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改编
“皇后乐队”是怎么成立的?
电影中,弗雷迪·墨丘利在1970年无意中看到了Smile乐队的表演,演出结束后,弗雷迪与乐队吉他手布莱恩·梅和鼓手罗杰·泰勒碰面,想加入乐队。巧合的是,“Smile”乐队的贝斯手兼歌手蒂姆·斯塔费尔刚刚退出乐队。起初,布莱恩·梅和罗杰·泰勒对弗雷迪持怀疑态度,但当弗雷迪用他横跨四个八度的超广音域即兴演唱了他们乐队的歌曲《Doing Alright》后,最终说服了两人。之后,弗雷迪建议将乐队名字换成“皇后乐队”。对于“皇后乐队”的初建,电影做了很多简化,现实要复杂很多。当时弗雷迪就读于伦敦的伊令艺术学院,在这里他结识了“Smile”乐队的贝斯手蒂姆·斯塔费尔,也认识了乐队的另外两名成员,当时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布莱恩·梅和想成为一名牙医的牙科学生罗杰·泰勒。据布莱恩·梅回忆,弗雷迪曾苦苦劝说让他加入乐队,但他们都拒绝了,直到1970年蒂姆·斯塔费尔离开乐队。[1][1]
妆发还原
由简·塞维尔(Jan Sewell)所带领的妆发团队用四天时间在英格兰北部的旧货商场为影片的群众演员寻找符合80年代风格的服装,并设计了七千顶Mullet头假发以让这场“LIVE AID”演唱会看起来更为真实。各制作部门的精益求精使得影片成功打造了一场视觉怀旧盛宴,以至于斯蒂芬妮·扎克莱克(Stephanie Zacharek)在《时代》(Time)杂志上专门撰文称这是“一部感官主义者的电影”。[2][2]
本期《今日影评》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倪骏,为您解析《波西米亚狂想曲》:狂揽奥斯卡四项大奖,但依旧争议颇多,原因在哪儿?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部精准还原的致敬电影,是皇后乐队的入门级科普片,却不是一部能与皇后乐队比肩的,名垂影史的优秀传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