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导师之梦 (2009)

The Answer Man

【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你是否也曾被赋予过某种强大的信任,可是你却感觉自己不配拥有这一切?你曾经有过一心想要寻找答案,却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吗?这就是阿伦・菲伯正在面对的局面和摆脱不掉的困境--他是杰夫・丹尼尔斯(Jeff Daniels)在最新的电影作品精神导师之梦中所饰演的角色,里面讲述的那个故事,充满了趣味性、智慧和犀利、尖刻的讽刺,与此同时,还夹杂着诚挚的情感和真实的感动,影片的编剧兼导演约翰・辛德曼(John Hindman)说:“精神导师之梦是我脱离开电视制作人的身份,第一次涉足电影界的处女作。我特意赋予男主角阿伦一种非常糟糕的情绪和现状,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太少出门的‘宅男’而已,因为过多面对一个人的世界,已经失去了在别人面前伪装自己的能力。他完全没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冲动和激情,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场面话,拒绝和任何人做心灵方面的交流……他需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学会在与别人面对面时提高敏感度,利用情绪上的波动来达成交流的目的。” 其实早在杰夫・丹尼尔斯10岁的时候,他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拍摄一部电影,丹尼尔斯说:“我的愿望就是自己真的能够写出一个足够好的故事,然后有人愿意出钱将它拍成电影,还力邀让我来给这部影片做导演……虽然以一名编剧的身份参加过大大小小很多次电影公司召开的会议,可是我却悲哀地发现,那里没有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干脆坐下来决定自己创作一个故事,然后将它制作成我愿意看到的那类电影,于是,就有了这部名叫精神导师之梦且非常个人化的作品。” 很多电影人的处女作都是从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杰夫・丹尼尔斯自然也不会例外,他继续说:“影片中的很多主题都来源于我自己曾有过的经历,比如说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保护欲太强的双亲、酗酒问题等等……而我在精神导师之梦中所展示出则是新时代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和浪漫的爱情,心怀的是对挖苦讽刺的文风最为深刻的敬重。我几乎将我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都注入到了故事当中,即使里面没有什么是真实发生过的--也许这种修饰和措辞听起来很矛盾,但我相信如果看过了影片,人们就会了解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结论了。可能是我在这个行业中本来就没什么名气吧,所以剧本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说是乏人问津的,直到制片人凯文・J・迈塞克(Kevin J。 Messick)看过了之后,随即点头同意加入影片的制作行列,一切才开始朝着一个近似于不可思议的方向转变,虽然这中间也遇到了不少障碍和问题,可是几乎已经是在朝着我所能想到的最理想的结果发展了。凭借着自己在‘单人喜剧’领域里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永远不要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去讲述一个故事,而是把幽默当成一种辅助手段。我最喜欢的那类电影作品,都是关注一些拥有着伟大的幽默感却也带有缺陷的人物的,他们无一例外都在遭受着道德危机,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将焦点放在相同的层面上。” 约翰・辛德曼还表示,你可以从精神导师之梦中的每一个角色身上,找到他的影子,辛德曼说:“可以想象得到,影片里每一个人物说话的语调和方式都很像我,因为这个故事就是我写的……劳拉・格拉汉姆(Lauren Graham)饰演的的是单身妈妈伊丽莎白,这个角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姐姐--当然,她本人要比影片中所展示出来的好很多,至少没有那么显而易见的性格缺陷。至于阿伦,我则从我的父亲身上摘取了许多非常有特色的人物性格,他属于那种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洞察力的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每一个人的困难,然后伸出援手,只除了他自己。” 阿伦在影片中所面对的现状,有点像是“交流困难症”,他因为没办法和别人建立很好的联系,只好过上了越来越隐遁的生活,约翰・辛德曼解释道:“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那种人们因为了解彼此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的故事,当我们将自己的生活片断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时候,自然希望这里面所隐藏的都是一些美好的东西……在我看来,那种感觉很像是影片中阿伦与小男孩亚历克斯之间建立的联系--他的扮演者是马克斯・安蒂塞尔(Max Antisell),这孩子绝对是一个让人惊讶的合作伙伴。