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不相信眼泪 (2008)

  • 中国
  • |
  • 剧情
  • |
  • 1小时25分钟
6.5
力荐
0看过
0想看

演职人员

(7)
影片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大量感人的故事,故事在温情和肃穆的烛光里展开,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九(3)班所经历的死亡浩劫。作为老师,娥曼成为学生们的主心骨,带领着学生们一同对抗死亡,他们唱歌,在音调高低起伏,偶有跑调的歌声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最直接的来自生命的讯息,体会到了坚持的意义,更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支持和鼓励。娥曼一遍遍点名,呼唤微弱的生命迹象,给予最及时的提醒,竭力挽留垂危的生命气息。她不过是一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但在灾难面前,在死亡面前,她被激发出的勇敢与坚韧却撑起了学生们垮掉的脊梁,灾难让人们经历苦难,也让人间最普通的关爱成为废墟下最璀璨的生命之光。 废墟下的同学之间,情感也无处不在,不断蔓延。虽然他们的年龄都不大,但在灾难发生之后,还能稳定好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智慧同死亡抗争。他们在废墟里互相温暖和支持,有人甚至想到了开玩笑来缓解大家的疼痛和紧张、恐惧的情绪,他们告诉彼此无数个要活着出去的理由,他们约定将来要一起过生日,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同伴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样一个个冰冷漆黑的夜里,他们也成为了彼此的动力和支柱。而在废墟的最上面,生还可能性最大的小雅,本来是个胆小的孩子,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她甚至被吓得呆立在座位上。但当救援队要解救她时,她冒着可能会残疾的危险拒绝了,因为如果先救她,她身下的同学和老师就会因楼板坍塌而丧失生命。在这个时候。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安危,这种朴实而真挚的担忧与牵挂,符合她的性格却不符合她惧怕死亡的年龄,这种反差带来的是震撼,更是感动。还有在雨中为废墟下的同学奏乐的鼓号队队员们,他们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家和亲人团聚,而是坚守在了学校,坚守在同学们身边,通过音乐传递爱,传递生的希望。 作为一部纪实性的灾难片,在影片的视听语言上编导并没有穷尽其能地通过视效特技来淋漓刻画身临其境的逼真影像,而是将笔墨着重在灾难来临时人与自然的抗争中迸发出的社会组织力量、团体力量、友爱力量、关怀力量,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的真实再现上。整部影片的叙事空间分为两个,一个是废墟中待救的师生,另一个是废墟外的救援人员。废墟里经受着死亡的恐惧与伤痛的折磨,时间在带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之时也在强烈凝聚生还者的求生力量,人类的智慧、坚韧、顽强随着剧情一点点地被挖掘被展现。废墟外的亲人朋友同样经历着心急如焚的等待与束手无策的无奈,看着亲人一步步地被死神吞噬,这种心灵煎熬与精神折磨让观者的情绪最大化地被拽动被撕扯。另一客体空间表现的是社会救助场面,新闻报道、物资空投、民众献血、团体捐款这些情节之外的真实情景,除了增强影片的纪实特性之外,也在逐步将剧情推至高潮,灾难中的人们终于迎来生的希望,此刻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对社会的信任与依赖,国与众、军与民、民与民之间凝聚出空前的力量,举国上下同做一件事,同为一区民,这种大爱确实让我们久违,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这部影片不仅讴歌了灾区人民在面对巨大灾难时坚强勇敢的品质,颂扬了救援部队大无畏的精神,表现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那些生活中被视之平常、感之麻木的情感在灾难面前发挥出的力量,以及在灾难面前人类的真情和感动。的确,这是一种令人永难忘却的集体记忆。 影片历史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约损失达8451亿元。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