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爱国题材3D电影《国徽》由孙维民等众多著名演员参演,为电影频道的十八大献礼片,讲述四十年代末,中国各界在周恩来的指示下积极参与设计出令国人骄傲的“国徽”的故事。本影片由邢树民担任导演,郎云为编剧,余丹戈担任3D技术指导,谭晶演唱主题曲《国徽至上》,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
导演阐述
国徽,是每一个中国人不能再熟悉的了,就是蹒跚学步的孩子,自打知道中国的那一刻,就知道了国徽,晓得它总是高高在上的悬挂着,是个无比庄严的图案。但是,国徽诞生的故事,却是大多数人们都鲜为知道的。我在看剧本的时候再一次感受到前辈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激情四射而热血澎湃,一个未来国徽的创意,能把那么多人的心思和智慧凝聚到一起是因为什么?就是人们对将要诞生的新生政权和人民的国家的期待,千百万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就是为了这一刻,这个即将诞生的新的共和国。“做国徽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不做谁做?”故事的从始至终洋溢着所有人的爱党、爱国的主人翁精神。能参加这样题材的影片拍摄制作,当是我们每一个摄制组成员的荣誉。
一、平行叙事 在乎结构
感谢编剧能调用当年的事件,构置出这么好的剧作情节,带动我们的激情投入二度创作。
当再度静下心来重看剧本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在拍摄前不能不解决的事情,就是先设计,再铸造的本来的事件顺序使剧本形成了“先北京后沈阳”的叙事结构。于是也形成了北京的领导和设计者与沈阳第一机器厂工人们的两个类型的人物形象群体。这两群人的确太不一样了,北京这边人来自各个层面,是因为设计国徽这件事而聚集到一起的,是散点的;但沈阳的这群人原本就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甚至本来就是一个团队,是抱团的,是出于对新政权的热爱积极参与主动“扑”向国徽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气场,能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搞不好会形成前后两个故事。再由于故事中北京的设计过程是国家层面的关于国徽的象征意义和美学形象的定位,对国徽诞生而言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未来影片的观众会极具兴趣,而沈阳第一机器厂的工人们那些尽管是激情四射,但观众相对还是较为熟悉的人物情感,再者铸造国徽是个在已经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用金属材料再表现的过程,相比之下,前者的气场要大得多。那么就产生了一个担心,将来拍成的影像的故事会不会形成虎头蛇尾?会不会形成故事进展到后面出现叙述无力?于是我们必须在开机前把剧本的前后两个气场中的情节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穿插起来,以形成两条并行的线索。
要形成这样的结构调整必须做好三件事:1.把原来在后面出事故时发生的摔跤摘掉,挪到前面和北京的专家对天安门进入国徽的争论一段形成平行,加强节奏以突出事件的问题重点。2.把事故一节删掉,并突出因攻关小组人选问题带来的顾仲铭、焦百顺和戚有富三个人物关系的发展,也会使在铸造国徽的过程中形成“凹陷”的残品给这些工人们带来的挫折和曲折,集中做好这一点即进入尾声,能让故事更单纯,结尾更庄严。3.也是三件事情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为故事能从沈阳开篇并迅速合理地揭开源自北京的国徽设计大幕。因此才产生了故事的讲述是从坐落于沈阳的国家铸造博物馆开始,通过“铁流凝变”的大型铸件穿越到战火纷飞的解放沈阳的战场,再由人民欢庆北平解放的场面过渡到沈阳第一机器厂庆祝江苏山东两省解放的场面,新来的书记顾仲铭遇到焦百顺等工人的时候大喇叭响了,由“重要广播”转换成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的“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曲启事”,在声音中切换到北京街头、朱老总听收音机和张仃跪太和殿、梁思成林徽因在整修天安门工程的气氛中构思国徽的位置,继而带出高庄做雕塑、工人问国徽是什么以及学生朗诵“中国China”和不同的设计者们对国徽意味的不同的解读等镜头,顺利完成人物出场,并在短时间里为设计国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经营一个巨大的气场,同时也在开始的段落中就把沈阳和北京的两组人物和不同场景都放进了同一个这样的气场当中。要力求简洁、流畅,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
