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王兴东:我在长影的时候,很多老干部多半是延安来的,当时在延安的时候有个团长逼婚,杀了人,后来被枪毙了,我一听这里面很有故事啊。在2002年纪念延安的讲话,我到延安去了,就查到了这个故事。然后我就开始收集资料,开始创作。2005年,这个剧本创作出来了,然后就给中央文献办的主任看了,他非常支持。然后这个剧本送给很多厂,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拍。一直到现在,九年了,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这时候我就开始拿出我的剧本,先给重要领导写信,包括给任总,因为这是个重要题材,一般民营平台不行。他们看了之后,讨论了两次,提了好多意见,我又进行了修改、筹备。之后这个剧本在《中国作家》发表了,搞了一个研讨会,请了当年的一些老干部。之后全国政协又给我开了介绍信,我又看了很多原始材料。我看这些资料,我就有一个想法,人已经不在了,所有的文字里记载着他们的思想、情感,他们的观念都在。比如说写给黄克功的情书的信件,黄克功的签字等。一个人死了,但是他的文字还是在的,感觉他的情感、思想、观念还是在,比如我们看到12个群众的发言,审判程序等。[1][1]
制片人手记:
剧本《审判黄克功》的主线是毛泽东和贺子珍,他们对如何审判自己的爱将黄克功,充满情感纠结矛盾冲突在他们夫妻中展开。令编剧长期困惑的是,这样的角度难以摆脱“人制”的陷阱,在主题立意上没有更大突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依然重蹈旧辙。导演王放放从延安回来大胆提出,影片的主人公应该是审判长雷经天,只有他才能与黄克功形成对立体。他们曾经是长征时情感交融的好战友,此时却是这起案件审判中的法官与被告。理智与情感,法律与情感是审判题材永恒的主题。银幕上要塑造出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一位秉公执法、崭新脱俗的法官形象。这个大胆的设想意味着剧本几乎要重写,但这也可能是剧本唯一的出路。我们的剧本讨论会持续了几天。当然,我们决不可能有如此政治远见,一年半以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在我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当时我们只是明晰地感觉到,我们找到了剧本最贴切的角度,最准确的主题思想,最崭新的人物形象。剧本的修改过程就是一次次自我否定的过程,关键是要选准方向。[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