又是保守地和安全地的展示着自己的肉体,并且去接触别的肉体。钱塘江铁桥上火车沉沉地驶过,江水沉沉地流过,但是我们见不到其间的肉体了。在一个陌生的,又极为熟悉的中国典型的板式临街的居民楼走廊里,柱子和那位人民路上相遇的女人相互抚摸着,最着做轻柔同时又最为情欲的接触。这些段落贯穿在最为日常的体检、和女友的交谈、父母的来访以及最后的公园婚纱照相过程中,这些段落于是成为日常的,于是日常的一切生活成为白日梦的。在目前的中国如此深情地去讨论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已经极为难得,虽然这种讨论肯定会再次落入“知识分子的深情”的陷阱,但是全片每一个瞬间传递出如此统一的深情和气质,使得这部影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再次重复《小城之春》的命运,一个绝妙的艺术品被遗忘在芜杂的变幻的现实世界中,或许这部作品在漫长的时间内只是在很多人的白日梦中鬼火一样出没。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