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鱼3D (2010)

Piranha 3-D


灾难性的恐惧再次降临

        《食人鱼3D》由来自于法国的年轻电影人亚历山大·阿嘉(Alexandre Aja)执导,他将会借助这部影片,释放出一个来自于幽深的水面下的全新的恐怖之源……2003年,一部《血色月亮》(High Tension)让阿嘉的名字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并为他搭建好了一座迈向好莱坞的桥梁,随后而至的《隔山有眼》(The Hills Have Eyes)和《鬼镜》(Mirrors)也都没有跳脱出恐怖、惊悚的电影领域——不过到了这部《食人鱼3D》,阿嘉却将他的电影技能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总是让人不自觉就会想起那部1975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执导的经典之作《大白鲨》(Jaws)。

        对于亚历山大·阿嘉来说,《食人鱼3D》算得上是他在美国翻拍的第三部电影作品了,其灵感之源可以追溯到1978年乔·丹特(Joe Dante)所执导的一部同名恐怖片。也许是添加了目前最为流行的3D技术,这部影片也成了阿嘉目前为止接手的一部从预算到规模都不是之前的作品所能比拟的大制作,阿嘉承认道:“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水底的恐怖故事,确实包含了一个覆盖范围极广的领域,之前的《鬼镜》肯定和这个是没法比的——毕竟它们是两部完全不同的影片,包括背景环境和所关注的素材话题,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食人鱼3D》看起来更倾向于一部宏大的灾难电影,里面包含了众多人物,还有很多临时演员,即将发生的一切是如此地疯狂且怪诞,已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力。”

        将一部恐怖电影扩充至前所未有的规模,无疑也是在对亚历山大·阿嘉作为一位电影人的能力的考验,他表示:“说实话,我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确实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我需要处理的全部都是一些最具风险的电影元素——大部分需要在水下拍摄的场景就不用说了,这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异常复杂的高级电脑技术,比如说特技和类似于化妆的特效,还得对抗高温天气。看看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什么样混乱的环境吧,孩子、动物和CGI做出来的食人鱼,我们一个个都显得有点焦头烂额——对于别人来说,只是动动嘴的事情,我们却不得不想尽办法从无到有创造出来。最终,当我们正式来到拍摄现场的时候,我随即意识到,其实我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制作一部几乎完全发生在水面或水下的影片,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大多时候需要身处在室外开阔的空间当中。你不得不在烈日当空的时候在水中游泳,过着水上水下两重天的生活,而且我们的时间表非常地紧凑,强度也很大,所以我们几乎是全程泡在水里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段异常艰苦的拍摄经历,因为我们只能不断地逼迫自己,即使是再恶劣的环境,也要捕捉到最完美的画面。”

        确实,经过了3D技术渲染的《食人鱼3D》,拥有的是一部恐怖电影无法企及的规模与范畴,亚历山大·阿嘉形容道:“事实上,从制作这部影片之初,我们就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对故事整体的覆盖面安排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标准,因为我们要让类似的‘血腥、恐怖的袭击’在这里完成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水平面上,所以哪怕我们安排的是一个有500位临时演员参与的可怕的屠杀场面,都不足为奇。当然,对于任何一家电影公司来说,没有不本着‘少即是多’的基本准则的,他们当然希望可以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完美的视觉效果——要知道我们真正关心和看重的,不仅仅是突破,还有故事中人物的挖掘和发展。由于牵涉其中的是一组非常宏大的系列场景,所以为了拍摄它,我们耗费了整整9天的时间,我想说的是,我们真的制造出了预期中的效果,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壮阔。我不知道我们具体花了多少时间,我想可能有30多个小时吧,然后由5台摄像机共同作业完成……我还记得我们的特效工作人员对我说过,我们已经用掉5000加仑的‘鲜血’了,虽然我觉得血浆的支出有点超出预期,不过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水下环境,自然不能和平时相提并论了,而且做出来的效果真的非常地棒,看着都让人感到恶心。”

        《食人鱼3D》是在距离哈瓦苏湖不远的地方实地拍摄完成的,那里被伪装成了影片中的度假胜地维多利亚湖,亚历山大·阿嘉继续说:“在我们取景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封锁的那片水域基本上一直呈现出一种让人不太舒服的鲜红色,不过我们使用的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材质,彻底地被湖水吸收,也确实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我得到了许可,可以拍摄这样一组规模巨大的屠杀场景,最终也成了我想要制作这部影片的最重要的原因——我一直都有一个愿望,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为大家留下一些幻想的空间,继而转变成有生以来最可怕的噩梦。”

