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大型专题片《影响》分为“面孔”“铭记”“电影”“生活”四大主题,40年银幕采撷,百余位电影人倾情讲述,从电影的视角看40年社会变迁。
剧情 2008年10月26日下午上海龙华殡仪馆,来者众多,都是为了悼念电影大师谢晋,谢晋从建国初共知道了30多部电影,并培养出了众多的电影演员,他的代表作有《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及《芙蓉镇》等等,从10岁祖父留给他的书籍到春晖中学等从小的良好教育,为谢晋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当谢晋的父亲带谢晋到上海之...
剧情 谢晋在上海读完了高中二年级后,报考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父亲不同意,希望他念名牌大学走上仕途,光宗耀祖。然而谢晋下定决心毅然走上求艺之路。19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国土大量沦陷,谢晋来到江安国立剧专读了三年书。在这里,谢晋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文艺名家。本期节目谢晋回忆了在...
剧情 1941年谢晋跟随老师著名导演焦菊隐、洪深、马彦祥来到重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严师们言传身教,谢晋受益匪浅。徐大雯也来到重庆读书。七年后,谢晋回到上海,并接到了电影公司的邀请,担任副导演,开始了导演生涯,从此他的导演功力突飞猛进。同时徐大雯来到上海,与谢晋举行了婚礼。
剧情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主席提出艺术要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刺激了一批有想法的年轻导演,他们组成社团,共创一番事业。谢晋参加了石挥导演为首组成的“五花社”。
剧情 1958年中国电影开始了大跃进时代,年产量大大提升,国家要求每个军区都要交出出色的战争电影。《琼岛英雄花》的剧本不被其他电影厂重视,却让谢晋眼前大亮,他立刻找到作者去海南访问老红军女战士,并将剧本改名为《红色娘子军》。本集采访了《红色娘子军》的演职人员,追忆当年在谢晋导演的带领下,共同孕育经典名片《...
剧情 二十世纪50年代谢晋接到了一部以推广广播体操为内容的影片拍摄任务,谢晋大胆启动非职业影视演员的滑稽剧团演员来出演电影,拍摄出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影片在全国上映后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
剧情 1956年深秋的一天谢晋谢晋来到了苏州游览,河边的美景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于是灵感萌发了,他想把水上的戏台、漂泊不定的卖艺女孩、优雅婉转的越调拍成一部电影,酝酿已久的《舞台姐妹》再次被谢晋提上日程,影片在全国上映后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
剧情 1973年还处于特殊“动乱”时期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重要的政治势力“四人帮”开始借电影这种文艺形式为自己歌功颂德。正被关在“牛棚”里接受劳动改造的谢晋没有想到自己还有机会拍电影。整整9年没有摸过导演话筒的谢晋接到了拍摄《海港》的任务。虽然影片被强加了极端的政治色彩,整体效果大打折扣,但是从艺术角度...