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郑洞天导演儿时经历与影片关系
郑洞天在谈到《人之初》中母亲的形象塑造时说:这的确跟我的生活经历有关,我们家解放前也算是上层的家庭,我经历过所谓的资产阶级生活,达官贵人的生活,那是在五岁以前,解放初期又跌落到跟我妈妈蹲在小菜场里卖鸡蛋的地步。[1][1]
郑洞天在访谈录中谈到“家中10个人中,有9个教师,11岁时,母亲当年仅仅50岁,是小学教师,高血压去世,出殡时,全校的学生自发地来跟她的遗体告别。母亲是一位普通教师。这在我的童年印象中让我觉得,一个当老师的人可以和别的人发生这样一种关系,这甚至比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给我的印象还要深。”[2][2]
郑洞天导演谈创作与教学
1987年拍摄《秘闯金三角》后,再下一部就是1991年的《人之初》,因为在教学之余才能去拍电影,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这样做的。作为教师不能因为拍摄一个片子就扔掉教学,这在学校已形成了非常好的传统,就是以教学为主但戏还是要拍。学校也鼓励教师拍电影,因为拍完回来上课,肯定要比不拍的教师的课讲得更生动,你讲的东西,对修改自己的教案、对怎样教学都有很大好处,学生也比较喜欢听实际的创作经验。
拍完《人之初》后又隔了7年我没拍电影,1998年的《故园秋色》就开始带研究生起去拍片了。从创作来讲,导演有两种,一种是不断地自己做准备,我下一步要拍什么要酝酿很长时间,厚积薄发,这种人可能最后变成大师;另外一种就是我们这种,主业是教师,副业是做导演。
所以我拍的电影差不多都是“先结婚,后恋爱”。怎么回事呢?就是赶上有一段时间我有可能不上课,正好有一家电影制片机构拿了现成的本子来找我,我觉得题材大致适合自己,就答应去了。去了以后,通过研究材料、背景,然后根据发挥,跟我的创作风格结合形成我自己的创作,我称之为:“先结婚,后恋爱”。[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