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职人员

(3)
  【有关影片的起源】   《遗传学歌剧》算得上是达伦・史密斯(Darren Smith)和特伦斯・祖达尼彻(Terrance Zdunich)那梦幻般的想象力碰撞到一起所产生的结果,而里面所讲述的那个故事,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只有10分钟长度的歌剧秀而已。时间回溯到2000年,史密斯和祖达尼彻会自己编一些很短的摇滚歌剧在洛杉矶的咖啡厅或摇滚酒吧进行表演,在所有的短篇歌剧中,有一个名叫《The Necromerchant's Debt》的,里面讲述的是与“偷尸人”有关、发生在未来的科幻故事,它就是后来的《遗传学歌剧》的根基,祖达尼彻说:“在原版的小歌剧中,‘偷尸人’这个角色与我在电影版本里的诠释差距不大,几乎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变动,你完全可以将他称之为一个混蛋,因为他专门在社会的边缘游荡,钻法律的空子,同时他还会对在墓地所看到的一切做出一种社会化的注释。而他最常看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回收者’如何冷酷地拿走了别人身体里以赊账的形式买来的器官。其实小歌剧结尾的时候,‘偷尸人’对‘回收者’的感情还是参杂了一定的感激成分的,因为没有‘回收者’,也就不可能出现‘偷尸人’。我还记得我和史密斯串场表演那会儿,在我们编写的那么多小歌剧里,所有观众一致认为只有这一个拥有着最为坚固强大的致命吸引力,所以我们才会产生一种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故事的想法。”   打那以后,达伦・史密斯和特伦斯・祖达尼彻就已经开始想办法去丰富这个已经拥有了雏形和基本框架的科幻故事,并最终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可以持续45分钟的描述性短片,名字就叫《回收》(Repo),虽然时间不长,却涵盖了并介绍了最终会在影片中以具体的形态出现的所有角色。后来,他们继续在洛杉矶的摇滚酒吧里表演这个升级版的小歌剧,受到了更大的好评,于是他们一鼓作气,很快又将短片变成了一部差不多有两个小时长的舞台剧,并于2002年第一次登台首演……这部舞台剧曾经登上过好莱坞的约翰・莱特大剧院和斯普利特大剧院,还包括纽约的几个非百老汇范围内的剧院,在纽约和洛杉矶巡演的过程中,史密斯和祖达尼彻仍然不忘继续修改和完善剧本,对故事、角色以及歌曲进行更深一层的挖掘,最终完成了《遗传学歌剧》的电影剧本。   当整个故事发展到舞台剧时期,也是达伦・史密斯和特伦斯・祖达尼彻与MV导演达伦・林恩・鲍斯曼(Darren Lynn Bousman)相识的时候,而那段时间的鲍斯曼正在努力地争取要为一部音乐剧做导演,他回忆道:“我记得我应该是刚到洛杉矶不久就认识他们了,当时的我真就是奔着音乐剧使劲呢,因为从我还是一个小孩时起,就彻底地被类似于《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和《冲破黑暗谷》(Tommy)这样的音乐剧给迷住了。但就算我真的到了洛杉矶,说实话,也没有人愿意让我去拍音乐剧,所以我只好卖掉自己创作的一个名叫《绝望》(The Desperate)的剧本,并因此认识了一大群人,当他们问我,‘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总是回答,‘拍一部音乐剧。’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的桌子上真的放着一个剧本,不过本质上而言,这不是一个电影剧本,而是一个舞台剧,名字很奇怪,叫《回收》……其实我一开始的想法挺简单的,对舞台剧是真没什么兴趣,但我还是鬼使神差地拿起了剧本,一口气读完,当时也没有音乐伴奏,可是我却清楚地记得自己一边读一边用手指打着节拍,我马上找到剧本的作者,然后打电话哀求他们,‘让我做导演吧,让我做导演吧。’要知道我当时看到的只是平面的文字而已,还没听到音乐部分呢,却已经真真正正地被吸引住了。”   达伦・史密斯和特伦斯・祖达尼彻也都觉察出达伦・林恩・鲍斯曼确实对这个故事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激情与喜爱,而《回收》应该归属于摇滚歌剧的类型当中,于是两人随即聘请鲍斯曼为第一部完整版本的舞台剧做了导演。   