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杜萨特

Philippe Dussart

姓       名

菲利普·杜萨特

别       名

Philippe Lucien François Dussart (本名)  

性       别

职       业

制片人

代表作品

《阿尔法城》《狂人皮埃罗》《小英雄托托》

国       家

法国

出生日期

1928-04-09

星       座

白羊座

出  生  地

法国,勒芒

人物介绍

菲利普·杜萨特,法国电影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制片人,以推动艺术电影和支持先锋导演著称。他的职业生涯贯穿20世纪后半叶,与法国新浪潮及欧洲艺术电影的黄金时代紧密相连,被业界誉为“导演的守护者”。

杜萨特的制片生涯始于1950年代末,早期便与法国新浪潮的核心导演合作。他首次担任制片的作品是让-吕克·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1965),这部充满政治隐喻的公路电影奠定了戈达尔后期激进风格的基础。此后,他长期与阿伦·雷乃合作,参与制作了《天命》(1977)、《生死恋》(1984)等经典作品,其中《生活像小说》(1983)以碎片化叙事和哲学思辨成为雷乃艺术风格的集大成之作。 1980年代,杜萨特将目光转向独立导演,支持了雅克·范·多梅尔的处女作《小英雄托托》(1991)。这部以非线性叙事探讨命运与身份的作品,成为比利时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并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他还与罗伯特·布列松合作《驴子巴特萨》(1966),以极简主义手法呈现动物视角下的人类社会,被《视与听》杂志评为影史百大影片之一。

杜萨特以“保护导演作者性”为核心原则,始终坚持为实验性作品提供创作空间。他的制片公司Philippe Dussart SARL成立于1960年代,不仅为新浪潮导演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与欧洲多国发行商合作,推动法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例如,他协助阿伦·雷乃将《我的美国舅舅》(1980)推广至北美市场,打破了艺术电影的地域壁垒。 在技术层面,杜萨特勇于尝试新媒介。1970年代,他参与制作了法国首部IMAX纪录片《大峡谷》,以震撼的视觉效果革新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这种对技术创新的包容,使他成为连接传统电影与当代影像艺术的桥梁。

杜萨特的合作名单几乎涵盖欧洲艺术电影的半壁江山:从新浪潮的戈达尔、雷乃,到左岸派的阿伦·雷乃,再到比利时的范·多梅尔、意大利的安德烈·德尔沃。他尤其擅长挖掘导演的个人风格,例如在米歇尔·德维尔的《可爱的说谎者》(1962)中,他通过控制预算迫使导演采用自然光和手持摄影,意外成就了影片的真实感与诗意。 他的制片风格以“克制与冒险并存”著称。在让-保罗·拉佩纽的《如火如荼》(1982)中,他力排众议启用新人演员伊夫·蒙当,最终该片获得凯撒奖最佳影片提名。这种对新人的信任,使他成为培养欧洲电影人才的重要推手。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