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背景与编剧背景】
滑板运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阳光明媚的南加州海滩。第一代滑板是固定在轮滑的铁轮子上的一块50×50厘米的木板,相当落后简单,笨重而无弹性;第二代滑板诞生于1962年,是由橡木多层板压制而成的15×60厘米的板面,滑轮为塑料制成,低弹性,附着摩擦力小,耐磨性差,易失控;1973年,一个叫弗兰克·纳斯沃西的滑板爱好者第一次把聚氨酯作为滑轮材料,滑轮由此变得柔韧、耐磨,急行转弯时更为安全稳定,第三代滑板诞生了。70年代初的滑板文化基本上是带有冲浪印记的文化,加州圣莫尼卡的“西风”滑板队把废弃的钥匙孔型泳池作为练习场地,一时间在加州“寻找泳池热”蔚然成风。从那时起,滑板运动与冲浪运动不仅是从器材、场地,也从人员上彻底独立出来,开始异军突起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技巧、服饰风格和音乐品味,发展成新生的、以城市为主导的滑板次生文化。
本片编剧斯泰西·佩拉塔(Stacy Peralta)就是当年“西风”滑板队的主力队员,被视为现代滑板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5岁就开始学习滑板,在“西风”滑板队成名之后,他成为第一个与赞助商合作的滑板手。在声名显赫之时,19岁的佩拉塔决定退出滑板运动,与乔治·鲍威尔(George Powell)一同组建“鲍威尔-佩拉塔”滑板制造公司。5年后,该公司成为业内的领军企业,并组建了当今著名滑板队Bones Brigade,托尼·霍克(Tony Hawk)等6位世界级滑板冠军均出自该队。1984年,佩拉塔开始制作滑板录影带。1990年,他成为了电视界的全职编导,在随后的6年中为多家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喜剧等不同类型的作品。2000年,佩拉塔执导了热门纪录片电影《Dogtown and Z-Boys》,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赢得导演奖和观众奖。2002年,该片获选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2004年,佩拉塔执导的第二部纪录片《破浪巨人》成为第一部在圣丹斯电影节开幕式上映的纪录片。
【再现“西风”】
1999年,美国音乐杂志《Spin》刊登了一篇详细讲述“西风”男孩成长史的文章。这篇聚焦于狗镇经历的文章引起了多家好莱坞制片商的关注,其中包括当时就职于福克斯公司的制片人约翰·林森(John Linson)。“我是在圣莫尼卡长大的,”林森说,“所以我对这项运动非常了解,一直希望将其拍成电影。”林森立即开始与杰伊·亚当斯(Jay Adams)等多位原“西风”队员取得联系,希望在他们的协助下拍摄本片。
不过,斯泰西·佩拉塔抢先了一步,将他们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Dogtown and Z-Boys》,影片不但好评如潮,而且拿到了多个大奖,可谓爆出冷门。对于佩拉塔和其他原“西风”队员来说,让好莱坞演绎他们的历史存在种种疑虑。这些狗镇人经历了从穷光蛋到明星的转变,过上了明星的生活,但幸存下来的已经为数不多,所以这个故事必须属实。在用纪录片呈现出真实故事之后,佩拉塔准备创作一个有虚构内容的剧本。他说:“在参加过圣丹斯电影节之后的2001年春天,我开始动笔,在完成《狗镇之主》剧本之前,我先后放弃了5个剧本。勿庸置疑,这个剧本是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难题,一筹莫展时,我将自己连续两周锁在家中,不接听任何电话,直到僵持的思路出现转机。”
佩拉塔与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相识已久,两人曾在80年代共同学习表演,并且后来经常相遇。2003年,佩拉塔看到了哈德威克的导演处女作《芳龄十三》,惊喜万分的他挂电话给制片人约翰·林森:“你必须看这部电影,因为凯瑟琳·哈德威克是我们的理想导演。”林森对《芳龄十三》中的开头场景印象极深,非常同意佩拉塔的看法。
早在1986年,身为制作设计师的哈德威克就曾参与滑板电影《Thrashin‘》的拍摄,该片根据杂志上的图文故事发展而成,哈德威克曾与两位作者会面,对滑板运动有一定了解。所以当她接到约翰·林森的电话,立即答应签约执导。
哈德威克称本片是她的梦想之作,她住在威尼斯海滩,喜欢冲浪,而且认识很多与滑板有关的人。她不但看了佩拉塔的剧本,还与索尼公司的副主席艾米·帕斯卡(Amy Pascal)碰面。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准备后,影片的拍摄计划终于亮起了绿灯。
