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五分钟 (2009)

  • 英国
  • |
  • 惊悚  犯罪  剧情
  • |
  • 1小时30分钟
5.9
力荐
0看过
0想看
【根据真人真事虚构出来的故事】 天堂五分钟虽然是在虚构的背景环境里讲述的虚构的故事,其灵感依据却是来源于曾经在北爱尔兰发生过的真人真事。编剧盖・希贝特(Guy Hibbert)围绕着艾利斯特・利特尔和乔・格里芬这俩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所创造出来的是一个独特且异常吸引人的电影故事,从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悲惨事件的历史中脱离开来,做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出现的假设--如果这两个人有朝一日能够面对面的话,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影片所挖掘的是他们因为历史原因而遗留下来的暴力因子产生的激烈冲突。 盖・希贝特在获得了艾利斯特和乔本人的同意之后,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对他们进行了分别地采访,就一些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协商和请教,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其实从来没有见过面……天堂五分钟于2009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参展,电影人奥利弗・西斯贝格(Oliver Hirschbiegel)和盖・希贝特分别获得了包括导演和编剧在内的两个奖项,来自于BBC北爱尔兰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史蒂芬・赖特(Stephen Wright)说: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明确艾利斯特和乔对整个事件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因为故事所讲述的是发生在幸存者与行凶者之间的非常复杂的心理关系,而不是追究所谓的真相和救赎的,所以我们想要寻找的不是这么简单的答案。其实他们二人都曾经说过,制作一部这样的电影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揭开伤疤的痛苦行为,但是他们也明白,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能够理解,影片不仅是对北爱尔兰的观众的一次局部共振,对于其他正在面对的类似的冲突的社会环境,也具备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同样来自于BBC北爱尔兰电影公司的制片人约恩・奥卡拉汉(Eoin OCallaghan)则认为:我们制作的是一部非常负责任的电影作品,以一种很有创造力的方式和不断咨询的过程,将艾利斯特和乔放置在整个故事环境的中心地带,去捕捉北爱尔兰某段特定的历史--天堂五分钟以非常直接的视角挑战了每一个人对北爱尔兰的过去的想法和认知。 乔由曾凭借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而获得过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提名的詹姆斯・内斯比特(James Nesbitt)扮演,至于他那不共戴天的仇人艾利斯特,则是由连姆・尼森(Liam Neeson)诠释的,而他此前最著名的角色,就出现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中。 要说起天堂五分钟的起源,其实来自于一次意外的会面,当时制片人约恩・奥卡拉汉的妻子正在霍洛威监狱做实地考查,为一部舞台剧收集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艾利斯特……艾利斯特正在那里为了他年轻时犯下的一起谋杀服刑,当时的他正参与监狱的一项解决冲突的处理意向,他必须接受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的提问,对于自己曾经杀人的罪行,艾利斯特愿意为此付出青春的代价,奥卡拉汉解释道:我的妻子一回到家,就坚持让我也去见见这位艾利斯特--在我看来,盖・希贝特显然是这个故事最完美的编剧人选,因为我们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讲述真实的人身上发生的事情的故事专家,而希贝特恰好是一位我仰慕了很多年的作家,我特别喜欢他在彼得・特拉维斯(Pete Travis)执导的电视电影奥马爆炸事件(Omagh)中所运用的纪实手段,里面描述的是一些真实的受害人有过的生命历程,完美地呈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希贝特就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正确人选,他肯定可以处理好围绕着影片产生的困难且敏感的话题,都是一些值得纪念的回忆。虽然影片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两个真实存在的人,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切,却是虚构出来的。 