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下 一位母亲和儿子的悲欢离合黑暗年代里 两位中共创始人的热血青春 主 旨 1921年,曾经有一条南湖小船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王尽美及邓恩铭是船上12人中的六分之一! 1917年,年轻的王尽美为母亲不再受穷而前往省城济南求学。在省城,他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和邓恩铭等几个年轻人在大明湖畔建立了山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他的个人理想由此升华为“让天下尽善尽美”的宏大革命志向。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师范学生,却胸怀天下;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演绎得如此辉煌。九十年后,当我和创作伙伴来到他和邓恩铭的纪念墓碑前,却发现他们显得有些孤寂,喧嚣的现代化都市,匆匆路过的后人,对他们来说显得有些陌生。当今是个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时代,而精神生活却充满了太多花前月下、发大钱的偶像,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可挽回地进入精神贫血状态。王尽美和他的战友们为天下穷人做事,他们踏着艰辛之路开创天下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缅怀的;王尽美时代的年轻人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精气神是值得我们讴歌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本时代的偶像,一个民族同样应该有自己长久的精神偶像。我们要塑造出时代的、民族的大偶像,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永远地纪念那些真正为民族、民众做出大奉献的人。当我第一次见到我们剧中艾华的原型张桂兰介绍当年寻找王尽美的母亲的细节时,当我从展览史料中看到王尽美母亲的介绍时,我的心头不由的被揪了一下:一个贫困但倔强的寡妇把自己唯一的男孩送出家门,她是怎样的一种思绪?在牵挂远方儿子的日日夜夜里,她如何度过?在知道儿子从事着一项危险的工作时,她是怎样地担惊受怕?当儿子英年早逝,她又是怎样白发人送黑发人?九十年前的这段母子亲情,让我们现在感受起来仍然是这么动心! 亲情是 “重人伦”,重视“五伦”的感情,亦即是热爱父母、配偶和手足等亲人的感情。亲情是连接亲人的纽带,也是我们这部电影的“魂”。我想,《星星之火》应该在拍摄革命先辈的影视剧中另劈溪径,在表现这种梦牵魂绕、牵肠挂肚的母子情感时,在表现王尽美和邓恩铭这种热血沸腾的革命友情时,让我们想要塑造的民族精神偶像逐渐清晰起来。 风 格 样 式 这部戏不能是政治事件的编年史,不可能也没必要穷尽王尽美的人生历程。我们还得相信自己的直觉,紧紧抓住这部剧的“魂” ——白色恐怖下,一位母亲和儿子的悲欢离合;黑暗年代里,两位中共创始人的热血青春。制作出一部写情绪、写情感的抒情剧。 我们将以1949年王尽美母亲和艾华的追忆为引子;以闪回1917—1925年王尽美和母亲的亲情以及王尽美主要革命历程为主线,以王尽美和邓恩铭的友情为副线;而在影片的结尾直接跳到2007年现代人追忆先烈的时空。在前两个时空的交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衔接的位置,切入的方法必须天衣无缝,给人以完整和有机的视觉效果,用蒙太奇原理衔接后所产生的合力将会是一种新的含义──前后对比、远近相就、明明灭灭──加之2007时空最后的介入,让观众在直觉中获得理性的提练、产生联想而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快感。 情感与情绪是写实的,而事件和经历是淡化而写意的。全剧情感的营造要细腻、内涵要丰富、节奏张驰有度。要运用情感场面构筑的阶梯,使观众在受到重叠的感情冲击中,逐渐登上情感的高峰。 飘逸而又清新、大气而富有激情,我们要营造一种温馨浪漫,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格调。 主导色调为温馨的暖灰色笼罩全剧。1949时空是大色块暖色的对比和跳跃,1917—1925时空趋向於老照片,偏点淡青灰色;2007现代时空则是趋向於正常的斑斓。 故事意境营造要努力靠镜头语言和声音、音乐因素去完成,而不只是靠人物语言,即凝于心而简于唇。母亲旁白构成风格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优美和空灵,语言凝炼和口语化,声音舒缓而饱含情感是对旁白的要求。 画 面 声 音 我们这部戏除了在风格样式上力争有新的尝试外,在制作上也要向高品位、向审美品格强的艺术张力上靠,向创造一种“声画奇观”的境界努力,也就是说要有“大片意识”。 摄影要营造出画面的诗意和音乐感来。构图要简洁、大气,光影要传达人物的情绪。注意整体气韵的贯穿。镜头光效要随着人物情感走,以人物的心镜、情绪行为来构成镜头的行为规范,走近人物的内心。 几个时空年代的光色变化要在规定的主导色调内进行实施(后期洗印配光的宽容度要提前有所考虑),但更重要的是与美术等造型部门做好沟通和谐调。 场景的设计能唤起人们对某个特定空间独特的回忆,而他们提炼成各种不同调子的板块空间,将在不同的拼接中产生色彩的节奏韵律和情感的张力。九十年的跨度、三个大的时空既需要各自真实的展现,又需要神韵的贯穿。喻景於情,把空间的设计性格化,人性化,这是对美术、道具的基本要求。 人物造型最重要的是把年龄跨度和地域区别解决好,对规定情境下的情感妆也要给予必要的关注。服装、化妆既得有岁月的印迹,又得有人物的个性,而且站到群众演员堆里看不出妆感。母亲的角色有三十多年的跨度,这对演员,对化妆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音乐要随着剧情的进展和主人公的内心走向建立起音乐节奏的轨迹。剧中好多镜头的设计是考虑到音乐因素的,所以作曲一定要看着画面写,否则将来音乐的进入和剧作情绪及人物情感没法合拍。配乐一定得是管弦乐的基调,打击乐也会有不少的介入,以表现悬念和紧张的气氛,小提琴、钢琴、箫及和声在情感段落中可能会大量的使用,以表现那个年代的浪漫、抒情和悠远、飘渺的意境。我们这次的同期录音要特别注重层次感的制作,同时要注意录一些特殊的效果,以解决后期动效的虚假问题。音响的设计应以能烘托人物情绪为目的,而不仅仅上时代和地域的环境气氛。有时音响应当作音乐用,有时音响也得升华,以表达特殊的氛围。京剧和山歌使用的量会比较大,应提前请教有关专家做好设计和排练。