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下钟山 (1982)

  • 中国
  • |
  • 历史  战争  剧情
  • |
  • 2小时30分钟
  • |
  • 2D 胶片 
7.6
力荐
0看过
0想看

编导皆参与过解放战争

1939年,艾煊加入新四军,不久后就成为抗大分校的教员。21岁那年艾煊被调去做新闻记者。解放战争开始后,艾就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在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等战役中进行火线采访报道。渡江战役开始之后,艾煊作为新华社三野总分社的战地记者,跟随大军胜利渡江。南京解放后,艾煊先后在《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部队南下后,艾煊又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役,并持续奉献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稿件。他亲身经历的那些战斗场面,那些浴血奋战的战斗经历,都成了艾煊的习作素材。他后来陆续写成了《内战战场见闻实录》、《朝鲜五十天》《战斗在长江三角洲》以及长篇小说《大江风雷》。导演袁先同样亲身参加过解放战争,亲眼看到那场战争中英雄们的战斗业绩,所以他很早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拍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电影,在银幕上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老一辈革命家。[1][1]

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为了扮演好张治中,智一桐反复阅读了张的回忆录,并翻阅相关资料,拜访张的亲人、副官,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发现自己性格活跃,而张治中不苟言笑,为了缩小自己与人物的性格差异,他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克制自己,不去参与朋友之间的“神聊”,最多只在一旁静观,使自己逐渐习惯于沉浸在角色的基调中,遇事用角色的心理逻辑去思考。阅读报纸时,他也留意政治首脑们的文章和讲话,观察他们处理问题、阐述观点的方式,看电视时专门看领导人会见、谈判的场面,注意他们对待不同对象的言谈举止。平时走路时,他有意识地按军人标准纠正自己的步态。[2][2]

道具、造型和化妆

该片剧组对国共双方高级领导人物的传略、形象、着装、军阶、性格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查资料、请相关人士介绍,力争使道具、造型、服装等经得起推敲。例如片中元旦宴会一场戏中,其他官员都用酒杯,而蒋介石用茶杯,杯中装的是白开水,这是因为蒋介石不喝酒。此外,为了尽量真实地塑造历史人物,该片剧组的造型师在演员选定前就着手进行准备工作,阅读研究了有关历史人物的照片、影片与文字资料,给每个历史人物汇集了一套照片,反复访问历史人物的亲属故旧,调查人物的生活点。因为张克瑶的脸型与解放战争时的毛泽东有一定差距,化妆师采用了24个毛发制作的附贴物和硫化胶乳塑制零件来弥补不足,每化一次妆差不多需要四五个小时。又如白崇禧的历史照片都是衣帽齐整,看不出他免冠后是什么模样。造型师不断打听,终于从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处得知白从不蓄发。造型师对历史人物的熟悉程度甚至到了在试演员时可以认定哪个演员适合哪个历史人物的地步。例如,路希原是试镜任弼时的,胡浩本是演何应钦的,但根据造型师的意见,他们一个改演了汤恩伯;一个改演陈立夫。[3][3]

...详情

经典台词

  •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冷静,只有勇于面对现实,才有复兴的希望。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不愿放下屠刀,当然也就不能立地成佛咯?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以长江为界,各置一方?不,在中国的历史上,决不允许再出现第二次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那将后患无穷啊。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从现在起,画一条杠子,过去的日子,等于年三十。过了年三十,就是大年初一嘛!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 爱国不分先后。 复制 复制成功 复制失败,请手动复制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