【成败只在“10分钟”之间】   舞台剧版本的《回收》作为达伦・林恩・鲍斯曼事业的一个起点,同时也代表着他的“福星”,自那以后,鲍斯曼的导演之路是越走越顺,2005年,他执导的《电锯惊魂2》(Saw II)在上映的首周就以非常大的优势稳稳当当地坐上了票房榜首的位置,还有第二年上映的《电锯惊魂3》(Saw III),同样也得到了首周票房第一的傲人成绩……虽然办公桌上找他过目的剧本越来越多,但鲍斯曼却始终心系在《遗传学歌剧》上,他殷切地盼望着这个故事能以电影的形式与大家见面,所以他不断地尝试,利用着自己在电影工业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影响力,艰难地寻找着肯为这部影片投资的发行商,然而对于这种类似于音乐恐怖摇滚歌剧的作品来说,总会被制片人看成那种普遍不被人所接受的艰难主题,而将这样一个故事视觉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非同一般的考验,所以他们大多只是持观望的态度而已。   《遗传学歌剧》似乎与“10分钟”有着不解之缘,达伦・林恩・鲍斯曼找来达伦・史密斯和特伦斯・祖达尼彻,三人一起动身飞往多伦多,准备为影片先制作一部历时10分钟的短片,想用它去打动狮门影业和Twisted Pictures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卡尔・马泽科恩(Carl Mazzocone)、马克・伯格(Mark Burg)和欧伦・寇尔斯(Oren Koules)的心,并得到他们中肯的意见和支持……到了多伦多之后,鲍斯曼先是联系了《电锯惊魂》(Saw)的制片人丹尼尔・J・赫夫纳(Daniel J。 Heffner)--那个时候他们正好在为《电锯惊魂3》最后的剪辑工作忙碌着。鲍斯曼向赫夫纳诚恳地表述了自己对《遗传学歌剧》的喜爱之情,说明这部影片等同于他从儿时就开始在期待的一个梦想,所以他希望赫夫纳能够帮助他把这部短片制作出来……赫夫纳同意了,他召集了《电锯惊魂》系列的工作人员花掉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把短片赶了出来,那真的是一份心甘情愿去做的工作,因为每个参与进来的人都是自愿的,他们义务地提供着力所能及的帮助,而赫夫纳则负责给鲍斯曼找到了免费的设施和后期制作平台。   最终,完成后的短片只有两首歌曲的长度,却完美地向制片人和投资商展示了当这个故事被扩充成电影长片之后,可能会带来的震撼和华丽效果,于是乎,从2006年开始,《遗传学歌剧》顺利地拿到了拍摄预算,并投入到前期的制作当中。   当到了为影片挑选演员这一步骤时,电影人们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寻找,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会演戏的人,同时这些演员还得愿意为这样一部非传统的电影作品冒风险,最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演员都要会唱歌剧。所以电影人也只好采用一种另类的方式,他们先将制作好的短片分发给能想象得到的所有经纪人和演员助理,里面还有一个讲述了影片设计理念的小册子和一盘CD……其中第一个确定下来的人选就是饰演希萝的阿丽夏・维加(Alexa Vega),当时她正在出演百老汇版本的《发胶》(Hairspray),而达伦・林恩・鲍斯曼联系上她的方式也有点离奇,他是通过在维加的博客上留言,才找到她的,维加回忆道:“我没事的时候都会去博客看粉丝给我的一些留言,有一天我突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就是来自鲍斯曼的,上面写着,‘我真的希望你可以出演我的影片。’不过我当时的反应是觉得好笑,因为网站上总是有人打着各种旗号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相信他不可能是真正的鲍斯曼,所以我只是顺手删除了留言。可是我却不断收到相似的内容,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点了他发给我的网站链接,竟然发现他的博客记录了许多他在拍摄《电锯惊魂3》时的随笔,我马上打电话给我的经纪公司求证,他们告诉我确实有这么回事,不过他们回绝了。随即我在网上给鲍斯曼留言,表示我很愿意看看他的剧本。感觉真的很幸运,我们差一点就错失彼此。”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