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2017)

  • 中国
  • |
  • 传记  剧情
  • |
  • 1小时43分钟
  • |
  • 2D 
7.0
力荐
0看过
0想看

难得一见的人物传记片

吴孟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我是医生》制片人袁孝民直言:“影片没有刻意拔高吴老,可以说是10年来难得一见的人物传记片。”

吴孟超亲自主刀的手术纪录已经超过惊人的1万5千台。无论是年轻时从割胶刀改拿手术刀,还是毅然回国报效祖国,以及创造出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吴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书写的部分,也是中组部推荐的全国“两学一做”先进典型。[1][1]

故事源自真实生活

电影中的所有故事都来自于吴孟超的真实生活。编剧黄丹抛开了常规的手术台救人套路,他总结了吴孟超一生的奋斗目标是:搞超前的科研,从根本上救治病人。吴孟超曾说过:“我哪怕是化成千手观音,一天也只能做一千台手术。手术也好,化疗也好,放疗也好,都不能解决问题,根本性的治疗方案就要靠基础科学。”《我是医生》中,吴孟超也有句让人过耳不忘的台词:“一把刀、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但一片基础研究的华盖能庇佑更多人。”

不仅医术医德,还有人格魅力

《我是医生》想表现的不仅仅是吴孟超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还有他时时闪光的人格魅力。

《我是医生》导演谢鸣晓表示:“当我站在手术室里,看着吴老如此高龄在那里做手术的时候,那就是一个英雄。那个气场,你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有责任拍好关于吴老的电影。编剧黄丹老师给了我一座背不动的山,当时感觉压力非常大。吴老的家国情怀、他的精神用影像表达非常困难,我们如履薄冰,每一天都希望能够进步一点点,每一天都希望能有所收获。”

和吴孟超在一起,让电影主创团队感触最多的是,他就像自己的爷爷一样令人可亲。“除了呈现他的医学成就,如何让观众像我们一样喜欢吴老,是这部电影的努力方向。”

影片中的台词也还原了生活中吴孟超的幽默感。“《我是医生》中,吴孟超坚持给患肠癌肝的女儿亲自开刀。学生赵一涛担心吴老对这个手术领域不够熟悉,主动请缨做手术。吴老说:我回去翻翻书就熟悉了。”谢鸣晓说:“这句台词是照搬吴老的原话。这样的话,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医生来说或许是不负责任,但对经验丰富的吴老来说,恰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幽默表达。”[2][2]

与电影有关的感人故事

上海退休公务员陈梅香在26年前被诊断出罹患肿瘤。在吴孟超的主刀下,手术后康复的她如今依然非常健康,堪称奇迹。

为了这部片子,陈梅香拿出了10万元,全部用来购买电影票,希望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看一看吴老的高尚医德。

影片的录音师吕家进曾两次获得金鸡奖最佳录音。上世纪70年代,他的岳母也是由吴老做的手术,至今健康。得知吕家进要来拍吴孟超的电影,岳母再三关照,一定要全力以赴,认真工作,以此报答吴老的恩情。[3][3]

...详情

经典台词

  • 一把刀、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但一片基础研究的华盖能庇佑更多人。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我已经90多岁了,还能做多长?不知道。我要赶紧把科学院、研究院建好,把平台建好,再培养人才。有人、有平台,基础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到那时,我在天上看。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我回去翻翻书就熟悉了。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