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原著
本片是导演马俪文的首部电影作品,改编自曾两次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张洁的同名散文集。导演在书摊买下本书并一口气读完了,然后马上寄给自己妈妈看。当时她妈妈正在天津陪护长期不在一起生活、患食道癌晚期的姥姥。妈妈很快给导演来了长途电话,说她看完以后很难过,书中讲的很多情节和她正在面临的真实情形一样,书里的问题也让她思考和自责。此后,姥姥的离去对导演妈妈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她整个人仿佛“垮了”,总是内疚地念叨自己对老人的种种遗憾,这让导演感触极深。
导演不断将此书推荐给周围的朋友们看,大家对书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坚定了导演要拍它的欲望。她费尽周折找到作者的电话,张洁约了几次才答应见面。马俪文冬夜在张洁家楼下等了几个小时,终于面对作家,局促不安地翻着这本已经快翻烂了的书,念着已能倒背如流的段落,向对方讲述自己爱这本书的缘由和要拍它的想法。张洁婉拒了,因为这是自己和母亲真实的事,她不想让私人感情变成大众话题,她也不信任别人有能力了解她和母亲这一辈子的过程。马俪文失望地哭了,走前用冻僵的手写下“不管怎样我依然爱您的作品”,将纸片塞进作者的门缝。几年后,张洁无意翻出那张纸条,并在春节主动问候马俪文。这个故事在两人拒绝、了解、信任的过程后终于搬上银幕。
写实风格
有人对导演说这个日记形式的散文不适合拍电影,因为没有动作、没有大冲突、没有峰回路转。导演清楚,最适合拍电影的题材不是描写动作的,相反而是那些以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为主的,她说:“其实这个题材在我脑海里已经上演过无数次了。我认为它会给改编创造者一只准确的罗盘,指明角色在故事中任何时刻的思想和情感内容,而不是过多让言词来表达它的含义,它的细小平凡汇集起来造就了完美震撼,而完美震撼绝非细小平凡……”
导演创作本片的风格定位是“写实”,这并非“纪实”和“记录”,要追求“朴素而有力”的呈现效果。此外,还有三个需要准确把握的原著精神:其一是真实,所反映的事物既有典型意义,又有普遍意义,这些事似乎就发生在身边,与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二是平实,要朴素实在,让人感到平易亲切,耳目一新;其三是厚实,不单薄、有分量、有深度,看后要让人思考、联想和回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