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耳

Er Cheng

对于电影,程耳一直自编自导自剪,且在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上始终保留个人特色,试图让每一部电影承载自己的思想与艺术追求而非仅仅是能完成资金回笼任务的流水线工艺品。这也造成了程耳电影在数量上的低产。但在这一个人们已经厌烦了频出的电影“工匠”和爆米花之作的时代,程耳凭借着自己对于电影“作者”身份的坚持,依旧赢得了一部分观众的喜爱。(《电影文学》 评)[1][1]

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感觉是,他是一个话不多、很斯文的人,有读书人的修养,也很客气。(梁朝伟 评)[2][2]

程耳导演作为21世纪登入影坛的新生代导演,无疑是电影商业化、娱乐化潮流中的“异类”, 他执导的院线电影作品虽然只有《第三个人》(2007)、《边境风云》(2012)、《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以及《无名》(2023)四部,但每一部都达到了“形”与“义”的完美融合,以执着于人性主题的深刻挖掘、固定统一的视听语言、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形成电影作品独特的形式美学风格,奠定了程耳在电影业不容忽视的地位。(《中国电影报》 评)[3][3]

程耳很老练、稳重,判断力很准,他在片场经常不说话,但发现问题时就会过来跟我说“你再那样一点”,“那样”是什么样,只有我们俩知道。(葛优 评)[4][4]

程耳算不上高产,毕业20多年,总共四部长片与观众见面。《无名》上映前,他已近七年没有电影面世了,积攒了许多能量,是沉下心创作的一位作者型导演,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于冬 评)[5][5]

程耳导演就像老师一样在教我,他是我的良师益友。(王一博 评)[6][6]

参考资料

  • 1、邸娟.“作者论”视阀下的程耳电影探析[J].电影文学,2023,(20).
  • 2、北青网.梁朝伟:跟很好的演员一起工作的时候,会觉得一切都很容易[EB/OL].2023/01/22.
  • 3、来洁.程耳电影作品的形式美学意味[N].中国电影报,2023/11/08(012).
  • 4、人民网.《罗曼蒂克消亡史》 葛优章子怡国庆闯荡"上海滩"[EB/OL].2015/04/22.
  • 5、文汇网.不一样的程耳,无名者的史诗[EB/OL].2023/01/17.
  • 6、编者.独家专访王一博:羽翼初成[J].大众电影,2024,(01):41.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