这个开头做好了,后面的事就好办了。这样开头的风格,可以很自然地形成在叙述中穿插强调纪实性的地名字幕和起叙述隔断作用的旁白字幕方式,以使北京和沈阳之间来回交错的时空转换看起来更自然,更舒服。
二、刻画人物 在乎细节
影片中的人物,上至总理和全军总司令,下到工厂车间的学徒工,参与国徽设计的人有建筑家、美术家、雕塑家,有教授有学者有各界代表有领导干部,参与国徽铸造的人有转业军人有产业工人有老师傅有大徒弟小徒弟,在90分钟里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在20个以上。这种大事件、大场景叙述风格的电影,要让人看完还能对人物有印象有兴趣,就必须在人物的细节和关系上多动些脑子。
首先我们表现的建国前后的这个年代,就是刚解放,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人们,不管是工人、军人还是知识分子,他们的脸上一定要带有战争留下的沧桑感。形体要瘦,因为那是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我们表现的是一大批对新生政权充满期待和热情的人们,所以所有的人都应该精神气非常饱满,那眼睛都应该是亮的。
关注人物的细节就要把人物放在情境中去揣摩去感受,比如梁思成和林徽因,很多观众都熟悉的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建筑生涯坎坷经历等等都不是国徽的内容,但要让人们在影片中能感受到这些才能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这对夫妻为了中华民族的美学探索可谓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在国徽设计的时候也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影片中他们在一起设计画图的时候可着重表现他们的投入和默契;穿铁背心”一场是在设计方案被否决之后的思考,更要着重刻画他们在身体状况极差的时候,却为思索如何在国徽上表现人民革命斗争的表现方式而苦恼,在获取了“红色描金”的灵感之后的兴奋,而这些思考又关联着前面梁思成参加讨论时认真听取别人发言时的神态;“戒台寺”那场则要重点表现梁思成对中国建筑之美的热爱敬仰以及置身于其中时的陶醉。再比如片中的国画重墨大师张仃,是在延安历练过的年轻艺术家,都说他有种癫狂,那么在他一出场时就要刻画他走路的架势和跪太和殿的刚性和气势;另外,在表现他画设计图一段可打破常规让他用毛笔,刻画他一挥而就的国画风度。还有,朱老总画国徽我们该如何表现?真的去拍他怎么画画了个什么样的国徽吗?我们用不着表现他到底是画什么,我们只拍他怎么画就够了。片中只有两处是表现他画画的,一处是和警卫员聊天那场,警卫员的台词交代出他是画画呢,所以我们正好没必要表现他画画,我们可以表现他在诺大的地图上查找和描摹,结合后面马叙伦的台词交代他画的是黄河长江松花江,我们这里就让他拿着放大镜看地图就足够了,这样恰恰是他这个人物的特点;另一次画图也没必要看他画画,我们可让他用各种生活道具在桌前调色配色,这样的行为方式放在朱老总身上即能感觉新鲜又符合人物的逻辑。
故事中的人物哪一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一定是要通贯全片的,要立足全片来思考和刻画。
第六小组和设计人员“关于天安门能否进入国徽”争论一段是本片表现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电影表现的本体需求就是动作,而这段戏的主要行为是说。再者所有参加这说戏的又都是当时的各路文人,极有可能一不留神就变成了“文人相侵”,真那样可就和《国徽》要表现的大相径庭了。这一段的争论,一定要表现出所有人对国徽的热爱,也是对新中国和共产党的热爱,这是这一群文人的最鲜明特点。那么我们分析剧本这段争论实际是三个层次:第一是面对着梁思成张仃两个小组的设计方案的特点分析并引发的焦点的争论;第二是主创发言;第三是举手表决。这三段实际上也是三场也是三个调子。鉴于张仃的发言一定会非常激情,梁思成应该更理性。所以张仃的发言可并入争论的一场,那么第二场主要就是梁思成的发言了。一般拍说戏或是围桌而坐或是随意落座或是不坐,我们呢?我们就把这三场拍成三种方式,第一场就是不坐,先是第六小组的人在审看其他稿件,站着。