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奥兰纳斯 (2011)

Coriolanus

一个走进了现代的悲剧性人物 《科里奥兰纳斯》是著名的英国演员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改编自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晚年所著的一部罗马历史悲剧,而费因斯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部影片来做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主要还得源于他在2000年的时候曾有过的一次舞台剧的表演经历,费因斯回忆道:“我当时的角色也是‘科里奥兰纳斯’,而且我很快就意识到,同样的故事环境,完全可以把它平移到当代的社会背景当中,让它转变成一个相当激进的政治惊悚片……在维持住希腊悲剧的氛围的基础上,包括母亲和儿子之间让人纠结的复杂关系,可是我也意识到,在《科里奥兰纳斯》所传达的精神里还残留着其他一些东西,尤其是这个人物的本质,都给我制造出了相当强大的冲击,久久不肯散去,于是我决定把这个故事以电影的形式重新讲述一遍。至于第二个催化剂,则是曾给我主演的那部《不朽的园丁》(The Constant Gardener)当过制片人的西蒙•钱宁-威廉(Simon Channing-Williams),通过这一次合作,我们两个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他曾给我收集了一些我可能感兴趣的故事素材和话题,事实上,他是想给我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担任制片人的——非常遗憾的是,他去世了,但是在我们之前共同的努力下,很多东西已经具备了值得继续下去的雏形……要知道我们已经为此整整奋斗了两年的时间了,我也承担下了一位导演应该负有的职责,开始为影片寻找一些合适的拍摄景点,这给予了我很大的信心将《科里奥兰纳斯》搬上大银幕,只不过我很少跟人提及我正在尝试的方向罢了,毕竟从表面上看,这是我第一次做导演,我还得一起承载主演的工作,而且竟然对焦的是公认的最难改编的莎士比亚的戏剧,所以我知道,除非我彻底地准备好一切,否则我是不会轻易让它示人的。这部影片无疑是我对我和钱宁-威廉的共同回忆的一次献礼,因为我一直了解一个事实,如果没有他的信任,我根本就没有自信、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除此之外,拉尔夫•费因斯更是深受“科里奥兰纳斯”作为一个角色所具有的无穷的挑战和魅力的吸引,一直以来,他最喜欢的就是那种会向观众的承受底线发起挑战的人物类型,费因斯说:“以‘科里奥兰纳斯’为例,威廉•莎士比亚将他塑造成了一个相当刚毅且不肯轻易妥协的形象,由于他与生俱来的贵族身份,使得他非常轻视和看不起劳苦大众,所以他作为一名领导者却得不到大家的拥护,在我看来,这不但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而且非常地具有戏剧性——基本上而言,故事一开篇的时候,脾气暴虐的‘科里奥兰纳斯’就告诉他的人民去死吧,我认为如果我们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出发的话,只依靠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肯定没有人会喜欢像他这样的人物,但是随后,我们将会和他一起体验他作为一个战场上的胜利者所经历的一切,而且他还是那种极端勇敢、极端疯狂的战士。我相信大家会渐渐地了解到‘科里奥兰纳斯’身上独特的直白和诚实,其实他是被自己周遭的世界操纵并彻底地摧毁了,当然,还有他的傲慢与自尊心……他渴望得到赞誉和赏识,却又自我矛盾地想要远离公众的注视,所以他才会这么地压抑、甚至被分裂,我想只有在战场上他才是最快乐的,因为他在这里终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当拉尔夫•费因斯认为把《科里奥兰纳斯》搬上大银幕的时机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他也开始寻觅一位合适的编剧人选,费因斯解释道:“事实上,是我的经纪公司向我推荐的约翰•洛根(John Logan),并把他升级为改编剧本的第一候选人……他是一个相当出色的编剧,而且我觉得他对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的电影潜力有着一种出于本能的理解。当我对洛根描述了自己想要把《科里奥兰纳斯》的背景安置在现代的环境里时,还给他看了一大堆照片,都是在我看来非常符合故事的不同的舞台或场景地,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我脑子里正在构思的是一部什么风格的电影作品,我们不断地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意见,然后一起发展剧本里面的内容和可能会有的方向。” 维持住莎士比亚式的对话风格 与拉尔夫•费因斯比较相似的是,约翰•洛根的名下也有一大堆非常具有创造力和野心的作品,但是真正让他们成名的却是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商业电影——比如说那部由洛根担任编剧的《角斗士》(Gladiator),也让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加地流畅且顺利,费因斯说:“我和洛根从一开始就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定要制作一部更容易被现代观众所理解的影片,所以我们都意识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条强有力的叙事线索……我一直都认为《科里奥兰纳斯》的基本内容是相当令人惊悚的,原版戏剧建立的是从本能出发、非常具有动态效果的对抗和冲突——分别来自于‘科里奥兰纳斯’与观众、‘科里奥兰纳斯’和罗马子民,随着故事的发展,又变成了‘科里奥兰纳斯’与土鲁斯•奥菲迪阿斯之间微妙且带有亲密性的针锋相对的关系,然后,这里还包括了他与他的妈妈伏伦妮娅紧张的母子对立面。