为了确保真实性,制片方决定尽可能多的聘请前“西风”队员参与影片拍摄并担任技术顾问。已经在体坛活跃30多年的世界著名滑板冠军托尼·阿尔瓦(Tony Alva)立即应邀加盟,他不仅要负责设计出各种高难度的滑板动作,还要教会演员们以“西风”男孩的风格驾驭滑板。
【关于演员】
在“西风”男孩中,托尼·阿尔瓦是成名最快的明星,杰伊·亚当斯曾称其为“U台霸主和史上最具风格的滑板手”。联合制片人毕妮·巴恩斯(Beanie Barnes)推荐由维克多·罗塞克来扮演托尼·阿尔瓦。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认识了罗塞克,由他主演的《少年维特的成长》是当年电影节上的热门作品,哈德威克相信他具有扮演阿尔瓦的好斗魅力。不过,罗塞克是在纽约长大的演员,要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去掉身上的纽约味。
哈德威克致电给罗塞克,告诉他影片相关内容,并要他立即启程,因为必须让制片方相信他不是特征鲜明的纽约人。罗塞克很快赶到威尼斯海滩,不但成了哈德威克的邻居,还与当地年轻人打成一片,第一天就跟着托尼·阿尔瓦学习滑板。虽然罗塞克是滑板和冲浪的门外汉,但很快便掌握了要领。
在来到加州之前,罗塞克心里难免有些畏惧,不仅因为即将面对的托尼·阿尔瓦是世界级的大明星,还因为他从没玩过滑板。让他意外的是,阿尔瓦随和并颇具耐心,不但教他怎样滑好滑板,还告诉他很多奇闻轶事和个人经历,对他塑造人物很有帮助。
物色适合扮演斯泰西·佩拉塔的演员并不简单,毕妮·巴恩斯向哈德威克推荐了一部电影,那就是约翰·罗宾逊主演的《大象》,看过电影的哈德威克热切希望罗宾逊能扮演佩拉塔。佩拉塔本人也非常赞同,他说:“突然间你的生活要变成电影,你肯定会认真考虑谁能扮演你。当我看到约翰,我想起了年少时的我,那感觉蛮奇怪的。我是那种很安静的孩子,总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喜欢观察自己的处境。约翰和那时的我很相近。”令佩拉塔意外的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俄勒冈州人,罗宾逊爱好滑雪和冲浪,片中超过半数的滑板特技都能亲自完成。
在片中扮演杰伊·亚当斯的埃米尔·赫斯基是导演哈德威克早就看好的不二人选,在哈德威克看来,赫斯基不但外形很像亚当斯,滑板风格也如出一辙,让人觉得亚当斯已经占据了他的身体。这些都归功于赫斯基为扮演角色付出的努力,他曾赴夏威夷拜访亚当斯,深入了解人物的故事和特点。虽然赫斯基从10岁就开始玩滑板,掌握了很多街头滑板技巧,但竞技滑板完全是另一种风格,所以他在片中的大多特技动作是由替身完成的。
可以说斯齐普·英格布洛姆(Skip Engblom)对“西风”男孩的成名起着关键作用,当得知本片的拍摄计划后,英格布洛姆认为只有一个人适合扮演自己,那就是希斯·莱杰。英格布洛姆回忆说:“我是在《爱国者》中看到他的,当我提出我心中的理想之选是希斯·莱杰时,所有人都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经成了大牌明星。后来凯瑟琳被确定为影片导演,我再次说出想法,没想到几周后,凯瑟琳打来电话,称希斯·莱杰同意出演,我真是难以置信。”
莱杰之所以会看好本片是因为佩拉塔的纪录片,而且在澳洲出生的他是在冲浪板上长大的。莱杰说:“我的第一个滑板就是鲍威尔-佩拉塔公司生产的,16岁时,我离开家乡,也停止了冲浪,后来每年只有两、三次机会。这部电影成了重回往昔的绝佳借口。看过《芳龄十三》之后,我曾与凯瑟琳会面讨论戏份,我知道制片方找对了导演,而且拍摄《芳龄十三》的摄影师也将为本片掌镜,这让我很兴奋。”
【关于拍摄】
为了呈现出片中70年代的威尼斯海滩,影片制作设计师克里斯·哥拉克(Chris Gorak)需要作出一系列重要决定。哥拉克曾以艺术指导的身份与哈德威克多次合作,而当时的哈德威克正是制作设计师,所以两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昔日的圣莫尼卡和威尼斯海滩早已面目全非,哥拉克和外景制片必须找到适合拍摄影片的替代之处。哥拉克说:“当时的威尼斯海滩是无人之地,除了孩子和好事者没人愿意去那儿。于是我们赶赴圣佩德罗,那里很像当年的威尼斯海滩。”
经过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西风”队的大本营--太平洋公园、出售冲浪用品的“西风”商店、以及施展滑技的长50英尺、宽25英尺、深10英尺的U台“狗碗”都恢复了当年的模样。影片拍摄历时56天,全部在南加州的外景地拍摄完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