剪辑上要考虑到整体的声画剪辑,注重大的气势神韵和大的情绪情感的连贯对比。这部戏运动镜头、特写镜头多,镜头的量也大,所以要充分利用素材,处理好节奏,绝对不能拖沓。我们设计了不少声画跳接,如转场的“声先画后”,造成省略与跳动式的流畅叙事。声画对位与声画错位的交错使用可以产生多种张力,以渲染出不同的意境。角色我们剧中的主要人物都经历了那个年月的风风雨雨,从精神到外型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对我们各部门的创作是一个挑战。关键是能否抓住人物各个时期(特别是四年的跨度)的鲜明特点、性格变化,还有,这些人物的关系复杂而细腻,甚至近乎微妙,这就要求我们得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他(她)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的,他们的个性与环境、时代、社会因素是结合在一起的。以下是主要角色的大致设计,仅供各部门做案头工作时参考。王尽美(瑞儿) 19—27岁 农民的儿子,日常生活中比较简单,少许有些有些倔,经常处于一种愣神的状态。做学问较真、也很优秀,对新事物的感受也很敏感,他身上洋溢的浪漫气息也与众不同,喜欢唱京剧、写点书法什么,由于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成人,所以母亲反对他从事危险的工作时的困惑和痛苦显得较为突出,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他逐渐从一个活泼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职业革命者。瑞儿母亲 38—70岁 她不是概念中的英雄母亲,而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她倔强而又深情、心胸坦荡、办什么事都有点“一根筋”。面对儿子的出走,面对儿子面临危险,面对儿子积劳成疾,面对儿子去世,30多年来社会风云的变幻,她也彷徨过、痛苦过、失望过,但沂蒙女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拨的天性使她逐渐克服了这一切。她逐渐成为了一个能较理智地自控情感的女人,但在她的内心,却似火山岩浆般在涌动。邓恩铭 17—25岁 在济南经商亲戚家长大的贵州小镇孩子。热情奔放,看重友情、有一副热心肠。日常生活相对比王尽美讲究一点。他自己有个从毛躁到稳健的转变过程。瑞儿妻 16—24岁 话很少,她的眼神里可能有一种忧郁的意味。艾华 23岁 热心、负责的女干部。县干部 37岁 憨厚,风趣,很少见到他有难事。小珍 15—23岁 乐观、天真,后成为职业革命者。王先生 42岁 执着、有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表演关于演员的选择,首先要把握好主要演员的感召力,得有人缘。再一个就是表演的原生态激情,鲜活的状态。我们在选演员时,应尽量使演员靠近角色。而在拍摄时必须让角色向演员靠,向演员的魅力靠。关于我们的表演处理:(1)抓人物独特的个性。有个性的文艺作品是美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亦然。我们往往对内心体验谈的很多,但外部性格化还很不够,没有外在表现的内心是没有的。每个人动作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历史、社会、家庭、环境等原因,如王尽美和邓恩铭出生于不同地域、家庭层次,他们眼神、手足会有各自明显的特性,这除了演员的本色外,还需要一定的创造。(2)抓人物内心的丰富性。为什么《红楼梦》中的王熙风、《雷雨》中的繁漪是演员最想演的?因为她们不单一,比较丰富。我们剧中的主要人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我们不要单一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外部矛盾上,要着重关注刻画人物的内心矛盾。王尽美夫妇久别重逢是“百感交集”,酸、甜、苦、辣都有,这对演员最难了,可也最有意思。(3)演员要追求有艺术魅力的表演。也就是不能太“大路货”。象王尽美去世后,常规的方法一般是母亲、媳妇抱着痛哭,昏到之类,但我们不能这样处理。现在的影视剧,往往是观众走在演员前面,可以猜到下面要拥抱了,要打嘴巴了。其实,最精彩的表演是观众以为那样,却恰恰不是那样,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4)演员要有创作角色的信心和毅力。由经验不多的青年演员扮演那个年代的角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把握好角色每个时期的外型特征,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一种神似。从形似到神似,是非常艰难的,也是没有止境的,这需要演员的信心和毅力。我们希望演员创造的角色比王尽美更王尽美,比邓恩铭更邓恩铭。演员之间要多交流,互相配合,用人物关系来相互刺激。(5)一定要生活、自然,无论如何要减少表演的痕迹。“有意识的设计,无意识的流露”,把握好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和复杂性。要投入而富有激情,但切忌表面化、舞台化,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演不是加法,而应是减法”,“十分的情绪只表现六分,剩下的让给造型和其他部门”。(6)群众演员问题。要花大力气选择,注意年代感,以瘦形为主。现场排戏方法要科学,化妆、服装、道具等部门要配合好。否则,表演不错,摄影不错,群众演员不会演戏,又很生硬,那会很麻烦的,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教训。 尾巴 以上的话只是做为引玉之砖,来启发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作的太空中翱翔。我想,能不能拍好这部电影,关键在于摄制组全体人员的团结和努力。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要求艺术家倾注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我们面临着经费紧张,拍摄周期紧的困难,还要长距离转点,任务的艰巨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稳住神,在艺术上互相刺激,多出好招,争取拍出一部艺术上、思想上有追求、有创新、又好看的电影来。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