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远

Guangyuan Yang

纵观《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等优秀国产影片的成就,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电影艺术家已经逐渐摒弃艺术创作的浮躁之气和粗疏之风,一方面潜心于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另一方面刻苦钻研业务,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做到江泽民总书记所要求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杨光远导演在《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分镜头之前,和摄制组其他主创人员一道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深入生活近两个月,行程六千余公里。(光明网 评)[1][1]

拍摄《血战台儿庄》的时候,杨光远有50多岁,每天不管忙到多晚,他都会坚持把第二天的拍摄案头工作做好才肯入睡。杨光远对战争题材作品在氛围营造和追求真实等方面都把控得非常好。(翟俊杰 评)[2][2]

导演把比较一般的东西处理得很有味道,由于解放战争已近尾声,在没有大冲突的时候也能运用细节使影片抓人,充分利用了大西南的雾拍出了地域气氛,每次行军都不一样不是在雨中就是在云山雾罩里。(《电影艺术》 评)[3][3]

参考资料

  • 1、光明网.追求精品之路[EB/OL].
  • 2、中国新闻网.著名导演杨光远病逝 曾拍摄《血战台儿庄》[EB/OL].
  • 3、左舒拉.第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侧记[J].电影艺术,1999,(01).
CopyRight ©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 京ICP证1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