在惊悚中融合幽默

        1978年的原版《食人鱼》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它的内容中还蕴含了一些与恐惧相映成趣的幽默感,而亚历山大·阿嘉也承认,他将在重拍版中延用这一特色,阿嘉表示:“众所周知,我的作品始终秉持的是一种非常严肃地制造恐惧感的态度……到了这部影片,我确实做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尝试,我们所讲述的故事,将会凝聚出非常黑暗的幽默气息,你可以参考一下像《恐怖幽灵》(The Frighteners)、《群尸玩过界》(Braindead)和《小魔怪》(Gremlins)这样的同类型的电影作品,但我们肯定不会局限在这个目前看来有点‘过时’的趣味水平,而是以此为基础,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发展层面。我对温和、大众化的爆米花电影不感兴趣,我希望可以给观众制造出一种正在坐过山车的惊悚的快感,然后把这一个半小时花在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最为疯狂的影像的世界里——事实上,《食人鱼3D》还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已经展现出不多见的幽默指数了,我记得自己是在差不多5年前看到了第一版剧本的,当时就已经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且带有突破意义的质感,对于美国目前的文化体系来说,可以说是极具破坏性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春假’属于美国独有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度假胜地却突然遭受了凶狠的食人鱼的攻击,使得一切都陷入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选择当中,就好像是未受到邀请的客人却彻底地破坏了派对一样。”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国,恐怖影迷多是通过这种“乐极生悲”式的作品获得一种很有罪恶感的快乐的,这也成了亚历山大·阿嘉为什么会选择根据同样的方向制作新版的《食人鱼3D》的原因,他解释道:“在我看来,包括执导的时候,以及在片场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个在不断收获、学习的过程……你肯定还记得当你十几岁时所看过的那类恐怖电影,你会发现它们都是千篇一律的单调,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可是在我们的影片中,你将会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无独有偶,在《食人鱼3D》中饰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的理查德·德莱福斯(Richard Dreyfuss),之前就曾出演过那部经典的《大白鲨》,亚历山大·阿嘉表示这绝不是偶然,但中间也不存在着什么必然的联系,阿嘉说:“我只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尝试,你甚至可以将这部影片当成是一个非正式、有点迂回曲折的续集之作或衍生品——纯粹是为了搞笑,没有其他意图。”

        显然,在亚历山大·阿嘉看来,说服理查德·德莱福斯加盟倒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阿嘉承认道:“其实这一切开始的时候还是蛮简单的……我们的编剧搭档彼得·戈德芬格(Pete Goldfinger)和乔什·斯托尔伯格(Josh Stolberg)有了一个想法,他们想要创造一个人物,然后觉得德莱福斯是饰演他的最完美的人选——而且你一旦达成了这方面的认知,想要改变主意就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好在电影公司也支持我们的决定,帮着我们一起去争取德莱福斯的同意,最终,我们真的达成所愿了。”

        除了理查德·德莱福斯,《食人鱼3D》还召集到了另外一个很有标志性意义的代表人物,即克里斯托弗·洛伊德(Christopher Lloyd),亚历山大·阿嘉不无感慨地说:“就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可能再也找不到比洛伊德更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探险家的演员了——他回到维多利亚湖开了一家宠物商店,看似洗尽铅华,回归普通的生活,实则仍然对往昔的冒险经历无比怀念且充满着激情。一旦他发现了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比较黑暗且肮脏的勾当,他就会彻底地燃烧起来,你从他身上再也找不到一个已到暮年的老者的影子……我们是想根据洛伊德的形象,制造出一些混合着流行文化的特别元素。”

        另外,亚历山大·阿嘉还特别联系了原著的导演乔·丹特,并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阿嘉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告诉我,即使我们现在可以完全运用CGI技术在水下的环境里创造出无数条食人鱼,但仍然要做一些可以实际操纵的模型……我们采纳了他的意见,而且从中收获颇多。”

        作为《食人鱼3D》中的“杀人魔”,亚历山大·阿嘉从一开始就已经意识到,这些食人鱼的构造将会在影片中起到的是多么重要的关键作用,阿嘉说:“完成食人鱼的整体设计工作的,是素有‘怪物大师’之称的内维尔·佩奇(Neville Page),他还曾参与过《阿凡达》(Avatar)的幕后设计——为了更好地配合佩奇的时间,我们不得不将所有的制作工作向后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为了能够从他的手中拿到一个符合我们所有想象的设计图纸……大师就是大师,我知道我们是不会失望的,所有的等待也都是值得的。”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