在我们为这个角色挑选合适的小演员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大堆被电影工业的商业化彻底毁掉和宠坏的童星,能够找到像安蒂塞尔这么纯净的孩子真的是我们的幸运,你会从他身上找到的是极强的方向感,同时,并没有掩盖他身上典型的孩子特色。” 【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故事环境】 完全可以预见的是,杰夫・丹尼尔斯几乎将全身心都浸透在了阿伦这个角色里,编剧兼导演约翰・辛德曼表示:“丹尼尔斯为这部影片所带来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当他读完剧本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给我打来了电话。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他在剧本里做了大量的注释,将每一个细节部分都标注的清清楚楚,同时还有效地突出了故事的主题。如果他在说一句话时稍做了一下停顿,就证明我的剧本里这一部分有一个逗号……他为影片所带来的色彩和深度,全部直接来源于他饰演的那个角色,我需要的就是像他这样的演员,一个充满智慧、脆弱敏感、兼具了趣味性和浪漫气息的男主角。” 对于女主角伊丽莎白来说,劳拉・格拉汉姆同样也是一个堪称完美的选择,而她在影片里的身份,则是一位脊椎指压治疗师,杰夫・丹尼尔斯承认道:“其实格拉汉姆是我们为这个角色会见过的惟一一位女演员,我想大家看过她在影片中的表现,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认定她是适合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了。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介于40和50岁之间、语速很快的人,不要那种美艳的女孩,而是一位成熟的女性,有点像狩猎女神黛安娜,身上没有一点点做假的成分在其中……而我之所以选择让伊丽莎白与阿伦相遇在脊椎指压治疗的前提下,是想制造一个让三个主要角色相遇的似是而非的环境。而这个我不太熟悉的行当,也就成了我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虽然我也有考虑过其他不同的方案,但看起来没有一个行得通。我还记得那是一天早上,我正在给我的妈妈打电话,突然之间,我感到背上一阵刺痛,于是忍不住在电话里和妈妈抱怨,‘我的背又痛了。’放下电话之后,我被这个突然而至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住了--如果伊丽莎白是一位脊椎指压治疗师,那样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自从看过了卢・泰勒・普奇(Lou Taylor Pucci)主演的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之后,杰夫・丹尼尔斯就一直对这个小伙子念念不忘,如今终于一偿所愿,在自己的处女作里找到了和他合作的机会,丹尼尔斯说:“普奇还因为在这部影片当中的出色演技,而赢得了2005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审团特别奖,要知道这个奖项并不是每年都有的,随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他也表现出了自己具有号召力的一面。我们差不多已经和普奇就这部影片商谈了超过一年的时间,他也确实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但因为各种各样不可调和的原因,合作的意向始终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这个我所喜爱的演员最终无法加盟进来,那将造成多么大的遗憾啊?最后就演变成了我们苦苦地哀求他,‘求你了,你能出演这个角色吗?我们都希望你能接受。’那个时候普奇还在新泽西,他本来打算和女朋友共同去度假的,但是当他在我的要求下来到费城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普奇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合作伙伴,我们从他身上看到的是惊人的成长。” 为了制造出一种真实可信的故事环境,杰夫・丹尼尔斯特别阅读了几本与精神学有关的小说,而在他看来,那本由阿伦所著的虚构的小说上帝与我,其灵感则来源于融合了几代信徒的一种文化现象,丹尼尔斯说:“可能我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一直没办法像书中讲的那样,碰触到自己的内在与灵魂……但是,我在创造这个故事的时候,确实需要一本小说,借由它来提出问题并找到答案。我们所有人都会对生命不断地产生某种质疑,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如何理解那个一直保持着沉默的‘造物主’?我之所以想要制作精神导师之梦,灵感则来自于一本名叫奇迹课程(A Course in Miracles)的书,里面充满了所有让人感到惊奇的内容,而这其中最大的讽刺自然是它的作者海伦・舒克曼(Helen Schucman)了,因为她竟然是一位无神论者。其实阿伦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回避问题的实质:怎么真的会有人在创作了一本与神学有关的书之后,自己却变得不再相信神的存在呢?以阿伦为例,像他这样一个脾气乖戾的人,又如何去平复别人的纷乱呢?这部影片深入研究的是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上,都需要面对这些问题。”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