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暴力且猛烈的战斗场景,还有更容易影响人的情感的戏弄、颠覆和背叛,如果从电影的戏剧含量的层面来看的话,我们都觉得《科里奥兰纳斯》势必会成为一部令人兴奋又容易被感知的伟大作品。由于背景的转换,我们不得不对文本的部分进行一些带有侵略性的大幅更改,先是由我来删减一些比较关键的内容,然后再转交到洛根的手中,由他来做更细致的剪切和修正工作……可以说,他为我们带来了很多非常棒的建议,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包括一种相当奇幻的感觉,他所做出的全部都是一些戏剧化的处理,最终在改编剧本中把它们融为了一个真正的整体。” 将威廉•莎士比亚在17世纪创作的戏剧作品融入到现代的故事内容当中?显然,对于拉尔夫•费因斯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合不合适的问题了,他形容道:“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很多层面上都格外地符合现在的社会……先刨去语言的问题暂且不提,由莎士比亚冠名的故事,总是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而且具有着永恒的活力——不管是描述了爱情的喜剧,还是关乎一个通过连续的杀戮而抵达权力的最顶端的男人的悲剧,莎士比亚所记录的任何事情,都与现实有着不谋而合的同一性。我们确实是从《科里奥兰纳斯》中找到了尤为突出的指代意义,这种关乎着政治权力的戏剧,将会永远与我们同在。” 在为这部影片做准备工作的过程中,拉尔夫•费因斯还密切地关注着报纸和电视的时事新闻报道,意图紧跟变迁的脚步,捕捉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都发生了什么可以和《科里奥兰纳斯》联系到一起的事件,费因斯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主张这部电影作品中的一切看起来都要像当代的世界的根本原因,而且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任何可能会模糊时代特征的存在,包括服饰、电子设备和汽车在内,都是我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过,这里所谓的‘罗马’并不是指那座位于意大利的城市,我想说的是,影片中发生的事情,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所以我们的‘罗马’泛指的是这个世界上的某一座城市。” 即使拉尔夫•费因斯把《科里奥兰纳斯》安放在了现代的世界当中,可他还是做出了另外一个让人惊叹的决定,那就是维持住由威廉•莎士比亚原创的对话,费因斯承认道:“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和约翰•洛根是打算把所有的内容都进行重写的,包括对白部分,可是最后我们却决定,如果连台词都不保留的话,那么就会彻底地失去莎士比亚戏剧的精髓——不管是从结构还是词汇的安排来看,原著的对话都相当具有表现力和竞技风格,无疑是现代语言无法实现和达到的一种境界。而且莎士比亚的那种需要利用交谈来传达画面和信息的方式,更是让我们从中受益良多,我想如此令人赞叹的地方,就不用非得把它挪用到现代的语言当中了吧?” 当然,有的时候拉尔夫•费因斯也会选择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对话,虽然他知道这就意味着他要冒上极大的风险,但是他愿意为此做出一番惊人的尝试,费因斯说:“尤其是针对布莱恩•考克斯(Brian Cox)和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的角色而言,让他们说出这样的对白,而且听起来还得自然且浑然天成,真的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现在的人,已经不会再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了,但是我相信,大家肯定会被威廉•莎士比亚式的讲话风格深深地打动的——从小到大秉持的是一个从没有改变过的观点,那就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面对难题和挑战的,而我现在就是在这么做。” 在与伏尔斯人的大战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之后,在伏伦妮娅的教唆之下,“科里奥兰纳斯”决定竞选罗马执政官的位置,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遵循了一个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传统和习惯而已,完成从军人到政治家的转变,拉尔夫•费因斯表示:“我觉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赞美他们的英雄的勇气,即使当将军开始向一名政客过渡的时候,确实很可能会让我们感到非常地不安,但是我们的心仍然会不由自主地追随……你可以把‘科里奥兰纳斯’定位成一个类似于以色列前总理阿里尔•沙龙(Ariel Sharon)的形象,他是一个非常坚毅的战士,但是,当他被选为以色列的总理之后,不管你对他有着什么不一样的看法,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强大的领袖的事实,而且手段非常地强硬,从不肯轻易妥协。”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