盖・希贝特曾经创作过很多类似的电影剧本,全部都是根据真实人物的访谈构思出来的:奥马大爆炸中的牺牲者;失去的童年(No Child of Mine)和五月的33号(May 33rd)中对受害人极端的控诉……与此同时,他还根据参与过波斯尼亚战争的狙击手的描述,写出了杀手悲歌(Shot Through the Heart),记录了少年士兵在塞拉利昂所经历的一切,制片人约恩・奥卡拉汉表示:我们一致认为,艾利斯特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对于天堂五分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在艾利斯特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联系乔,那个他于33年前杀害的人的弟弟。与BBC的制片人史蒂芬・赖特一起,再加上另外一位制片人堂・穆兰(Don Mullan),我们不断地找到乔进行面谈,终于说服了他,连带使得影片被提上了制作日程。希贝特则补充道:BBC在看过了奥马爆炸事件之后,就不断地和我接触,他们对我说,希望可以围绕着北爱尔兰矛盾重重的过去和充满挑战的未来挖掘一些话题出来,正好我也想审视一下受害人和凶手之间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面对重逢,所以我花掉了3年多的时间,对两个人分别采访了一番,与他们一起讨论各种可能性。后来,BBC决定提供资金,天堂五分钟也渐渐有了具体的故事雏形。 【穿越了空间的神交】 打从一开始,编剧盖・希贝特就不得不琢磨出一个好办法,如何将两个完全分开的人物的故事糅合到一起,好借此去表达他们对彼此的复杂情感,希贝特说:我决定剧本中的第一个故事篇章是对发生在1975年的那个晚上的惨案做一个精确的描述,也就是艾利斯特杀害乔的哥哥的详细过程……从那之后,我们也只能为剩下的部分创作一个全新的故事领域了,惟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如果他们达成了共识,愿意见面的话,会发生什么事呢?于是,我和他们二人分别进行合作,让所有的一切都开始于这个假设。我在伦敦和贝尔法斯特来回地奔波,今天见了乔,明天再会见艾利斯特,每次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与他们待在一起--在超过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经常这么两地跑,我使用的办法就是询问乔和艾利斯特,在某一些特定的环境下,他们会对彼此做出的举措,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地设想和推断。 不过,盖・希贝特并没有将艾利斯特和乔的说法全盘接受,取而代之的是,他会提出一些不同的建议,至于是否采纳,还要看当事人的意见,希贝特说:最终,我们创造出来的是与虚构的乔和虚构的艾利斯特有关的人物概念,所以我们就掌握了两个可能出现的特定情节:真实的人物会做出的反应和虚构的人物会有的感觉。当我们所有人都为我们的想法和观点感到精疲力竭之后,我决定让艾利斯特和乔的生活暂时回归平静,仍然让他们处在一种看不到彼此的状态当中,然后我就开始了剧本的创作。后来,我又重新回来,与他们再次分别坐到了一起,给他们看我写好的剧本,我与他们每一个人都探讨了整整5个小时的时间,这也是乔和艾利斯特第一次看到我是以什么样的笔墨去描述他们自己的,还有另外一个人--乔是第一次从我的剧本中看到了艾利斯特的想法,艾利斯特也是如此,我不断地重复这种阅读的过程,这样可以让他们对剧本中的内容做出正确的吸收,我把他们的评论注解拿回去,对剧本进行了几次修改。 在反复斟酌剧本的过程中,盖・希贝特与乔和艾利斯特两个人分别建立了一种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都在不断地回忆那个让人感到异常痛苦的夜晚,包括所有的细节部分,面对一切让人心痛的过程,不过他们都愿意与希贝特分享这次情感历程,他们所付出的是最伟大的勇气和尊严,希贝特说:我对他们两个人都非常地敬佩,但是,这中间的过程也是非常地复杂的,因为他们对里面的内容拥有的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和想法。天堂五分钟的第一个部分被安置在了1975年,所讲述的是一段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影片差不多开始于谋杀案发生的半个小时前……这一部分,全部都是真实的记录,是我从与乔以及艾利斯特的访谈当中提取出来的。如果我是在周一见到了乔,那么周二肯定会和艾利斯特见面,我一直在记录我们之间的谈话内容,然后思考应该如何完成这部影片。这两个人可能永远都不会见到彼此,所以基本上而言,30年后的故事是建立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下的,我利用的是他们的性格特征,来推断两个人见面后可能会产生的反应。影片先是交织着真实的事件描述,然后进入了一种编造出来的叙事环境当中,我们在这里所挖掘的,永远只会是某种可能性了--但是这里有一点是非常地重要的,那就是要时刻记得影片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根据真实事件衍生出来的,哪怕只是想象而已。 约恩・奥卡拉汉看到的则是盖・希贝特对现实生活中的艾利斯特和乔做出了怎样广泛的搜索,他表示:天堂五分钟之所以历时4年才宣告完成,很大原因就在于,包括希贝特在内的每一个人,他们力求做的是严谨和一丝不苟。希贝特为了对艾利斯特和乔表示出最大程度的尊敬--他希望他们俩个能对他所创造出来的剧本感到满意,而且这部影片最终登陆院线的时候,艾利斯特和乔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坦诚的还是有目的性的,只有在得到全盘的肯定之后,一切才能最终定夺下来。
...详情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