然后随着梁思成张仃二稿的大样抬进来,大家围向两个新稿,然后就热烈讨论,张仃和梁思成二人靠近坐在一边听着,这样的布局可以让发表意见的人随意表演声情并茂,当后来讨论出现分歧时张仃即远距离大声插话发表意见,也便于他激昂高亢,正好能对比梁思成的沉默思索一言不发。第二场是随意坐,所有的人在会客区散坐着,长大的会议桌作背景,看着就像激烈的争论刚刚过去,所有人都静听细想。这样就更突出了梁思成的发言,他不要激情,而是字斟句酌有条不紊,说话间还可以手势与张仃交流,张仃则不再激动而陷入沉思,这时人们严肃推敲的感觉尤其强烈。然后举手表决的时候是坐在长会议桌前,庄严肃穆。这样的三场戏三种处理,我们可以尽量丰富地把不同人物的各种情态表现清楚,第三场的举手表决一定要最后停在梁思成的近景上,而让其他人的举手形成他目瞪口呆的前后景,从而对比他的失落,也为下一场引发“铁背心”的情感表现形成对比和铺垫。
高庄应是个即文又韧的人,骨子里有股硬劲,其实就是拧。他的执拗是他在故事中一系列行为动作的逻辑前提。从他一接受任务就抱着刚回家的儿子转圈直到儿子嚷嚷才放手的动作就铺垫了他性格里不管不顾的特点,拍摄时要尽一切可能让他们转够转过瘾,要尽兴,不然不到位。接下来他在下刀之前萌发修改的想法而不吃不喝又进一步延伸了这种不管不顾,再往后梁思成提醒他这个设计几经周折已是最后的定稿了不宜再改时他仍然专注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在给毛主席写信之后他独自收拾行李,这时儿子的睡姿不可离他太远,最好就睡在他身边的长椅上,以表现他们俩即随意又亲昵的父子关系,然后他给儿子盖完衣服又拿起画稿的动作衬托出他此时对国徽的牵挂。
铸造国徽的队伍有很多人,焦百顺戚有富等都很出色,而且都有非常细腻的人物关系和细节表现。这里需要说一下顾仲铭,顾仲铭在事件中的位置,决定了他会与众不同。首先,他不是工人也不是文人,是个军人,但又用行动融入工人。在第一机器厂所有人中,他来得最晚;在这个铸造团队面前,他是最高的领导;从个人的经历来讲,他打过仗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在所有工人们面前,他是见识最多最广的;对于铸造,他最外行。实话讲他是个很吸引我的人物,不能放过他。顾仲铭在故事中是有条件多表现他几个面的,我们应关注他的三场戏:1.东北局;2.摔跤;3.钻炉膛。去东北局是见老首长交决心书,若按事件说就是个过场戏,但若真的流于过场还不如索性删掉,所以拍就要拍出点他的不同来。和其他场景相比,这场可利用他和老首长的关系拓展他的性格,既然老首长占了个老字,那么他就可以小卖小,要说表现他跟老首长的关系多近甚至不分彼此,这不是目的,目的是借此表现他在其他场景难能表现的童心和洒脱。再说交决心书的戏,始终是一脸的庄严也不好看哪,应力求生动。所以可让他进门时是走猫步“偷”进来的,倒水时说老首长“腮帮子上都长着眼珠子”,交完决心书就大不呲地一屁股坐沙发上,然后催首长表个态,直到老首长说要把这份决心书交给周副主席时,他的表情一下庄重起来,笑了。“摔跤”一段有意思,能在表现干群关系的同时拓展顾仲铭的性格和身手,这一段剧本写得已经很生动了,没啥好说的,拍的时候一定要一招一式的拍好,要请武行,要像模像样的像那么回事。“钻炉膛”是表现顾仲铭军人气质的另一笔触,起因是前一场焦百顺和他在攻关小组人选上的争执,焦百顺一气之下说他“有本事你去试试”!顾仲铭就来劲了,于是他发飙了,但他是书记在人前他不能发飙,“试试就试试”也是在他确认焦百顺真的离去后才喊的,还可以摔掉手里拿的东西,剩一个人的时候才发飙。当他到炉前的时候也是在众人面前虽坚决但仍平静,而当他一个人进去之后却是手脚并用窜上去的,所以在前面要注意一个环节,就是看。焦百顺等人帮着处理刚出来的周庆午的时候顾仲铭就到了,他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地扒着炉口在仔细地看。这一段应是场好看的群戏,既有顾仲铭的不服输,又有焦百顺没想到他真的要钻又也不愿服输的细节,在僵持的时候焦百顺即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而是把自己的皮鞋脱了扔在顾的面前,“把鞋换上”一出口,徒弟们才一拥而上给书记动手装扮,直到后来又是晾水又不安地看等等,这些都是表现人物关系的“眼”。
三、3D影像 在乎观众
《国徽》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要用3D技术全片拍摄制作。这是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的第一部3D电影。
我们知道3D与2D的主要区别,是用两台摄影机模拟人的双眼视觉效果在同一张银幕上放映成像的电影。那么它在技术上的麻烦和要求有专人负责我们不在此讨论,本片拍摄我们最需要弄懂的是,3D拍摄有没有什么因为影像带来的不同而引起的我们在表现方式上的区别?
