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
创作背景
五十年代,一场席卷全国的自然灾害使得3000名无辜的南方孤儿面临生存的严重威胁。为了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这些孩子被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远送至内蒙古大草原,成为了“国家的孩子”。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无私善良的牧民,他们用温暖的帐篷为这些孤儿搭建了一个新的家园。五十年的时光里,草原如同对待亲生子女一般,将这些失家的孩子养育成人,那份血浓于水的真情,始终温暖着他们的心。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在九十年代被宁才所发现。一篇关于这段史实的报告文学深深触动了他,使他萌生了将这段历史改编成电视剧的想法,于是有了后来的《静静的艾敏河》。在这部剧中,娜仁花和宁才之间的爱情之花绽放得如此美丽,他们因此被称作“草原恋人”。然而,对于宁才来说,这个故事并未结束。十年之后,他决定将这个题材搬上大银幕。这十年间,这个故事一直在他内心深处默默酝酿,他感觉还有话要讲,还有新的想法要表达。尽管娜仁花一开始并不赞成继续拍摄这一题材,两人为此争吵多次,但宁才的执拗最终让影片得以诞生。[1][1]
片场点滴
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娜仁花展现了她作为一位专业演员的素养。她深知在片场一切都要服从导演的安排,尽量不给导演添麻烦。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非常尊重人物的需要,并不害怕因为人物需要而出镜时不美丽。在本次影片拍摄中,娜仁花的衣服要穿得破破烂烂,而且30年的时间跨度里,她竟然只换了3套衣服。扮演男主角毕力格的演员图门巴雅尔来自锡林浩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小伙子。他的加入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真实感和民族特色。
影片拍摄期间正值草原风沙季节,尘土成为了最好的化妆品。演员们在草原上吹上几个小时的风沙后,皮肤就和影片中额吉的样子非常接近了。这种自然的“化妆”效果无疑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真实感。除了化妆的挑战外,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蒙古语也让娜仁花感到很头疼。尽管她是蒙古族人,但从小生活在城市使得她的蒙古语并不流利。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不得不努力学习和练习蒙古语。当导演提出让娜仁花再次扮演额吉角色时,她至少拒绝了不下10次。因为在《静静的艾敏河》中塑造的额吉角色已经成为经典,她担心自己无法再超越上一次。然而,在宁才的苦苦相劝下,她最终还是同意了。这次的选择不仅是对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那段感人历史的再次致敬。[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