咨询和查阅是必须的,更有效的是进影院看片实际感受。我们发现立体效果强的画面是全景或场景空间感强的大中景之间,或者换句话讲的话,如果我们用立体设备拍一部以中景、中近景、近景等景别为主的电影的话,基本上应该就是白忙活,等于劳民伤财。另外就是人眼在观看立体效果的画面时会比较兴奋,就是眼睛在画面里面扫描的现象比看2D影像的时候要频繁的多,当遇到频繁切换的场面时会感到疲劳和抵触。但是我们拍摄的影片不管是3D或2D都是要给观众看的,是以银幕上的光影来带着观众感受我们要讲的故事的。那么好在拍摄前必须要搞清楚我们该怎样做再能让观众不累?还要找到用立体设备拍《国徽》最合适的表现方法。
咨询和查阅告诉我们,可能影响观影疲劳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影像前出效果的幅度应被控制在一定范围,超出人眼的适应习惯的话观众自然会累;二是立体电影不宜过于频繁的短镜头切换,超出人眼的忍受限度时也会造成观影疲劳。从而我们发现一个规律,立体影像更强调要尊重人眼的习惯,前述的两种现象一个是空间感的差别,一个是时间感的差别,两个都是违反人眼习惯造成的差别。鉴于控制立体影像前出幅度的问题太过技术了,此略。我们主要探讨下时间掌控的事情。时间就是节奏啊,《国徽》这个剧本最在乎的就是节奏了,这个故事的特点就是情感强烈故事性弱,最怕的就是节奏松散维持不住看点。可是我们拍电影是给人看的,如果拍的电影把人都看累了看烦了那还不如不让人看。没的说必须要把尊重人眼习惯放在第一位。立体拍摄不宜快切咱就不快切,镜头长度不宜过短咱就长镜头,长镜头对节奏不利咱就再想别的办法必须把节奏搞上去!
咱们能做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拍场面,结合《国徽》应该拍出大片气质,拍场面也适合《国徽》。我们表现场面自然就要多拍全景,这就要求多设计好看的场景、饱满的戏份和尽量丰满的镜头调度。为了保证节奏准确还要可能地多走戏,走八遍拍一条总比拍八条都查一点的要好很多,多走一遍就是多感受一次,多一次相互关系的交流,这也是与我们所追求的拍年代、拍质感、拍关系、拍细节等等相一致的,是有好处的么。
多拍长镜头,多拍全景,自然会给我们的拍摄带来些困难,增加些麻烦,诸如设备人员布光拉线服装道具群众演员等等都会多了,但是我们付出了努力拍的作品能好看比啥不强呢?再说摄制组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克服困难解决麻烦才走到一起的么?
本来还想说说“再现场景,在乎质感”、“做好声音,在乎空间”,想想也是老生常谈,算了,不赘述。只要我们多看多想多查资料多跑腿,不懒惰不大意不矫情不惜力,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把《国徽》拍好。《国徽》要拍出一种精神来,那就是爱党爱国的主人翁精神。最后再说的一句话就是,用《国徽》的精神拍好《国徽》,干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